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20 20:35:56
◎星源材質此次半年報的成績是在2020年基數較低的基礎上實現的,和2019年上半年相比,星源材質營業收入漲幅超過130%,凈利潤卻下滑超過35%。
◎據GGII數據,2020年我國隔膜出貨總量為37.2億平米。而星源材質5月份宣布將投資100億元建設建設年產30億平方米濕法隔膜和涂覆隔膜項目。產能已經接近去年我國隔膜總出貨量,可見行業擴產之爭的激烈。
每經記者 郭榮村 每經實習記者 安宇飛 每經編輯 陳俊杰
8月19日晚,星源材質(300568,SZ)發布2021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1億元,同比增長143.65%,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56.39%。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星源材質此次半年報的成績是在2020年基數較低的基礎上實現的,和2019年上半年相比,星源材質營業收入漲幅超過130%,凈利潤卻下滑超過35%。星源材質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隔膜價格是影響公司利潤的因素之一。
與此同時,國內隔膜企業卻在大幅擴張產能。5月以來,中材科技(002080,SZ)、滄州明珠(002108,SZ)和星源材質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擴張濕法隔膜產能。星源材質5月28日公告顯示,公司擬投資100億元建設年產30億平方米濕法隔膜和涂覆隔膜項目。據GGII數據,2020年我國隔膜出貨總量為37.2億平米。僅星源材質宣布的產能擴張計劃就接近去年我國隔膜總出貨量,可見隔膜行業擴產之爭的激烈。
8月20日,星源材質股價收于41.5元/股,跌6.02%。
隔膜是星源材質的主營產品,也是動力電池的四大核心配件之一。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鋰電池隔膜營收8.21億元,占公司總營收比例高達98.83%。
據此前的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星源材質預計凈利潤為1.1億元到1.43億元,同比增長54.52%-100.87%,預計扣非凈利潤為1.07億元到1.39億元,預計同比增長97.76%-157.08%。
而昨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星源材質凈利潤為1.12億元,同比增長56.39%,扣非凈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100.1%。星源材質業績接近業績預告的最低漲幅,截至8月20日收盤,公司股價下跌6.02%。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星源材質實現營收3.18億元,凈利潤為1.53億元。2019年上半年星源材質營業收入3.53億元,凈利潤1.72億元。和2018、2019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星源材質營業收入增長超一倍,凈利潤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是什么導致了營收和凈利潤截然相反的走勢呢?
星源材質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隔膜的價格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星源材質鋰離子電池隔膜新能源材料的毛利率為35.06%,而2019年上半年該產品毛利率為47.33%,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為54.36%。
毛利率的下滑和隔膜價格走勢關系密切。百川盈孚數據顯示,2019年8月20日,國內14μm干法隔膜價格為1.15元/平方米,5μm、7μm、9μm三種濕法隔膜的平均價格為2.45元/平方米,7μm+2μm+3μm、9μm+2μm+4μm兩種濕法涂覆隔膜的平均價格為3.2元/平方米。
而2021年8月20日,國內14μm干法隔膜價格為1元/平方米,5μm、7μm、9μm三種濕法隔膜的平均價格為2.07元/平方米,7μm+2μm+3μm、9μm+2μm+4μm兩種濕法涂覆隔膜的平均價格為2.25元/平方米。
各種類型的隔膜均價從兩年前的2.48元/平方米降低到如今的1.95元/平方米,降幅高達21.37%。
國信證券一份研報顯示,2017-2020年星源材質盈利受隔膜大幅降價和干法向濕法隔膜轉變影響。
按工藝劃分的話,隔膜主要分為干法和濕法兩種。干法隔膜工藝更簡單,成本更低廉,而濕法隔膜強度更高,在大功率電池方面更具優勢。除此之外,還有在干濕法隔膜基礎上進行涂覆加工形成的涂覆隔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常用于數碼電動電池等領域。
星源材質是國內干法隔膜領域的龍頭,GGII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星源材質干法隔膜市場份額達到49%,占據“半壁江山”。但從整體的出貨量來看,濕法隔膜占據更高的市場份額。2020年濕法隔膜出貨量2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0%,占總出貨量的70%。
據GGII研究,濕法工藝制備的隔膜微孔分布均勻性好,孔隙率高,親液性好,內阻較低更能滿足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的需要,主要應用于三元電池。干法隔膜具備更低的成本優勢,主要應用于磷酸鐵鋰電池。
