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09 22:51:14
每經記者 文多 每經編輯 張海妮
12月9日,生物谷(833266,BJ)披露,前十大股東中的深圳高特佳瑞滇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市高特佳瑞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為高特佳瑞滇、高特佳瑞康)完成減持。至此,從去年開始分兩步進行減持的高特佳瑞滇、高特佳瑞康,已清倉生物谷。就結果來看,高特佳瑞滇、高特佳瑞康這筆投資或最終虧損。
在今年2月,高特佳瑞滇、高特佳瑞康以及杭州高特佳睿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為高特佳睿海)作為一致行動人,披露了首次減持計劃結果。高特佳睿海清倉生物谷,套現862萬元,高特佳瑞滇減持1.51萬股,套現18萬元。
今年8月,高特佳瑞滇、高特佳瑞康開始繼續減持所持的剩余生物谷股份,至12月減持完成,二者分別套現5392萬元和4500萬元。
兩次減持合計后,高特佳瑞滇、高特佳瑞康、高特佳睿海分別套現5410萬元、4500萬元和862萬元,考慮持股期間的現金分紅情況后,高特佳瑞滇、高特佳瑞康、高特佳睿海或虧損離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時,高特佳瑞滇、高特佳瑞康、高特佳睿海是通過定向發行的方式,以15元/股的單價,認購了生物谷400萬、330萬和70萬股。
高特佳瑞滇、高特佳瑞康、高特佳睿海當年認購股份時,其實沒有限售條件也沒有自愿限售承諾,但之后生物谷股價卻持續走低,并沒有獲利的機會。在2020年夏季,公司股價才短暫回到15元/股以上,隨后又跌到15元/股以下,直至今年9月,才又回到15元/股以上區間,給了3家企業接近“回本”的機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1292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