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服務型制造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羅仲偉:制造業生產模式已變,服務型制造將是制造業重要分支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4 16:20:05

◎服務型制造的背景:新的時代產業在變化,產業演進的過程已經打破過去的產業分立,現在正在走向產業融合。產業融合也是全球制造業普遍的現象,是在產業演進過程中出現的重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點是制造和服務的融合。

◎服務型制造的特征:它是制造和服務融合,是整個大的產業融合下面的一種形式。它的特征就在于是以制造為核心,是在制造的基礎上把人、事、服務等更多的要素融合進來。

◎新時代生產模式:市場真正需要什么東西。那么根據制造企業對市場的理解,反向組織資源滿足市場需求,這和原來的生產模式的出發點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文多    

從幾年前的“脫虛向實”到如今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制造業強鏈補鏈。當下,中國制造業正在重塑筋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章節也提到,要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何為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它背后反映了怎樣的產業趨勢?為什么說作為制造和服務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服務型制造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它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又有哪些重要意義?

9月初,服務型制造研究院在浙江啟用,該研究院將發力構建國家級新型專業智庫,支撐國家服務型制造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服務型制造研究院,并就上述問題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服務型制造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羅仲偉。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在采訪中,羅仲偉教授提出了以下觀點:

○從微觀上來說,我們希望產業能夠實現轉型,從過去平面擴張轉型到立體擴展,所謂立體發展,就是制造業高中低端都要有。發展過程不僅僅依靠要素投入,而是通過技術的發展形成差異化競爭力,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立體的發展路徑,也不能說低端的我們就丟掉,中國不能丟的。

○對比其他國家,當前我們提的制造業轉型適應于中國當前的需要。即從過去平面擴張通過要素投入來推動的增長,向高質量轉型。所謂高質量就是要靠技術積累的差異化、創新來驅動。

○現在,新的時代產業在變化,產業演進的過程已經打破過去的產業分立,現在正在走向產業融合。產業融合也是全球制造業普遍的現象,是在產業演進過程中出現的重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點是制造和服務的融合。

○服務型制造是制造和服務融合,整個大的產業融合下面的一種形式。它的特征就在于是以制造為核心,是在制造的基礎上把人、事、服務等更多的要素融合進來。

○服務型制造不能離開制造,而是以制造為基礎,進一步通過技術賦能,通過商業模式的改變,把更多的市場要素、服務要素拉進來,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以下是羅仲偉教授口述受訪內容:

現在中國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制造業的產業體系也是最完整的,但是有少部分高精尖的產業領域,比如說硅片、高端芯片還存在“卡脖子”的問題。

當前,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問題,是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這和國家高質量發展是一致的。要變強,還在于解決一些產業短板、“卡脖子”的領域。

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核心是通過技術的積累、生產要素的投入、資本的投入、勞動力的投入,不斷通過各種要素的投入,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往制造企業買設備買機器,是一種平面擴展,而現在更強調質量、效益,不能僅僅只靠投入,還需要依托技術,通過技術的積累,產生差異性的改變,使整個制造業能夠在一個更高端的層面上發展,這是當前中國獨特的、面對制造業的問題。

所以從微觀上來說,我們希望產業能夠實現轉型,從過去平面擴張轉型到立體擴展。所謂立體發展,就是制造業高中低端都要有,發展過程不僅僅依靠要素投入,而是通過技術的發展形成差異化競爭力。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立體的發展路徑,也不能說低端的我們就丟掉,中國不能丟的。

過去新聞報道,通過9億件襯衣換一架波音,我覺得這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產業分工,是一筆等價交換的交易,通過分工的交換來實現邊際的收益,大家都得到好處。那么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自己也要去做大飛機,襯衣這樣的產業也不能丟。事實上,國際上產業格局也在變化,一是美國開始強調制造業回歸,過去美國制造業強調高科技,其它制造產業放到海外去,其意圖在于牢牢把住創新科技的領先地位。

現在回過頭來看,美國發現了國內制造業光有科技不行,因為制造業是個載體,技術發展的成果是需要在制造過程中、附著于制造業去實現的,所以美國開始強調制造業回流。

對比其他國家,當前我們提的制造業轉型,是適應于中國當前的需要。即從過去平面擴張通過要素投入來推動的增長,向高質量轉型。所謂高質量就是要靠技術積累的差異化、創新來驅動。

