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2 15:01:4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券商處獲悉,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稱,下一步,將加強對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業務和資產托管業務的現場檢查力度,對于違法違規的公司,將依法采取監管措施,并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吳永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券商處獲悉,近期監管部門向證券公司下發通報稱,近年來證券公司代銷和托管業務違規情況時有發生。為督促行業規范展業,抓早抓小防范業務風險,防止出現“收益有限、風險無限”的情況,為此梳理了證券公司代銷業務和托管業務的主要風險點,明確了后續監管要求。比如通報稱,近年來,行業發力財富管理業務,代銷金融產品業務快速發展,個別機構為追求銷售規模和銷售收入,刻意迎合委托人需求,在資格審查時往往“得過且過”甚至放松標準,合規管控存在風險。
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稱,下一步,將加強對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業務和資產托管業務的現場檢查力度,對于違法違規的公司,將依法采取監管措施,并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此外,記者注意到,就在1月11日,安徽證監局發布了對信達證券蚌埠淮河路證券營業部責令改正措施,該營業部存在違反投資者適當性要求,違規銷售多只金融產品。
監管部門稱,券商代銷金融產品業務存在以下4大風險點:
一是未嚴格做好委托人資格審查。證券公司接受金融產品委托前,應對委托人進行資格審查,經審查確認委托人依法設立并可以發行金融產品后,方可接受其委托。近年來,行業發力財富管理業務,代銷金融產品業務快速發展,個別機構為追求銷售規模和銷售收入,刻意迎合委托人需求,在資格審查時往往“得過且過”甚至放松標準,合規管控存在風險。
二是能力不適應新產品發展。近年來,證券公司創新速度加快,產品復雜性和專業性不斷提高,個別公司對復雜產品的風險等級劃分不準確、不合理,未及時更新,如銷售同樣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有些證券公司要求R4級,有些證券公司則要求R3級。部分代銷機構對產品未能摸清弄透,就簡單根據“別人能干我也能干”的思路,銷售超出其能力范圍的復雜產品,潛在風險較大。
三是未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代銷金融產品過程中,證券公司應切實履行適當性義務,清晰揭示產品風險,合理劃分投資者的風險等級,將適當的產品賣給適當的投資者。目前實踐中,部分證券公司未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存在向投資者銷售不適當產品的情況。
四是進行誤導性陳述或者夸大性宣傳。個別證券公司營銷人員存在違背產品合同內容,弱化產品風險收益特征,對投資者進行誤導性陳述,預測或夸大產品投資收益的情況。例如,用歷史數據弱化風險,如產品設立以來從未虧損或虧損率較小,使投資者放松風險意識;夸大宣傳,夸大產品的收益表現,甚至違規給投資者收益保底承諾等。
監管部門指出,券商資產托管業務存在以下3大風險點。
一是未做好委托人資格審查。證券公司接受委托開展托管業務前,應對委托人進行資格審查,對產品進行盡職調查,經審查確認委托人符合資質,產品依法設立且風險可控,方可接受委托。部分證券公司為追求業務規模,往往會降低審查標準,增加了業務風險。
二是業務合規風控不到位。近年來,開展資產托管業務的證券公司數量逐漸增加,部分機構為搶占市場犧牲合規底線,壓低收費、降低標準;部分公司未建立完善的內部管控制度,員工執業保密意識差,違規泄漏產品持倉、投資策略等運作信息。
三是人才和系統投入不足。資產托管業務是高投入持續產出的業務。受市場競爭格局影響,目前證券公司托管業務收入較低,導致公司對相關業務重視不足,人力和系統投入低于其他業務條線。如部分公司業務人員配備不足,合規、風控、業務等崗位兼任的情況時有發生;部分公司業務系統化程度較低,僅配備基礎運營系統,缺乏統一的管理系統和風控系統。
針對券商代銷金融產品和托管業務的風險點,監管部門提出了5大后續監管要求。
一是強化委托人資格審查。證券公司從事代銷或托管業務前,應對委托人進行資格審查,重點關注委托人設立信息、股權架構、公司治理、投資管理、合規風控等情況。未經審查或者審查發現委托人非依法設立、股權結構混亂、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投資管理存在重大風險、存在重大違法違規等情況的,嚴禁代銷或托管其金融產品。證券公司應保持業務定力,對于無法看清其風險的委托人,審慎評估是否接受委托,原則上“看不清、不展業”。證券公司應建立委托人異常情況預警機制,持續跟蹤委托人情況;委托人出現違
法違規、負面輿情、投訴舉報、產品風險等情況的,證券公司應審慎評估其影響,認為不符合資格審查要求的,應當立即終止業務合作。
