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5 12:44:36
◎再過5天,2021年的第3季度就將過去,上市公司的3季報也會在下個月陸續披露。按照A股市場的一貫風格,炒作業績是鐵打不動的常規操作。如果確實不會選股,照著業績好的閉眼買,也算是八九不離十的選擇。
每經記者 何劍嶺 每經編輯 吳永久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下周就是9月的最后一周,估計所有人滿腦子想的都是:趕快把這4天過完,就可以無牽無掛地好好過一下國慶節假期了!
然而,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突然感到一陣無奈:炒股的人果然天生勞碌命,就算假期將至,腦袋也沒辦法閑下來。例如,一想到10月將至,牛眼君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得了,上市公司的3季報馬上就要來了!
再過5天,2021年的第3季度就將過去,上市公司的3季報也會在下個月陸續披露。按照A股市場的一貫風格,炒作業績是鐵打不動的常規操作。如果確實不會選股,照著業績好的閉眼買,也算是八九不離十的選擇。
于是,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把Wind數據翻出來看了一下,截至今日,公布了3季報預告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只有70家。不過細細來看,也可以發現一些可供關注的蛛絲馬跡。
下面就列表分析一下,供大家研究。
衡量上市公司業績當然是看凈利潤了,從目前公布3季報預告凈利潤上限的70家上市公司來看,只有一家出現凈利潤虧損(上海誼眾-U虧損2200萬元),其他全部實現增長。
其實也很好理解——凈利潤如果虧損了,確實也不太好意思早早地發預告,不如拖到正式發布3季報的時候再說。
已公布3季度預計凈利潤金額排名(數據來源:Wind)
單純從凈利潤金額前10名的行業分布來看,顯然化工行業勝出,占據了4個位置。值得注意的是,這4家化工行業的上市公司,股價在3季度表現極為強勢,漲幅最小的中核鈦白也上漲了25.10%;漲幅最大的中泰化學則暴漲50.73%。顯然,就算本周化工股遭遇暴擊,仍然對持股者的利潤造不成什么明顯的傷害。
然而,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注意到,3季度預計凈利潤金額目前排名首位的分眾傳媒就不一樣了:雖然3季度凈利潤上限高達45.3億元,但是股價在3季度卻下跌近22%。
分眾傳媒日K線圖
從日K線圖上來看,分眾傳媒自從2月中旬創出近4年高點之后,一直處于下滑狀態中,如今7個月已經較高點跌去44%,持有的股民估計也是苦不堪言。如今能否借著3季報的機會雄起一把呢?
當然了,單純地看凈利潤金額的絕對值是不可靠的,還是得看同比增長與否。
已公布3季度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排名(數據來源:Wind)
從已公布的3季度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的排名來看,共有28家上市公司實現翻倍甚至更高。第一名被靠六氟磷酸鋰產品大火的延安必康占據,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高達46倍。當然,股價也充分反映了業績的火爆,延安必康3季度暴漲近2倍,并且剛剛在本周創出了1年零8個月的新高。
不過,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覺得股價下跌、但是業績快速增長的個股或許更值得關注,例如麥迪科技和和科達,3季度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分別是近7倍和近4倍,但是在3季度股價卻分別下跌22%和16%。
麥迪科技日K線圖
特別是主營臨床醫療管理軟件的麥迪科技,在5月初創出階段性高點后一直不斷下滑,4個多月后股價竟然縮水了53%,“腰斬”得很痛苦,甚至在中秋節前還創出了2年半的新低。這次3季報凈利潤增長這么多,有沒有可能咸魚翻身呢?
當然了,光看凈利潤的同比增幅還是不太可靠,衡量上市公司業績最核心最有效的指標還得是扣非凈利潤的同比增幅。
已公布3季度預計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排名(數據來源:Wind)
按照這一指標來看,主營高效電池正極材料、8月11日才上市的長遠鋰科遙遙領先,3季度預計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超過30倍,不過上市后漲幅并不大,僅為百分比個位數。
其次,上面提到的麥迪科技的扣非凈利潤同比增幅也不小,接近18倍排名第2。
最后,博拓生物、果麥文化、中糧工科3家上市公司3季度預計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也均實現翻倍,但是股價在3季度的跌幅卻均超過10%。
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注意到,后面這3只股票均是8月底、9月初剛上市的次新股,并且走勢極其相似,均是除了上市當天大漲,之后都出現連續下跌,目前的股價都在上市當日最低價的下方。
當然了,價格雖然是價值的一面鏡子,但是也存在偏離的情況,同時,股價也并不是單純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業績,其中也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如何鑒別,這就要靠各自的仔細研究和判斷了!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