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0 13:41:14
每經評論員 袁園
近日,中國人壽旗下首個醫養結合型養老養生社區——國壽嘉園·樂境在天津正式啟用。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濱表示,國壽嘉園·天津樂境作為中國人壽首期養老產業布局的重要一環,是中國人壽為客戶提供更多元、更優質服務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筆者注意到,險企進軍養老社區早已不是新鮮事,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上已有13家保險機構投資了近60個養老社區項目,這之中不乏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太平等“國字頭”大型險企的身影,也有光大永明人壽、君康人壽的等中小型險企掘金養老社區項目。讓險企如此狂熱地進軍養老產業的背景就是社會的老齡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3.50%,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然而,與老齡化不相匹配的卻是當下的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的事實,這之中包括:養老護理人員缺失、養老床位缺失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養老行業發展的政策,民政部和財政部在“十三五”期間共同在203個地區進行了居家和社區養老的改革試點,但是僅靠政府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鼓勵企業參與養老也是當下的一種趨勢。保險業因與養老產業的強契合,成為了參與養老服務的主力之一,其中又以養老社區最受險企追捧。
險企布局養老社區的優勢與前景自無須贅述,但險企在熱情高漲地加快布局養老社區的同時,一些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也不容忽視。
首當其沖的就是盈利問題,養老社區前期投資大、回報周期長,保險公司想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絕非易事。其次,當下保險養老社區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給險企的市場開發能力和規劃運營能力都帶來了挑戰。再次,與保險養老社區的快速發展相比,我國養老服務機構和人才隊伍的發展顯得較為滯后,在專業服務跟不上的情況下,養老社區的服務質量面臨考驗,如何填補這一缺口,需要險企在多方面展開探索。
更重要的是,養老社區不僅是一門生意,更多的是一份社會責任,每一位入住的老年人期望的都是能安穩養老、幸福享老,絕不會希望在老年時還要顛沛流離。因此,資本最愛的那套“有利可圖的時候大家都扎堆進去,沒有利益的時候就如潮水般退去”的邏輯不能應用在養老社區上。
入則定,營則穩才是險企進軍養老社區時該有的思路。畢竟入局時十分容易,長期堅持經營養老社區戰略并探索出一條平衡盈利與社會責任并重的道路不易,可這并非無法解決,它需要險企耐心經營、積極探索、長期堅持。只有這樣才能做得好,而做的好才會受到社會和老年人的肯定,維持盈利并長期經營這些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希望每家險企在入局養老社區時都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擔起肩上的那份社會責任,真正給老年人提供一個安穩的養老方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