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中海綠色發展版圖:以客戶為本,攜手權威引領行業標準升級

2021-05-28 16:44:48

“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眾所周知,建筑一直以來都是能耗大戶,雙碳目標、綠色建筑成為高頻詞后,如何以科技驅動房地產業轉型,創造未來綠色健康人居新模式,已成為現階段行業探討的核心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碩賢曾說道,當今世界上有兩門學科與人類的健康最密切相關,一門是醫學科學,它涉及人類身體內部的健康;另一門則是建筑科學,它是構筑最接近人體的人類棲居環境,從外部來保障人類的身心健康。

從20世紀80年開始,中國綠色建筑緊隨國際發展進程,經歷了從無到有的探索過程。1986年,我國首部建筑節能行業標準JGJ26—86《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發布,并制定了節能30%的目標。同年,中海在香港開發打造了首個地產項目——海寶花園,開始研究將香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和手法用至其中。

進入到90年代,《國務院批轉國家建材局等部門關于加快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法案的出臺,將建筑節能正式寫入政策法規。21世紀初,行業首次提出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的概念,同時召開了首屆中國《國際智能和綠色建筑技術研討會》。

不過,彼時住建部發布的GB/T50378《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更多的仍是在關注建筑建造過程中能耗問題,既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建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對綠色建筑的探討停留在技術和設計層面。

隨著人們對美好健康生活追求,近幾年行業提出以人為本,滿足人們對建筑的舒適性、健康性需求的愿景,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提出,實現“健康中國2030”發展目標、實現建筑健康性能提升、規范健康建筑的評價,中國建筑學會于2017年1月發布了T/ASC02—2016《健康建筑評價標準》。

經歷30余年從無到有的摸索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綠色建筑體系,業內人士認為,新階段行業發展需要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十四五”以高質量定位的綠色建筑應當從綠色設計、質量堅守、減碳節能、以人為本等方面發力。

作為行業標桿企業,中國海外發展(下稱“中海”,00688.HK)地產業務版圖擴展與綠色建筑的發展相輔相成,在中海看來,綠色建筑不應該只是建筑師眼中的綠色,而更應注重從客戶角度出發,尊重客戶體驗。

中海希望基于客戶需求,采取多種手段,提供好產品、好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同時,抓住房地產行業消費升級的機遇,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結合低碳環保、智慧科技的技術應用,提升產品附加值。而這一設計原想,早年間中海在蘇州中海·國際社區落地實踐。

推動雙碳目標完成,引導綠色建筑向高質量發展,責任央企中海主動承擔更多責任與使命。中海企業集團董事、設計管理部總經理、科技公司副董事長李劍表示,“中海投入綠色建筑應用時間非常早,中海并非被動接受綠色健康規劃指標,而是主動出擊,并承擔起作為大企業的社會擔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主動學習國內外先進綠色節能建筑設計理念并投入到實踐中,中海在綠色建筑領域是領先者的身份。”

攜手權威制定行業標準

在剛剛過去的2021第十七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上,中海主動承接并成功舉辦“中海未來綠色健康人居論壇”,會上,中海與中國建研院建研科技、Delos中國分別簽署戰略協議,將致力于合作開展健康建筑體系及標準建立、課題研究及技術研發,推廣健康人居新模式。

近年來,中海和其戰略伙伴圍繞未來綠色健康人居,從建立體系、確定標準、研究技術到項目落地,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這其中最突出的成果,就是三方共同形成了一套以客戶為中心,包含居家、出行、健身、社交、康養、服務、應急七大場景的未來綠色健康人居標準。

對于此次戰略簽約深度合作,李劍說道,學術研究最難的是實踐和運用,所以中海通過和相關機構聯合,將產、學、研、用、投一體化,以研究機構的權威性做依托,開展綠色建筑事業及綠色經濟相關行業研究,對綠色理念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和深刻意義,同時也希望將中海領先的綠色健康標準推至全行業,惠及全行業,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實際上,中海早已加快腳步跨界整合資源并逐步賦能行業多元發展。近年來,中海積極與華為、阿里、科大訊飛等頭部科技企業、倪光南院士牽頭的OLA等行業協會進行戰略協作,共同推動地產行業各項標準的不斷升級。參編的國家、行業標準,包括《2019中國智慧園區標準化白皮書》、住建部主導的《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區第1部分:智慧社區建設規范》、《智慧建筑設計標準》(國標GB50314-2015)、《智慧建筑5G設計標準》,同時受邀參加《健康建筑評價標準》的修編工作。

