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13 07:54:43
每經編輯 盧祥勇 易啟江
近期,湖北牽頭19省聯盟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開標。這是全國首次中成藥聯盟集中采購。
最終97家企業、111個產品中選,中選率達62%,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2.27%。根據19省聯盟年度需求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約藥品費用超過26億元。
或受集采消息影響,部分中藥企業股價近期開啟加速上漲模式,有股票近15個交易日12次漲停,累計漲幅接近200%。
全國首次中成藥聯盟集中采購
“中成藥根本沒辦法搞集采。”曾幾何時,這是業內流傳的一種觀點。自2018年藥品集采改革以來,尚未有中成藥納入大范圍集中帶量采購。這是因為中成藥有其特殊性,開展集采頗有難度。
首先,中成藥質量難以評價。其次,中成藥獨家產品多。
但是,群眾苦藥價虛高久矣。多年來,價格虛高問題不僅在化學藥、生物藥和耗材行業中存在,在中成藥行業中也不例外,人民群眾反映強烈。
據《中國醫療保險》雜志報道,2021年12月21日,在距離新年只有10天之際,湖北傳來本年度醫保界最后一個重磅消息——湖北牽頭19省聯盟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開標,157家企業的182個產品參與報價,采購規模近100億元;最終97家企業、111個產品中選,中選率達62%,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根據19省聯盟年度需求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約藥品費用超過26億元。這次集采也是全國首次中成藥聯盟集中采購。
12月27日深夜,中成藥省際聯盟集采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4號)》,湖北19省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正式公布。
湖北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關于中成藥聯盟集采答記者問稱,此次中成藥聯盟集采降價效應將輻射至全國,患者藥費負擔將進一步減輕,也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成藥集采在為患者減負同時,也兼顧了企業合理利潤,通過集采方式降低了企業營銷成本,有利于擠掉藥品流通環節不合理“水分”,凈化市場環境。
公布的中選結果表顯示,此次中成藥集采涉及品種均是臨床用量大、采購金額高的品種,包括血塞通、血栓通、銀杏葉等多個中成藥大品種。
米內網醫院端和零售端數據顯示,2019年血塞通和血栓通銷售額分別達到66.83億元和65.3億元,分別占據當年心腦血管中成藥產品中的銷售額占比超過6%和5%。
銀杏葉產品組不同規格有多家藥企中選,部分產品降至一毛錢以下,以河北天成藥業銀杏葉片(0.20g(含總黃酮醇苷9.6mg、萜類內脂2.4mg))為例,1.96元/盒共24片,每片約8分錢。
中藥板塊強勢上漲
近日,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中標中成藥集采的消息。
2021年12月23日,龍津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主打產品燈盞花素擬入選本輪集采,公司注射用燈盞花素10mg(以野黃芩苷計)由11元/瓶降至3.63元/瓶,降幅67%;注射用燈盞花素25mg(以野黃芩苷計)由22.82元/瓶降至7.53元/瓶,降價幅度均為67%。據龍津藥業披露信息顯示,該產品占公司2020年度營業收入比例高達87.74%。此外,2021年前三季度,該產品約有53.42%銷售收入來自省際聯盟覆蓋區域。
當日,中恒集團也公告稱,公司核心子公司梧州制藥產品注射用血栓通(凍干)擬中標本次集中采購。該產品2020年度合計銷售額為10.98億元,占公司2020年度營業收入比例為29.87%,其中在19省區的銷售額為5.26億元,占公司2020年度營業收入比例為14.32%。
12月30日,通化金馬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成都永康制藥有限公司的產品小金丸中標本次集中采購。小金丸是永康制藥的主導品種,該品種2020年度合計銷售額為1.49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3.42%,占永康制藥2020年度營業收入比例為75.94%。2021年前三季度合計銷售額為1.54億元,占公司2021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的14.22%,占永康制藥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比例為83.75%。
通化金馬表示,本次永康制藥中選價格與原基準價格相比雖然有一定幅度下降,但對于擴大市場銷售,增加產品銷量,提高小金丸的市場占有率有正面影響。
或受集采消息影響,A股中藥企業股價近期開啟加速上漲模式。Wind數據顯示,中藥指數自2021年12月22日以來漲9.75%。個股方面,龍津藥業自12月22日以來,15個交易日12次漲停,累計漲幅190.84%。精華制藥同期漲幅也已翻倍,累計漲幅101.5%;紅日藥業同期漲幅94.58%,通化金馬同期漲幅超23%,中恒集團同期漲幅18.62%。
實際上,中藥版塊上漲已持續一段時間。自2021年11月以來,中藥指數累計漲幅已達19.86%。除中成藥集采外,還有哪些消息推動了中藥版塊此輪上漲?
有分析認為,比起西藥的集采,對于中醫藥而言,集采相對溫和,并且在影響上偏利好。
過去大多中藥進入不了醫院系統治療消費。中藥公司的藥都是靠自己走藥店渠道或者像同仁堂這種品類齊全的自己建專賣店銷售。現在國家政策支持中藥,這樣中藥有望進一步搶占西藥的市場。
西南證券則指出從政策端看,國家醫保局、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醫保的制度優勢,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而且中藥消費品醫保免疫屬性凸顯。
其次中醫藥行業比起西藥來說,在研發投入上的成本相對較少。
最后據央視財經報道,近期,多家中藥公司傳出對客戶下發了旗下中成藥產品提價的消息,涉及安宮牛黃丸、藿香正氣口服液等多種經典藥品。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股價飆漲,部分藥企披露了股東減持計劃。1月7日,龍津藥業發布公告,該公司的控股股東昆明群星投資有限公司計劃自2022年1月28日至2022年7月27日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該公司股份不超過400.5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1%),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801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2%),合計減持不超過1202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3%)。
此外,龍津藥業的實際控制人樊獻俄擬減持其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取得的股份不超過77.5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0.19%。
1月12日晚,龍津藥業再發公告,股東立興實業有限公司(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20.12%)計劃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或其他合法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2403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6%)。
(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盧祥勇 王嘉琦 易啟江
校對|程鵬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400948331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醫療保險雜志、證券日報、證券市場紅周刊等
德爾塔毒株還在全球大流行,奧密克戎毒株又火上澆油,
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