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趙萍:供應鏈外延是中國電商出海“必走棋”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1 20:57:32

◎趙萍指出,跨境電商平臺等以往更多的是賣商品,但受益于國內、國際供應鏈的成熟以及服務模式的演進和成長,他們將從賣商品轉變為“無所不賣”。

每經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以十年為周期,中國企業品牌與服務經歷了“產品出海”到“模式出海”再到“技術出海”的多個階段。一系列周密準備與布局后,在“兩個十年”的交匯處,出海巨輪上的巨頭們開啟了新一輪關于“上岸”的廝殺。

1月18日,京東宣布與全球頂級一站式SaaS電商服務平臺Shopify達成戰略合作。而一周前,京東出海的全新業務模式——Ochama“超級倉店”剛剛在歐洲落地。

無獨有偶。2021年12月,阿里宣布組織架構調整,重組為國內業務與全球化業務兩大板塊,原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分管由全球速賣通等多項海外業務組成的“海外數字商業”板塊。沒過多久,全球速賣通放出四大調整政策,開啟新一輪合規化、品牌化、高質量經營。

而字節跳動也在2021年一整年為海外電商業務發展做足準備,在物流、商流、跨境品牌等領域頻頻出手。對于當下主要參與海外電商零售市場爭奪的三家中國巨頭而言,2022年都將是一場硬仗。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展望未來5年,中央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暢通內循環、擴大內需成為“十四五”時期的一個關鍵詞。

這樣的市場競爭與國內國際大環境背景之下,中國企業出海有哪些機遇與挑戰?中國出海“新基建”如何布局?國內企業如何參與和融入“雙循環”?2022年海外電商零售市場會呈現哪些變化?

帶著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微博連麥直播的形式,對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進行了專訪。

出海“必走棋”:基礎設施建起來,供應鏈延伸出去

趙萍認為,以京東Ochama“超級倉店”為代表的電商出海新嘗試可以在國外復制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深入到了出海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國內供應鏈的外延。

在出海“新基建”方面,海外倉的布局已成為當下一眾企業的絕對選擇。但趙萍認為,“海外倉對于當下電商企業而言,更多承擔了‘采購商品的集散地’這樣一個角色。”

當下國內電商平臺的海外業務,更多的是從國外采購商品,在國內通過保稅倉、平臺進行售賣,或者與跨境電商相結合,通過跨境直郵的方式將一個個小包發回國內。海外倉在其中發揮的功能是單一的儲存和集散。

“但類似‘倉店一體化’這樣前端的業務模式的探索,是有助于電商平臺將國內成熟的供應鏈以及業務模式延伸到海外的。”趙萍告訴記者,這一方面為中國商品、中國品牌“走出去”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設施保障;另一方面,有利于國內電商平臺提升對外合作與競爭的優勢。

記者注意到,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明確要進一步發揮海外倉帶動作用,增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同時,進一步擴大開放,做好跨周期調節,促進外貿平穩發展等。

事實上,如今中國企業出海并在國際市場與國際企業展開競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產品競爭,而是已經轉向平臺、供應鏈等基礎設施及能力的競爭。對此,趙萍也表示,這也是企業參與雙循環、新格局構建的主要方式。

“國內企業想要真正‘走出去’,基礎設施的搭建以及供應鏈的向外延伸是‘必走棋’。同時,平臺以及平臺上的企業應該抱團。特別是當下國內電商企業的出海布局更加豐富和完善,除傳統的交易功能外,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成為支撐平臺的底座,特別是平臺上的小微企業,他們可以享受平臺一鍵代發以及本地化服務等,由此提升競爭力。

電商出海將成助推服務貿易的新勢力

據趙萍回憶,過去十年的這個中國企業品牌與服務出海的周期中,誕生了很多全新的路徑與模式,在出海“新基建”這樣的大議題上,也有非常多具像化的布局涌現。

比如在平臺端出現了收購國外電商平臺、建獨立站等方式。“國內電商企業通過收購的方式完成了出海的早期平臺布局,從過往收購情況來看,其形成了較好的本地化運營,成長性很強。”

但趙萍認為,在跨國間貿易壁壘比較高、跨境電商兩端國家發展不平衡的時候,收購是一種快速將現有模式復制到海外的嘗試。但缺點也在于此,投資的企業對國外電商平臺的控制能力往往較弱,對商業模式的話語權不高,絕大多數尚處于股權投資和股權回報的階段。

還有就是建獨立站。如京東建立了京東印尼站、京東泰國站。獨立站的形式可以較好地幫助企業累積本土大數據,做好當地用戶畫像的掃描,有助于國內電商平臺服務能力與交易規模的提升。

此外,海外倉、保稅倉布局也是出海的一種重要方式。如,“保稅進口模式”是當下消費者對跨境消費最直觀的一種感受,海外倉則可以提供本地化服務,助力跨境鏈條的通暢等。

趙萍認為,國內的保稅倉與國外的海外倉聯動,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從出口的角度來看,發往國外的商品可以先入保稅倉,根據銷售節奏、促銷計劃等與海外倉進行聯動,提高庫存周轉率,不會出現‘斷檔’的情況。從進口角度而言也是一樣,海外倉可以根據國內銷售情況,通過與保稅倉的聯動,更加適配國內的銷售及消費習慣。”趙萍補充道。

對于中國企業品牌與服務出海的各種嘗試,趙萍表示,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實體企業重塑供應鏈。“傳統企業也做市場調研,但是用平臺化的思路,基于大數據去做分析,對于消費的洞察會更加精準,以此可以實現精準研發、C2M反向定制等。特別是將國外脫敏的數據分享給國內實體企業,也有助于其更加了解海外市場。”

對于2022年新一年海外電商零售市場的格局以及整體中國企業出海的方向,趙萍指出,跨境電商平臺等以往更多的是賣商品,但受益于國內、國際供應鏈的成熟以及服務模式的演進和成長,他們將從賣商品轉變為“無所不賣”。

“國內已經積累了大量出海的經驗,特別是隨著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提升,我們很多的服務可以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外海,電商平臺也將不再只是貨物貿易的主要途徑,也將成為未來助推服務貿易發展的新勢力。”趙萍這樣判斷。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高清 | 性刺激的欧美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的视频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综合 | 日韩2021亚洲天堂在线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