中海之所以有能力、有底氣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與其憑借長久以來在綠建科技領域的積極探索不無關系,這一積累探索也為其帶來諸多殊榮:“2020中國綠色地產第1名”、“2020中國綠色地產(央)國企第1名”、“2020中國綠色地產運行指數第1名”、“2020中國綠色地產(住宅)第1名”、“2020中國綠色地產(商業)第2名”、“2020中國裝配式建筑企業TOP10”、“2020中國全裝修企業第3名”及“2020中國綠色樓盤TOP10——沈陽中海和平之門”。

以人為本,實現產品“先天綠”

回看綠色健康建筑發展軌跡,其內涵已經實現規模上從單體到區域,周期上從設計到運行、從新建到改造的延伸與拓展。而在健康建筑內涵的延伸與拓展的進程中,涵蓋多建筑類型、全壽命周期的標準體系逐步建立。

現階段,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已是眾多房企追求的主要方向,反映在產品微觀標準上,是要提升居家舒適性,提升生活便利性,提升健身與交流環境,提升綠化人文環境,提升智慧生活體驗,這亦是住宅產品設計的主要趨勢。

實際上,中海的產品觀早已將上述前沿思考融至其中,“以人為本,以客戶為中心,是中海產品不變的起點”,李劍表示,中海非常關注未來住宅智慧健康,并將綠色發展之下的健康、智能化和工業化定為三大產品升級方向,旨在實現住宅產品“先天綠”,這也是未來建筑實現“雙碳”的必經之路。

以獲評“2020中國綠色樓盤TOP10”的沈陽中海和平之門項目為例,其設計打造融入諸多領先綠色實踐,如項目通過室外風環境模擬分析調整優化總體布局,合理的建筑布局有利于自然通風,更保障了室外活動的舒適度;項目外墻采用憎水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外窗采用單框三玻塑鋼窗,屋面保溫層采用XPS板保溫,節能效果顯著;項目住宅主要功能房間設置有效的空氣處理措施,設置戶式新風系統,采用具有除霾功能的新風機,在提升室內舒適性的同時,有效降低能耗。

中海不僅基于全維度客戶調研,以專業能力解決痛點、滿足癢點、實現亮點,更致力于通過持續創新發現趨勢,先于客戶洞察生活,領潮未來的生活方式。通過打造“懂我、專屬、信任、新鮮、人文”的有溫度的空間,構建集“場景分類、技術指標、技術手段、參考標準”為一體、打通地產全專業端口的一站式落地解決方案,致力于推動綠色健康人居走向未來。

李劍表示,人類生存環境在改變,人居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中海對用戶進行了深度洞察,發現新一代用戶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在智慧科技的基礎上,對居住空間健康環境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90后和00后用戶的出現,表現尤為突出,中海希望在綠色發展的方向上,能夠走出特色的道路。

綠色健康是中海戰略規劃中產品品質升級的三大方向之一,中海將持續推動未來綠色健康人居落地,為增進國民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不懈努力,李劍補充說道。

DELOS公司中國健康方案董事總經理胡召海介紹道,Delos跟中海在健康建筑方面有長期緊密的合作,我們跟中海共同研究怎樣實現從材質、施工工藝到交付,全過程中做到無污染精裝。

“DELOS協助中海研發的綠色健康住宅標準,已廣泛應用在中海開發的大量項目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胡召海表示,具體來看,與中海研究健康廚房、健康燈光、空氣流通等,通過對細節的把控去提升中海健康建筑,讓中海的項目居住空間更加健康。

