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06 12:37:15
每經記者 岳琦 實習生 羅石芊 每經編輯 宋思艱
9月5日,第三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作為2021年服貿會期間航空業唯一一場品牌論壇,會議主題聚焦“空中絲路引領臨空經濟高水平開放”。峰會主論壇期間,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總干事孫衛國在演講中表示,我國通用航空良好的生態體系已初步形成。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總干事孫衛國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孫衛國指出,國家在“十三五”期間大力發展通用航空,并將其確定為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截至去年底,全國通航企業已經達到了523家,運營的通用航空器達到了2892架,累計飛行457.6萬小時,通用航空機場已經超過了運輸機場的數量,達到了339個,全國已建成的飛行服務站24個。
“十三五”期間,我國通用航空也加速向新業態、新領域拓展,2020年全國已開通短途運輸航線道路75條,開展空中游覽飛行的航空企業148家。在通用航空服務保障方面,繼四川之后,2020年湖南、江西又獲批了低空空域的拓展試點,全國通用機場航額保障已覆蓋了80%以上,通用機場網絡正在逐步形成。地方政府也積極配合成為通用航空發展的主力軍,各地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各類通航產業園超過了140個。
但總體而言,“十三五”期間,我國通用航空新型業態的占比較小,通航市場尚待進一步開發,多數通航企業盈利能力弱。通航的運營環境和保障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善。
展望“十四五”,孫衛國認為,通用航空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新階段。地方政府在未來將更多承擔起通用航空發展的主體責任,不斷完善通用航空服務保障體系,科學地編制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加快通航基礎設施建設。通航行業也應持續擴大新興作業領域,促使通航企業向高質量的方向發展。中國通航會不斷深化國際合作,進一步拓展和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為構筑“空中絲綢之路”貢獻中國通航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