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6 13:39:23
8月25日,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1638.HK)發布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2021年上半年,面對“三道紅線、兩類上限、兩集中”等房地產調控政策帶來的新挑戰,佳兆業精細運營、審慎經營,充分發揮城市更新的核心競爭優勢,圍繞“降負債、提利潤”積極優化財務盤面,實現收入利潤均衡增長,發展質量顯著提升。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佳兆業實現營業收入300.7億元,同比增長34.8%;凈利潤30.8億元,同比增長30.5%;核心凈利潤39.3億元,同比增長28.9%;毛利率和核心凈利潤率分別為30.9%、13.1%,保持行業較高水平。
佳兆業集團董事局主席郭英成表示,對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充滿信心。面對行業的機遇和挑戰,佳兆業將持續加強精細化管理,聚焦利潤提升,嚴控經營風險,加速城市更新項目轉化,保持公司高質量穩健發展。
在2021年中期業績會上,佳兆業集團首席財務官吳建新指出,利潤是體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有力指標。佳兆業通過全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計劃節點的鋪排,提升產品品質和質量,實現集團收入、利潤穩步提升。
上半年,佳兆業共實現營業收入30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8%;毛利潤9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1%;毛利率30.9%,維持TOP30房企較高水平;凈利潤及核心凈利潤分別為30.8億元和39.3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0.5%和28.9%;凈利率和核心凈利率分別為10.2%和13.0%,均與上年同期持平,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在增收增利的同時,佳兆業的營銷費率和管理費率也在持續下降,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也是其踐行精細化管理的成效。在調控趨嚴、監管收緊、行業下行的整體大環境下,佳兆業向精細運營要利潤。
自實施全流程PMO大運營以來,佳兆業堅持以利潤為導向,精細鋪排開發節點,完善成本管控體系,提升去化回款效率,推進組織變革,提升管理效能。
2021上半年,佳兆業積極應對行業挑戰,經營業績大幅提升。集團銷售業績表現亮眼,前6個月合約銷售額638.5億元,同比增長77.2%;銷售面積380.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9.6%。
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仍是核心戰略要地,銷售金額貢獻占比超五成,結轉收入占比超六成。佳兆業集團管理層表示,有充足的信心和實力完成全年1300億元的銷售目標。
在“三線四檔”融資管理和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下,房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顯得尤其重要。佳兆業始終堅持理性自律、審慎穩健的財務策略,強調“有利潤的增長”,集團加速回款效率和提升回款金額,合理安排投資與經營的款項支出,全方位保障集團現金流的安全。2021年上半年,佳兆業擁有在手現金487.4億元,同比增長20.4%。
多年來,佳兆業積極主動進行債務管理,嚴控有息負債規模,持續優化債務結構。2021上半年,佳兆業凈負債率為93.7%,自2017年以來實現八連降;現金短債比為1.53倍,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為69.9%,三道紅線提前達標,運營防線安全穩固。
這也得益于,佳兆業一直以來恪守的審慎穩健、量入為出的投資策略,注重規模及效益的平衡,堅定布局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核心資產。
2021上半年,佳兆業通過招拍掛、收并購、城市更新等多元拿地方式相互補充,新拓項目15個,新增土儲權益面積246萬平方米,新增項目對應貨值1031億元,按權益代價計50%位于一線城市。截至2021年6月30日,佳兆業總土地儲備約3114萬平方米,總貨值約7347億元,其中城市更新貢獻土儲貨值占比約為47%。
城市更新一直是佳兆業突出的競爭優勢,其也一直在強化城市更新的領跑力。上半年,佳兆業新拓城市更新項目15個,新增占地面積約363萬平方米。
其中,近期獲取的深圳坂田五和樞紐項目、東莞南城勝和社區等項目體量大、地段好、能級高,充分顯示出市場對佳兆業城市更新運營優勢的廣泛認可,競爭優勢持續擴大。
如果說項目儲備是城市更新表現力的體現,那么項目轉化就是城市更新深層實力的顯露。上半年,城市更新項目新增轉化可售面積約112.5萬平方米,新增貨值約727億元,轉化貨值已超2020年全年,轉化效率明顯提升。
佳兆業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兼執行董事麥帆表示,下半年,城市更新項目預計還將轉化可售面積約155.2萬平方米,對應貨值超742.1億元,預計全年轉化貨值增長約130%;未來1-2年內,還將轉化可售面積382.8萬平方米,可售貨值約1420億元。隨著集中供地政策的實施,招拍掛市場競爭加劇,通過城市更新轉化供地,已成為佳兆業又一核心競爭力。
郭英成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將促進行業更加規范、更加平穩、更加健康。佳兆業堅決支持并積極貫徹相關調控政策要求,將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提升運營效率,聚焦利潤和效益,推動集團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