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4 19:44:17
◎自流動性危機爆發以來,當代置業做了種種努力,目前大筆出售物業資產的生意還未敲定,各地項目停工的消息仍舊不時傳來。而近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宣布,撤銷當代置業的“Ca”企業家族評級和“C”高級無抵押票據評級,評級撤銷前展望為“負面”。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魏文藝
深陷流動性危機的當代置業又因欠款成了被告。
12月13日晚間,當代置業旗下當代節能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代節能置業)公告稱,自身因借款未能按時償還而涉及重大訴訟(仲裁)。
自10月中旬爆發流動性危機以來,當代置業做了種種努力,目前大筆出售物業資產的生意還未敲定,各地項目停工的消息仍舊不時傳來。而近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宣布,因信息不足,撤銷當代置業的“Ca”企業家族評級和“C”高級無抵押票據評級,評級撤銷前展望為“負面”。
事情是這樣的,原告晉商銀行狀告了山西當代綠色置業,要求其歸還本息合計11.34億元,當代節能置業作為保證人也成為被告,同時被要求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這筆借款發生在2017年,當時山西當代綠色置業向晉商銀行借款17.6億元用于山西當代項目的建設,至2020年12月到期時還有11.25億元沒有清償,即使申請展期至2021年10月29日,這筆欠款項仍舊未能償還。
雙方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時曾表示,“將以本次戰略合作為契機,未來將繼續深化雙方合作領域,不斷滿足當代置業高速增長的業務和資金需求,為當代日后拿地提供資金保障。”
啟信寶顯示,當代節能置業實際控制人為張雷,其通過所控制的當代置業對該公司實施最終控制。
稍早之前的11月初,《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經實地探訪過當代置業旗下的通州萬國城MOMA項目,當時現場還在正常施工,晚上6時左右工地上仍燈火通明,有些施工人員還在正常出入。
而在全國多地,當代置業旗下項目已陷入停工風波,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中搜索當代置業,便會出現一連串的停工舉報。
來源:人民網領導留言板
12月12日,太原有市民反映“小店龍城大街與馬練營路交匯處路北的當代著項目已經停工,2019年12月買房時承諾的小學更是沒有任何動工跡象”。太原市小店區委辦公室回復,“項目停工屬實,導致現狀的原因為山西當地綠色置業有限公司向晉商銀行貸款11.25億元到期未償還,晉商銀行向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申請財產保全”“目前一期參建施工單位工程款無法及時支付,導致農民工討薪,建筑材料斷供,現場停工”。
12月8日,西安當代嘉寶公園悅小區業主反映,“目前開發商資金不足,被告知無限期暫停施工,有嚴重的爛尾危機”。西安灃東新城管委會回復,“針對近期項目出現的逾期交付風險及時向開發單位及所在區域公司發出預警函告,并約談該公司負責人,要求開發企業與施工單位加強磋商”。
12月5日,武漢一名購買武漢當代境MOMA的業主希望退房未果。武漢市東西湖區回復,“因當代集團總部資金緊張及債務問題,武漢當代境MOMA項目流動資金不足無法進行退款程序。”
當代置業為度過危機也在做各種嘗試。11月初,當代置業將旗下物業公司第一服務已發行股本的約32.22%賣與融創服務,總價約6.9億元人民幣,公告發出后,第一服務的股價一度上漲近60%。
盡管很多評論認為,這筆資金將一定程度上緩解當代置業危機,但收購事項其實尚未真正落地。11月30日,第一服務和融創服務聯合公告表示將“延長收購事項的最后終止日”“由于各方需要額外時間進行磋商并訂立正式協議”“將控股股東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的最后終止日從2021年11月30 日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也就是說,在2021年12月31日正式訂立協議之前,該項收購尚存在變數。
來源:Wind
11月5日,當代置業宣布委任華利安諾基(中國)有限公司為其財務顧問,探索所有可行的補救方案以緩解其流動資金問題,并制定顧及境內外利益相關者之利益的整體規劃。而這個華利安諾基,同樣被恒大、花樣年、泰禾等公司委任為財務顧問。
12月2日,當代置業發布了11月的運營數據,這也是該公司爆發流動性危機以來的第一份成績單。在11月份,當代置業合約銷售額約6.8億元,相較于10月的10.2億元的銷售額有了明顯下降。11月銷售均價每平方米約6842元,10月銷售均價(每平方米9790元)下降了3000元/平方米。這或許可以表明,面對危機當代置業在選擇以價換量。
當代置業公告截圖
自10月中旬爆發流動性危機以來,當代置業運用各種方法試圖緩解危機,如尋求債務展期,大股東提供8億元貸款,甩賣物業資產,盡力促銷項目等。
Wind數據顯示,當代置業目前仍有4只美元債正在存續中,存續金額共計10.17億美元,票息率分別為11.80%、11.50%、9.8%、11.95%,均處于行業高位。
目前當代置業還在停牌中。據其披露,“于本公告日期(11月1日),2023年到期票據的本金額3.21億美元仍未獲償還。”但“本集團并未接獲任何2023年到期票據持有人通知須作出任何加快償還行動”。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29266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