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6 14:31:07
每經評論員 朱成祥
12月14日晚,九安醫療收到深交所監管函,主要問題系上市公司就試劑盒獲得美國FDA EUA授權事項進展情況在互動易平臺答復的時間早于在指定媒體披露的時間。
從2021年11月15日起,九安醫療在公開平臺就相關事項答復投資者提問,公司股價也自11月15日起連續9個交易日漲停,至11月25日累計漲幅達136.18%。如果單單從信息傳播渠道角度來看,互動易等公開平臺的受眾僅僅是一小部分投資者,而公告的受眾是A股投資人。假設有投資人從公告獲取信息而從不看互動易等公開平臺,其這波至少錯失了一倍的漲幅。
股票投資,最重要的是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的判斷。而信息,特別是影響公司未來經營的重大信息,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更是影響重大。
九安醫療自11月15日以來,先后在互動易披露“試劑盒已在當地向C端和B端同時銷售”“試劑盒的官方網站銷售價格為6.99美元(1人份)”“試劑盒已經開始規模生產并在當地現貨熱銷”“目前的月產能為1億人份”“計劃估算到2022年初產能增至每月2億人份”等足以影響投資者對公司業績判斷的消息。
直到11月29日,公司才公告稱:“產能為生產能力,無法由此推斷實際產量,更無法推斷出實際銷量。”彼時,九安醫療已熱炒近半個月,股價已然翻倍。
深交所投資者教育中心副總監李明華透露,互動易日均訪問量超過250萬人次。相比之下,A股開戶數量為1.94億戶。在互動易等公開平臺提前披露足以影響股價的重要信息,這對1.94億戶A股股民顯然是不公平的。
事實上,不僅僅是互動易,朋友圈、微信群、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都有可能出現信息領先于上市公司公告的情況。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近期,云內動力采購部副部長洪文寧、發展計劃部副部長潘紅建因內幕交易公司股票被證監會處罰。而兩人了解到內幕消息的渠道便是微信群,由時任董秘翟建峰在微信群中透露。
2018年,廣州浪奇時任董秘王志剛也因將涉及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信息的文件誤發至微信群而收到深交所監管函。
對于投資者來說,遲到的信息是無用的,也是不公平的。上市公司董監高應當深刻認識到通過信披渠道及時、完整、準確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要性,對投資者不應差異化對待,而是一視同仁,更不能有選擇性地在部分公開平臺上“打擦邊球”,對影響股價的重大信息應當在公告中及時準確地披露。
筆者查詢《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修訂)》發現,深交所只是對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及一般規定作出了說明,對具體信披內容未作詳細說明,這也給了上市公司操作的空間。
筆者認為,在監管和法律方面,應當明確公告和公開平臺信息披露內容的具體細則,約束公開平臺信息披露范圍,從而保護廣大投資者。
曾有投資者建議一家上市公司:“公司領導應該認識到互動平臺的回復不能替代公告,公告的權威性、認知度遠高于互動平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應該進行主動性披露。如果不懂主動性披露,可以打電話請教貴公司的交易所監管員。”筆者深以為然。
投資者也應當認識到,除了極少數違規案例,真正有價值的信息都會公告披露,須謹慎看待在朋友圈、微博等公開平臺披露的相關信息。同時也要意識到,往往是一些主動蹭熱點的公司,最終會“一地雞毛”。對于從公開平臺發起的炒作行為,應當理性看待,堅決抵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