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12 13:10:08
◎投中數據統計顯示,5月投資案例和投資規模均已達到近一年最低值。與此同時,早期投資數量在5月內激增。
◎投資端不甚景氣的5月卻在募資端有所突破。據統計,全國新設基金數量同比激增155%,浙江、山東、廣東三地5月新設基金數量均超百只。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5月國內創投市場投資低迷,但新發基金和募資勢頭有所改善。根據投中數據最新統計,5月投資案例數量453起,同比大幅下跌36.47%、環比下降13.22%;投資規模119.15億美元,較同期回落9%、環比減少24.56%,數量和規模均達近一年最低。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比此前機構競投后期項目的態勢,5月內早期投資活躍,A輪投資數量達161次、占比35%。其中,醫療健康力壓此前“碳中和”概念成為5月火熱賽道。有投資界人士表示,定位輔導型、陪伴型的早期基金能夠給予創業者在產業經驗上更多扶持,亦是很多PE進行VC化轉型的優勢,正不斷受到創業者青睞。
繼今年2月國內VC/PE投資規模單月攀升至203億美元之后,在隨后的兩個月接連下滑,到5月時已近119億美元。投中數據統計顯示,5月投資案例和投資規模均已達到近一年最低值。
具體來看,2021年5月,投資案例數量453起,同比大幅下跌36.47%、環比下降13.22%;投資規模119.15億美元,較同期回落9%、環比減少24.56%。此前國內IPO進度放緩的緣故,退出端受抑的影響波及Pre-IPO投資熱情,從5月的情況來看,僅有4起投資案例記錄在冊,投資規模僅1.12億美元。
與此同時,早期投資數量在5月內激增。數據顯示,從細分輪次來看,5月投資階段集中在天使輪到B輪,合計占比超70%。其中,A輪依舊最為活躍,投資交易數量達161起;上市及以后交易總金額超30億美元。
比如,紅杉中國領投的煕軟科技A+輪融資,融資規模達到億元級,高榕資本、夏爾巴資本跟投;啟明創投領投的德晉醫療完成B輪數億美元融資,紅杉中國、高瓴創投、經緯中國等跟投;此外,包括海萊新創、鍵嘉機器人等融資規模均在數億美元級別不等。
可見的是,5月內的重點投資案例中,醫療領域占位明顯,且頭部機構頻頻出手。投中數據統計顯示,5月醫療器械和醫藥行業交易案例數量占比75%,活躍度明顯高于其他醫療細分賽道。在全球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更是持續激發了VC/PE機構投資的熱情。
而此前備受關注的“碳中和”概念,5月市場關注度并不高,在投中數據統計的16大行業投資數量統計中,有關節能環保和其他“碳中和”概念均未上榜。有分析指出,國內“碳中和”目標給予節能環保和其他減排科技創新企業的投資前景注入確定性,但具備盈利色彩的成熟企業相對有限,大部分依舊采用PPP政企合作投資的模式,股權出讓仍有現實阻力。
投資端不甚景氣的5月卻在募資端有所突破。據統計,全國新設基金數量同比激增155%,浙江、山東、廣東三地5月新設基金數量均超百只。以國資背景的LP相繼設立了新基金,成為募資端最有力的保障。
投中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5月,中國VC/PE市場新成立基金數量共計788只,同比漲幅155%、環比增長116%,緊追今年初新基金成立數量,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以深圳為例,5月私募股權、創業投資類基金注冊活躍程度位居全國TOP3,遙遙領先其他城市。
有投資界人士表示,定位輔導型、陪伴型的早期基金能夠給予創業者在產業經驗上更多扶持,亦是很多PE進行VC化轉型的優勢,正不斷受到創業者青睞。而在募資端最有實力的政府引導基金及市場化母基金恰在本月注入真金白銀。
統計顯示,2021年5月,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宣布完成第一批共8只子基金簽約設立,其中五只在5月成立,8只子基金設立總規模189.63億元,均有地方政府或當地國企參與設立。投資方向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以及大健康等多個領域。
此外,S基金的募集也在5月內起勢,記者此前從深創投S基金團隊了解到,深創投首只百億S基金參投了廈門健康紅土基金,投資金額2.5億元,基金規模8個億。該基金由深創投牽頭,聯合了華蓋資本和其他知名機構,承接了華蓋資本旗下3只原有基金中6個大健康領域項目,實現原基金LP的退出。
事實上,募資端活躍但投資端相對式微的情況出現,與機構投資者的風控及監管約束不無關系,早在2019年,證監會就專門針對私募股權基金“多而不精”、“大而不強”等問題進行約束,明確私募股權基金行業要向“四個聚焦”靠攏,建立“募投管退”全過程的風險控制體系,堅守契約精神這一發展之基,做深專業、做精主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