從好到優,助推綠色發展

經過近40年的發展,中國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事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新階段行業需要解決的是好不好的高質量發展問題。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累計達到2.47萬個,建筑面積超過25.69億平方米,2020年當年新建綠色建筑在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占比達77%。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也由2015年的0.73億平方米增加到6.3億平方米,在當年城鎮新建建筑面積中占比由2015年的2.7%增長至20%以上。

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雙碳時代,建筑業應躬身入局、積極應戰,率先開展自我革命與產業革新。而中海作為中建旗下的領先的地產企業,房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被寄予厚望,更應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引領行業探討未來綠色、低碳、健康人居的發展趨勢,助推綠建向高質量階躍。

實際上,中海投入綠色建筑應用時間非常早,1986年,中海在香港開發打造首個地產項目——海寶花園,彼時中海便開始學習和研究香港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和手法,例如堅持“先天綠“原則,戶型南北通透、大面寬朝南等主動式設計。

作為央企,中海被綠建委委任為綠色房地產學組的組長,多年來,中海一直堅持綠色建筑科研投入與項目實踐,成立中海科技公司,通過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轉型升級。

中海是將綠色科技技能變為好產品、好服務的有力踐行者。如深圳中海天鉆項目是綠色科技極具代表性的項目之一,是目前國內已竣工較高的產業化高品質住宅。2020年以來,中海新增64個綠色建筑認證項目,認證建筑面積達1095萬平方米,獲得美國WELL建筑標準鉑金級預認證,以及中國建筑學會標準(團標)《健康建筑評價標識》等16項綠色認證。

截至目前,中海共取得綠色建筑認證項目315個,已認證面積達7147萬平方米,涵蓋國內國際多種綠色建筑認證評價,如美國LEED認證、美國BOMA認證、英國BREEAM綠色建筑認證、國家健康建筑認證,以及國家綠色建筑認證等。

中海對于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闡釋是,發展產業化與綠色建造技術,運用綠色健康科技,強化以人為本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中海通過持續加大對綠色建筑研發拓展,積極向行業推進實施其領先的綠建標準,實現行業在可持續建筑領域多元化實踐,向高質量階躍。