二是加強金融產品風險評估。證券公司應充分了解金融產品的發行依據、基本性質、投資安排、風險收益特征、管理費用、委托人同類產品過往投資業績及收益率歷史波動程度等信息,審慎選擇銷售或托管的金融產品。證券公司不得銷售或托管法律法規禁止發行、產品設計存在明顯缺陷或者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金融產品。證券公司應制定科學合理的金融產品風險評級方法,清晰劃分產品的風險等級,確保真實反映產品的風險程度。
三是切實做好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證券公司在銷售金融產品過程中,應嚴格落實《證券法》的適當性管理要求,將投資者區分為普通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并根據財產和收入狀況、金融知識和投資經驗、投資年限、投資目標、風險偏好等信息,進一步細分普通投資者分類。證券公司向普通投資者銷售的金融產品風險等級應當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
四是健全代銷托管業務管控機制。證券公司應建立健全代銷托管業務管控機制,對相關業務實施集中統一管理,加強業務風險管控。代銷業務開展過程中,應當嚴禁分支機構擅自代銷金融產品;強化對金融產品銷售部門和分支機構的合規風控培訓、檢查和內部問責;持續完善金融產品銷售信息公示、營銷宣傳管理、投資者教育、風險揭示、客戶回訪、投訴處理、合規檢查等機制。托管業務開展過程中,應當建立嚴格的隔離墻制度,完善信息管理和保密制度;結合業務實際情況,配備充足的業務人員和合規風控人員,加大信息系統投入;嚴禁通過放松準入門檻和管控標準、超低收費、虛假宣傳、詆毀其他公司等方式開展不正當競爭;切實履行托管職責,妥善保管托管財產,加強產品估值復核,對產品投資實時監督,強化信息披露責任意識;制定風險應急預案,明確風險發現、識別、評價、處置的措施和機制。
五是審慎開展非標私募基金代銷托管業務(非標私募基金指投資股權、債權等非標準化資產的私募基金)。證券公司應充分評估非標私募基金底層資產復雜度高、流動性差、透明度低的特點,審慎開展非標私募基金代銷或托管業務,其中,非標私募基金托管業務規模占比不得超過10%。若代銷或托管非標私募基金,應嚴格履行委托人資格審查和產品盡職調查職責,由合規風控部門出具專門合規風控審查意見;銷售非標私募基金,應向投資者作出針對性說明,充分揭示產品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情況,詳細披露產品的風險等級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匹配情況,并要求投資者簽字確認;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培育員工合規經營意識和投資者保護意識,做到勤勉盡責;嚴格執行風控指標要求,充分計提風險資本準備;制定專門風險預案,做好突發事件應對準備,穩妥化解潛在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1月11日,安徽證監局發布了對信達證券蚌埠淮河路證券營業部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經查,該營業部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在2014~2015年期間違反投資者適當性要求,違規銷售多只金融產品;二是對員工執業行為缺乏有效約束,管控不到位。違反了《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管理規定》《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等規定。
1月12日,安徽證監局又對姚佐根采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稱姚佐根在擔任信達證券上述營業部負責人期間,對于營業部上述違規行為負有責任。
此外,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還有多家券商及從業人員在代銷業務上存在違規。
2021年10月,新疆證監局稱,劉瑾在湘財證券庫爾勒人民東路證券營業部任職期間,私下向客戶推介、銷售非湘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或代銷的金融產品。
2021年9月,安徽證監局稱,國元證券部分分支機構個別從事代銷金融產品的人員未取得相關從業資格。
2021年8月,廣東證監局稱,郭謙在第一創業證券廣州獵德大道證券營業部從業期間,向客戶推薦非第一創業證券代銷的金融產品。
2021年7月,廣東證監局稱,陳銳強任萬聯證券東莞常平振興三街證券營業部負責人期間,存在違規推薦非萬聯證券代銷的私募基金產品、并作出保本保收益承諾的行為。
2021年6月,浙江證監局稱,裘雅飛作為中信證券紹興中興南路證券營業部員工期間,向客戶推薦銷售非中信證券發行或代銷的金融產品。
2021年5月,陜西證監局稱,張文亭在作為金元證券西安灃惠南路營業部經紀人期間,同時入職深圳市小牛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擔任高級理財經理,并向營業部客戶推薦非金元證券發行或代銷的金融產品,從事與所在營業部或者投資者合法利益相沖突的活動。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4117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