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會計差錯不是財務造假擋箭牌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22 21:31:42

每經特約評論員 熊錦秋

8月21日,星星科技披露“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下稱《更正公告》)等系列公告,上市公司在編制2021年半年度財務報表時,發現2020年度財務報表存在差錯,調整后2020年凈利潤由盈利5203萬元變為虧損25.45億元。筆者認為,監管部門應精準區分會計差錯與財務造假。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所謂會計前期差錯,是指由于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相關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或錯報。相關信息包括兩種,即“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并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以及“前期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

星星科技《更正公告》對更正原因的表述,主要包括公司確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應收賬款及應付賬款等科目存在錯誤;公司存在資金往來款未在其他應付款列示的情況;商譽減值需要補提。這些更正原因,是否屬于上述準則中規定的更正原因,值得探究。

星星科技三位獨立董事對前期會計差錯更正議案投了棄權票,原因是此次會計差錯更正未經專業審計機構審計。根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9號——財務信息的更正及相關披露》,如果會計差錯更正事項導致公司相關年度盈虧性質發生改變,公司需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更正后財務報表進行全面審計并出具新的審計報告。據此,星星科技正在聘請會計師事務所。

此前康美藥業也發布過《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意圖掩蓋財務造假行為,但最終被監管部門定性為“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造假行為”。星星科技此次大動干戈更正2020年財報,不免也讓人有此擔憂。

會計差錯與財務造假到底有什么區別?首先從主觀來分析,財務造假存在主觀故意,比如為了維持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確保凈資產不為負值,或者實控人挪用侵占上市公司資金,需要財務造假來掩蓋等;而會計差錯一般不存在主觀故意,比如財務人員采用了不適當的會計政策,自己對相關事實或信息理解存有疏忽等。

再從客觀后果來分析,一般會計差錯對公眾投資者以及對社會的危害性較低,只需調整更正當期數據即可;而財務造假往往金額較大、性質嚴重,投資者基于謬之千里的財務報告去投資,可能由此形成巨大損失。

8月18日,星星科技發布公告稱,星星科技被債權人以上市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對星星科技進行破產重整,由此股價出現連續大跌。本來按此前星星科技2020年年報,每股凈資產還有2元多,但經此次會計差錯更正、追溯重述之后,2020年底凈資產直接變成負值,觸及退市紅線,8月24日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價表現或將雪上加霜。

股民投資股票,當然愿意承擔上市公司經營面臨的各種正常風險,但絕不愿意承擔財務造假或人為掏空資產的風險。星星科技的股民感覺冤屈,股吧有人提出聘請律師索賠,但要索賠,就得有上市公司等存在違法違規的理由。

會計差錯更正,并非財務造假的擋箭牌,對星星科技的會計差錯更正,到底是否存在或屬于財務造假,建議監管部門盡快跟進調查,這是維護投資者信心的必要舉措。新《證券法》及《刑法修正案(十一)》加大了對信披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監管以及司法部門要利用好法律利劍,對財務造假等行為予以精準打擊。不過,目前星星科技已經資不抵債,就算被認定存在財務造假或虛假陳述,也可能無錢賠償股民。

筆者認為,上市公司股東應主動行權,向法院提起對涉嫌主體的訴訟、追討被套取的資產,監管部門、司法部門、工商登記機關、銀行系統等各方應通力合作,為股民維權提供大力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星星科技 會計差錯 財務造假 退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中文手机在线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色久桃花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 亚洲欧美日韩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