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我個人認為,服務型制造是值得關注的。世界產業的發展是動態的,它是不斷在變革的過程中的。而產業演化或者說產業演進意識也是在變化的。

產業變化的進程,在當前有一些新特征,其最重要的特點包括產業的融合。過去我們講產業是分立的,分成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產業的分化是由社會分工造成的,因為生產過程的特征不一樣,市場不一樣,所以就形成了獨立的運行體系和知識體系。

因而,制造和服務是兩種最典型的生產活動,這兩種生產性的活動是不一樣的,有很大差異,所以最后變成了這兩種不同的知識體系和運轉運營體系,成為兩個最重要的大產業。

它背后反映的是分工,根據經濟學分工理論,一個是市場規模所決定的,一個是專業化技術手段所決定的,只有專業才能做出效率,才能滿足特定的要求。

回到現在,新的時代,產業在變化,產業演進的過程已經打破過去的產業分立,現在正在走向產業融合。產業融合也是全球制造業普遍的現象,是在產業演進過程中出現的重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點是制造和服務的融合。

產品是作為一個具體的、物理的產品來體現的,而服務它是一種勞務,是通過勞動來體現的。那么制造更滿足于什么功能?它為我們提供所需要的某種產品功能,而服務更多的是一種體驗,是感受,服務不同于制造。制造是一個可以分離的過程,比如說,產品制造生產后,賣給消費者,它是可以在買賣過程中,從終端制造變成消費,而服務不一樣,它是不可分離的。服務本身作為一種產品,它是不能分割的,是具有同時性的,不可交易性的。

另外,服務沒有產權問題,而產品則有產權問題,但是這些東西在特定的環境下,發生了轉變,我們對產業的認知大大地突破了。

此外,技術的進步、科技革命帶來了新的手段,現在制造和服務是可以融通,我們有了網絡技術、智能技術、數字技術等。使我們組合生產性活動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也有條件把這種產業融合進行下去。產業融合即將變成了一個大的趨勢。

在產業融合里面,生產性活動最重要的兩個領域,一個就是制造,一個就是服務,所以制造和服務的融合是最重要的、最能體現產業融合趨勢的。

結合之前我們提到的,中國面臨制造業要從做大到做強、高質量發展的轉型,同時又面臨著產業演進的趨勢,二者融合起來。所以產業融合的重要性對中國來說,在當下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有多種方式,其中的一種方案就是服務型制造,即制造和服務的融合流動。一類是做服務的企業來做制造,一類是做制造的企業也做服務。而服務型制造是從制造的基礎來向服務融合,這是制造業服務業融合的下一個層次。

除此之外,還有共享制造、設計制造、網絡制造等融合方式,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整個大的產業融合下面的一種形式。它的特征就在于是以制造為核心,是在制造的基礎上把人、事、服務等更多的要素融合進來。

服務型制造不能離開制造,而是以制造為基礎,進一步通過技術賦能,通過商業模式的改變,把更多的市場要素、服務要素拉進來,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

過去講從市場需求出發,市場要什么我們生產什么。但是實際上做不到,過去工業時代更多的還是制造企業有什么能力,能做什么東西,再根據市場需要,匹配企業制造能力,有限度地滿足市場需求。

現在反過來了,市場真正需要什么東西。那么根據制造企業對市場的理解,反向組織資源滿足市場需求,這和原來的生產模式的出發點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制造企業的既有能力出發,根據企業的技術積累、管理、人才團隊,研究這個市場到底需要什么,和反過來制造企業組織資源滿足市場需求的邏輯是不一樣的。現在更要講后面這種邏輯,真正從市場出發。

制造和服務到底是制造還是服務并不重要,它重要的是對市場的理解。我們過去是人為把它分割的,制造是制造,產品是制造、勞務是服務,但是實際上市場需要的是一個綜合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服務型制造研究院 羅仲偉 專精特新 服務型制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男女无遮羞羞视频 | 在线观看激情AV更新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亚洲欧美偷拍另类A∨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