責編 方奕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眾所周知,建筑一直以來都是能耗大戶,雙碳目標、綠色建筑成為高頻詞后,如何以科技驅動房地產業轉型,創造未來綠色健康人居新模式,已成為現階段行業探討的核心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碩賢曾說道,當今世界上有兩門學科與人類的健康最密切相關,一門是醫學科學,它涉及人類身體內部的健康;另一門則是建筑科學,它是構筑最接近人體的人類棲居環境,從外部來保障人類的身心健康。 從20世紀80年開始,中國綠色建筑緊隨國際發展進程,經歷了從無到有的探索過程。1986年,我國首部建筑節能行業標準JGJ26—86《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發布,并制定了節能30%的目標。同年,中海在香港開發打造了首個地產項目——海寶花園,開始研究將香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和手法用至其中。 進入到90年代,《國務院批轉國家建材局等部門關于加快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意見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法案的出臺,將建筑節能正式寫入政策法規。21世紀初,行業首次提出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的概念,同時召開了首屆中國《國際智能和綠色建筑技術研討會》。 不過,彼時住建部發布的GB/T50378《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更多的仍是在關注建筑建造過程中能耗問題,既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建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對綠色建筑的探討停留在技術和設計層面。 隨著人們對美好健康生活追求,近幾年行業提出以人為本,滿足人們對建筑的舒適性、健康性需求的愿景,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提出,實現“健康中國2030”發展目標、實現建筑健康性能提升、規范健康建筑的評價,中國建筑學會于2017年1月發布了T/ASC02—2016《健康建筑評價標準》。 經歷30余年從無到有的摸索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綠色建筑體系,業內人士認為,新階段行業發展需要解決的是好不好的問題,“十四五”以高質量定位的綠色建筑應當從綠色設計、質量堅守、減碳節能、以人為本等方面發力。 作為行業標桿企業,中國海外發展(下稱“中海”,00688.HK)地產業務版圖擴展與綠色建筑的發展相輔相成,在中海看來,綠色建筑不應該只是建筑師眼中的綠色,而更應注重從客戶角度出發,尊重客戶體驗。 中海希望基于客戶需求,采取多種手段,提供好產品、好服務,提升客戶滿意度;同時,抓住房地產行業消費升級的機遇,加大產品研發力度,結合低碳環保、智慧科技的技術應用,提升產品附加值。而這一設計原想,早年間中海在蘇州中海·國際社區落地實踐。 推動雙碳目標完成,引導綠色建筑向高質量發展,責任央企中海主動承擔更多責任與使命。中海企業集團董事、設計管理部總經理、科技公司副董事長李劍表示,“中海投入綠色建筑應用時間非常早,中海并非被動接受綠色健康規劃指標,而是主動出擊,并承擔起作為大企業的社會擔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主動學習國內外先進綠色節能建筑設計理念并投入到實踐中,中海在綠色建筑領域是領先者的身份。” 攜手權威制定行業標準 在剛剛過去的2021第十七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上,中海主動承接并成功舉辦“中海未來綠色健康人居論壇”,會上,中海與中國建研院建研科技、Delos中國分別簽署戰略協議,將致力于合作開展健康建筑體系及標準建立、課題研究及技術研發,推廣健康人居新模式。 近年來,中海和其戰略伙伴圍繞未來綠色健康人居,從建立體系、確定標準、研究技術到項目落地,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這其中最突出的成果,就是三方共同形成了一套以客戶為中心,包含居家、出行、健身、社交、康養、服務、應急七大場景的未來綠色健康人居標準。 對于此次戰略簽約深度合作,李劍說道,學術研究最難的是實踐和運用,所以中海通過和相關機構聯合,將產、學、研、用、投一體化,以研究機構的權威性做依托,開展綠色建筑事業及綠色經濟相關行業研究,對綠色理念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和深刻意義,同時也希望將中海領先的綠色健康標準推至全行業,惠及全行業,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實際上,中海早已加快腳步跨界整合資源并逐步賦能行業多元發展。近年來,中海積極與華為、阿里、科大訊飛等頭部科技企業、倪光南院士牽頭的OLA等行業協會進行戰略協作,共同推動地產行業各項標準的不斷升級。參編的國家、行業標準,包括《2019中國智慧園區標準化白皮書》、住建部主導的《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區第1部分:智慧社區建設規范》、《智慧建筑設計標準》(國標GB50314-2015)、《智慧建筑5G設計標準》,同時受邀參加《健康建筑評價標準》的修編工作。 中海之所以有能力、有底氣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與其憑借長久以來在綠建科技領域的積極探索不無關系,這一積累探索也為其帶來諸多殊榮:“2020中國綠色地產第1名”、“2020中國綠色地產(央)國企第1名”、“2020中國綠色地產運行指數第1名”、“2020中國綠色地產(住宅)第1名”、“2020中國綠色地產(商業)第2名”、“2020中國裝配式建筑企業TOP10”、“2020中國全裝修企業第3名”及“2020中國綠色樓盤TOP10——沈陽中海和平之門”。 以人為本,實現產品“先天綠” 回看綠色健康建筑發展軌跡,其內涵已經實現規模上從單體到區域,周期上從設計到運行、從新建到改造的延伸與拓展。而在健康建筑內涵的延伸與拓展的進程中,涵蓋多建筑類型、全壽命周期的標準體系逐步建立。 