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02 18:43:46
◎目前來看,資源股的市凈率板塊均已不低。這是否是資源股即將筑頂的信號呢?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期,A股市場資源股受到資金極大關注,同時也伴隨著劇烈的行情波動。本輪資源股價格上漲背后究竟是怎樣的邏輯,價格大幅震蕩下又將如何挖掘產業鏈的核心標的?9月2日下午,國金證券分析師王安松、每經研究院數據研究員唐宗全作客每經APP《昊哥的下午茶》直播間,為投資者帶來了精彩解讀。
國金證券分析師王安松(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王安松表示,近期資源股上漲有三個核心邏輯:
第一是疫情背景下,從美聯儲到歐、日、韓央行,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實行了擴張的貨幣政策。無論哪一次危機,只要實行大規模QE,最終結果都會大概率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第二,全球經濟一體化之下,許多國家和地區原材料其實是依賴于別國或地區供給。但疫情之下,全球供應鏈受阻,供給快速下滑,而需求則會基本持平或只有緩慢下滑。需求下降曲線遠小于供給下降曲線,從而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第三,碳達峰、碳中和是長期的全球趨勢,高能耗行業被壓縮,但短期需求仍在,這也導致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唐宗全則指出,大宗商品與股票市場,二者的波動邏輯有所不同。某種意義上說,大宗商品市場才是真正的經濟晴雨表,股市更多是流動性和市場參與者信心的反映。從這個角度上說,美聯儲“放水”直接影響大宗商品,間接影響A股市場大宗商品產業鏈。價格上漲帶來鋼鐵行業、煤炭行業利潤增加,從而帶來板塊的交易投資機會。
此外,王安松指出,投資者對周期股有個固有印象:在業績最差的時候介入,在業績最好的時候退出——因為業績最差后往往孕育著周期見底反彈。因此在對周期板塊投資時,市盈率指標往往會失真,如最好的介入時點往往是市盈率幾千倍甚至負數的時候。
但長期而言,這類重資產行業的市凈率指標更為準確。目前來看,資源股的市凈率板塊均已不低。如鋼鐵板塊整體市凈率已達到1.54倍,這是2015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后的頂峰;即使長期來看,也來到了歷史中位數上方。雖然距離歷史最高點還有一定差距,但估值已經不低。煤炭板塊、有色板塊情況也類似,市凈率水平均來到了歷史中位數上方。
不過,這是否是資源股即將筑頂的信號呢?
王安松指出,從資金面來看,過去無論公募還是私募,對周期板塊配置較少,不將資源股視為長期賽道。但二季報顯示,一些基金經理觀念正發生轉變。因為當鋰電池、新能源等都經過大幅上漲后,漲幅相對落后的資源板塊就凸顯出較高性價比。從資金面來看,這本身就可能帶來估值向上修復。
此外,過去周期板塊業績往往呈現暴漲暴跌趨勢。但從碳中和、碳達峰來看,鋼鐵、煤炭等的長期供給一定會減少,而短期需求將呈現波動,結果將是減緩資源品價格的波動,這會帶來鋼鐵、煤炭等行業業績波動幅度下降。因此在投資資源板塊時,一定要對業績波動率和過去的變化予以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對近期熱門資源股上漲原因進行剖析外,兩位嘉賓還就周期股的投資邏輯發表了看法。
唐宗全指出,市場一直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矛盾因素,有利多的有利空的,但是什么才是最終主導呢?因此投資者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市場波動背后的邏輯、構建投資結構。
他以鋼鐵板塊為例。統計數據來看,7月中國的粗鋼產量和生鐵產量明顯回落,導致了中國鋼鐵行業降低了對原料、尤其是鐵礦石的需求,帶動了鐵礦石價格下跌。但同時,鋼鐵需求沒有大幅萎縮,因此鋼鐵行業盈利水平非常高,并同時帶動了開工欲望——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鋼鐵行業開工率從7月底的79.9%提升至80.8%。
唐宗全同時指出,資本市場投資要找確定性機會。以鋼鐵為例,最重要的是要降低對鐵礦石進口的依賴,廢鋼產業、廢舊汽車拆解等將是很好的賽道。尋找“補短板”的機會,也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投資思路。
王安松則指出,投資者在具體選擇投資標的時,必須要關注主營業務結構。比如同樣是鋼鐵行業,要判斷其生產是螺紋鋼還是特鋼,產品不同,其對大宗商品受益度也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尋找到漲價背景下業績受益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上市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