而2016年底,《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首次把電池能量密度納入了補貼的參考指標。
自此,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電池強勢崛起,于2018年完成了對磷酸鐵鋰電池的超越。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分別為33.1GWh和 22.2GWh,占動力電池裝車量的比例分別為58.1%和39%。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016年到2020年,我國鋰電池濕法隔膜出貨量從4.57億平方米增長至26億平方米,增長幅度高達468.93%。同時期我國鋰電池干法隔膜出貨量從6.26億平方米增長至11億平方米,增長幅度僅有75.72%,大幅落后于濕法隔膜增長速度。
為了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星源材質也開始加碼濕法隔膜。2017年,星源材質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7年3月6日與江蘇省常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擬設立新公司,投資16億元建設年產3.6億平方米鋰電池隔膜項目。
2021年5月,星源材質發公告稱,公司擬投資100億元建設年產30億平方米濕法隔膜和涂覆隔膜項目。可以看到,星源材質對濕法隔膜領域正不斷“加碼”。
星源材質證券部工作人員5月底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如果算上損耗的話,星源材質的干法隔膜產能利用率大約為70%,而濕法隔膜產能利用率則達到了95%,接近滿載。由于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發展,市場對強度相對更高的濕法隔膜需求量更大,公司擴產也是基于市場需求。
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相關補貼的“退坡”,電池成本也成了很多企業考慮的重要因素,在性價比方面更占優勢的磷酸鐵鋰電池正在“逆襲”。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7月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11.3GWh,其中三元鋰電池共計裝車5.5GWh,同比上升67.5%,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5.8GWh,同比上升235.5%。這是繼5月份磷酸鐵鋰電池產量三年內首次反超三元鋰電池之后,又在裝車量領域實現三年內首次反超。
磷酸鐵鋰的強勢回歸,也讓干法隔膜出貨量實現增長。據GGII數據,2020年我國干法隔膜出貨量同比增長超40%,超越了濕法隔膜30%的同比漲幅。
據GGII數據,2020年我國隔膜出貨總量為37.2億平米。而星源材質5月份宣布將投資100億元建設建設年產30億平方米濕法隔膜和涂覆隔膜項目。產能已經接近去年我國隔膜總出貨量,可見行業擴產之爭的激烈。
2021年5月以來,已經有恩捷股份(002812,SZ)、中材科技、滄州明珠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鋰電隔膜的產能擴建計劃。
5月18日,中材科技宣布擬在江蘇南京建設“年產10.4億平米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項目;5月19日,滄州明珠也宣布將在河北滄州建設“年產2億平米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8月2日,恩捷股份宣布將與億緯鋰能(300014,SZ)設立合資公司,建設年產能為16億平方米的濕法鋰離子電池隔離膜和涂布膜項目,項目總投資52億元。
星源材質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30億平方米濕法隔膜和涂覆隔膜項目的一期工程將在今年開始建設。100億元資金預計將使用公司自有資金,后續根據項目情況也可能有所調整。
恩捷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的產能擴張是基于對市場趨勢的提前判斷。擴建的產能從規劃到能用上也需要一定時間,除產線擴建所花費的時間之外,產線通過客戶的認證也需要時間,根據以往經驗,僅客戶認證就需要12個月左右。
興業證券一份研報顯示,隔膜行業屬于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行業,擴產周期一般需要2年。
市場需求是否能為這些公司的產能擴張提供足夠支撐?國信證券一份研報指出,基于全球電動車需求持續上調,預計全球2025年隔膜需求將達到228億平方米,2021年到202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4%。
那么產能擴張是否會讓隔膜行業競爭更激烈呢?星源材質證券部工作人員認為,行業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激烈,目前排名靠前的企業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未來龍頭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德邦證券研報指出,優質設備是行業入場券,而制鋼所、布魯克納等設備產能已被龍頭隔膜公司鎖定,基于隔膜設備占海外設備公司營收占比較低和設備廠商相對單一的客戶結構,預計未來優質設備產能增加緩慢,相對有限的隔膜產能增長仍主要集中在隔膜龍頭廠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