現階段,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已是眾多房企追求的主要方向,反映在產品微觀標準上,是要提升居家舒適性,提升生活便利性,提升健身與交流環境,提升綠化人文環境,提升智慧生活體驗,這亦是住宅產品設計的主要趨勢。 實際上,中海的產品觀早已將上述前沿思考融至其中,“以人為本,以客戶為中心,是中海產品不變的起點”,李劍表示,中海非常關注未來住宅智慧健康,并將綠色發展之下的健康、智能化和工業化定為三大產品升級方向,旨在實現住宅產品“先天綠”,這也是未來建筑實現“雙碳”的必經之路。 以獲評“2020中國綠色樓盤TOP10”的沈陽中海和平之門項目為例,其設計打造融入諸多領先綠色實踐,如項目通過室外風環境模擬分析調整優化總體布局,合理的建筑布局有利于自然通風,更保障了室外活動的舒適度;項目外墻采用憎水巖棉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外窗采用單框三玻塑鋼窗,屋面保溫層采用XPS板保溫,節能效果顯著;項目住宅主要功能房間設置有效的空氣處理措施,設置戶式新風系統,采用具有除霾功能的新風機,在提升室內舒適性的同時,有效降低能耗。 中海不僅基于全維度客戶調研,以專業能力解決痛點、滿足癢點、實現亮點,更致力于通過持續創新發現趨勢,先于客戶洞察生活,領潮未來的生活方式。通過打造“懂我、專屬、信任、新鮮、人文”的有溫度的空間,構建集“場景分類、技術指標、技術手段、參考標準”為一體、打通地產全專業端口的一站式落地解決方案,致力于推動綠色健康人居走向未來。 李劍表示,人類生存環境在改變,人居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中海對用戶進行了深度洞察,發現新一代用戶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在智慧科技的基礎上,對居住空間健康環境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90后和00后用戶的出現,表現尤為突出,中海希望在綠色發展的方向上,能夠走出特色的道路。 綠色健康是中海戰略規劃中產品品質升級的三大方向之一,中海將持續推動未來綠色健康人居落地,為增進國民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不懈努力,李劍補充說道。 DELOS公司中國健康方案董事總經理胡召海介紹道,Delos跟中海在健康建筑方面有長期緊密的合作,我們跟中海共同研究怎樣實現從材質、施工工藝到交付,全過程中做到無污染精裝。 “DELOS協助中海研發的綠色健康住宅標準,已廣泛應用在中海開發的大量項目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胡召海表示,具體來看,與中海研究健康廚房、健康燈光、空氣流通等,通過對細節的把控去提升中海健康建筑,讓中海的項目居住空間更加健康。 從好到優,助推綠色發展 經過近40年的發展,中國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事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新階段行業需要解決的是好不好的高質量發展問題。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累計達到2.47萬個,建筑面積超過25.69億平方米,2020年當年新建綠色建筑在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占比達77%。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也由2015年的0.73億平方米增加到6.3億平方米,在當年城鎮新建建筑面積中占比由2015年的2.7%增長至20%以上。 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雙碳時代,建筑業應躬身入局、積極應戰,率先開展自我革命與產業革新。而中海作為中建旗下的領先的地產企業,房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被寄予厚望,更應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引領行業探討未來綠色、低碳、健康人居的發展趨勢,助推綠建向高質量階躍。 實際上,中海投入綠色建筑應用時間非常早,1986年,中海在香港開發打造首個地產項目——海寶花園,彼時中海便開始學習和研究香港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和手法,例如堅持“先天綠“原則,戶型南北通透、大面寬朝南等主動式設計。 作為央企,中海被綠建委委任為綠色房地產學組的組長,多年來,中海一直堅持綠色建筑科研投入與項目實踐,成立中海科技公司,通過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轉型升級。 中海是將綠色科技技能變為好產品、好服務的有力踐行者。如深圳中海天鉆項目是綠色科技極具代表性的項目之一,是目前國內已竣工較高的產業化高品質住宅。2020年以來,中海新增64個綠色建筑認證項目,認證建筑面積達1095萬平方米,獲得美國WELL建筑標準鉑金級預認證,以及中國建筑學會標準(團標)《健康建筑評價標識》等16項綠色認證。 截至目前,中海共取得綠色建筑認證項目315個,已認證面積達7147萬平方米,涵蓋國內國際多種綠色建筑認證評價,如美國LEED認證、美國BOMA認證、英國BREEAM綠色建筑認證、國家健康建筑認證,以及國家綠色建筑認證等。 中海對于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闡釋是,發展產業化與綠色建造技術,運用綠色健康科技,強化以人為本發展理念,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中海通過持續加大對綠色建筑研發拓展,積極向行業推進實施其領先的綠建標準,實現行業在可持續建筑領域多元化實踐,向高質量階躍。
中海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 亚洲熟女国产日韩 | 在线观看成福利网站 | 伊久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成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