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記者觀察 | 房企“卸載”房地產,可行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20 21:01:44

◎地產“困局”之下,雖然綠地的轉型或許有一定借鑒意義,但并不能普遍適用于行業。前些年也曾有多家房企對多元化布局進行了諸多探索,或成效不佳,或以失敗告終。畢竟,新賽道同樣也是新考驗。

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曾經一度超越萬科的頭部房企綠地控股于11月12日公告稱,公司所屬行業類別已由“房地產業”變更為“土木工程建筑業”。

此前的10月22日,許家印在恒大集團復工復產專題會上透露,將大幅度壓降房地產開發建設規模,10年內實現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

更早之前的9月1日,貴州第一家上市房企中天金融公告,計劃將中天城投的100%股權以180億元出售給佳源創盛。如果該筆交易成功,則意味著深耕貴州43年的中天金融將正式退出地產,轉向金融行業。

地產“困局”之下,雖然綠地的轉型或許有一定借鑒意義,但并不能普遍適用于行業。近年來綠地的基建等非房地產業務占比不斷提升,今年上半年其基建產業收入已占集團總收入的55.65%。

事實上,前些年也曾有多家房企對多元化布局進行了諸多探索,或成效不佳,或以失敗告終。畢竟,新賽道同樣也是新考驗。

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三道紅線”的大環境下,未來地產行業或面臨新一輪優勝劣汰,就算是一些國企央企房企,近期也在通過“賣資產、賣項目、賣股權”等方式進行“回血”。

如華僑城從9月開始連續掛牌了旗下9個公司股權,僅披露轉讓的底價就已超過30億元;中國金茂則在11月16日出售青島中歐國際城項目的90%股權予青特集團,獲得25.81億元資金。

此外,中交地產、光明地產、華潤置地、上海城開、上海地產、招商蛇口、保利置業等國企也在近期多有掛牌轉讓旗下公司股權的行為。

從實際的結果來看,這些操作不是為了融資,就是為了調整資產結構,借以出清“劣質”資產。

事實上,在樓市普遍降溫疊加多地預售監管資金政策趨嚴等因素下,銷售端遇阻使得房企的現金流時刻都在面臨著考驗。而及時出售一些開發周期長、地段不佳及對資金要求比較高的項目,可以有效地充實現金流,這也是大多數房企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雖然自10月份以來各監管部門頻繁釋放出融資放松的信號,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尤其是11月9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舉行房企代表座談會以來,數十家房企共在銀行間發債達數百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發債房企大多是國企或央企。

11月16日,萬科集團總部在內部發布倡議書,要求“節衣縮食”和打造“戰時氛圍”。或許從萬科的角度出發,感受到這一次的房地產行業冬天可能會比較漫長,房地產行業短時間內或許很難有翻身機會。

不過,或許像某業內人士所言,“房地產就像一座圍城,里面的人苦不堪言,外面的人卻都想進來”。與房企不斷轉型、甩賣資產相反的,則是一些互聯網巨頭相繼入局房地產行業。

如字節跳動自今年開始加速布局房地產業務,先后通過成立新公司、收購股權、變更經營范圍等方式,擁有了8家具有房地產經紀業務的公司。10月25日,快手也宣布入局房地產行業。

而此前,阿里、京東、小米等互聯網巨頭已經進軍房地產。甚至就在前幾日,服飾企業波司登、鴻星爾克也被傳進軍房地產行業,相關消息還沖上微博熱搜。

這些互聯網巨頭的入局能為房地產行業帶來什么?顯而易見,是流量和數字化。不過,從當下大環境上看,如今的房地產市場,寒風凜冽,互聯網大佬入局,能否分到一杯羹還有待觀察。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少妇 | 最新久久少妇发布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