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07 22:39:45
◎在上述一、二步驟完成后,中聯重科將成為路暢科技單一擁有表決權份額最大的股東,即成為后者的控股股東;同時,由于中聯重科無實際控制人,路暢科技也將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梁梟
今日(2月7日)晚間,中聯重科(000157,SZ)及路暢科技(002813,SZ)相繼發布公告,中聯重科擬受讓路暢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郭秀梅持有的路暢科技3598.8萬股股份(占路暢科技總股本的29.99%),每股轉讓價格為21.67元,轉讓價款總額為7.8億元,且后續還將發起部分要約收購,最終達到持股比例不低于48.8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路暢科技于2016年上市,2019年董監高首發限售股解禁后,其董監高等股東們頻頻減持。1月7日,路暢科技多位股東、高管披露了新一輪的減持計劃。
路暢科技2015年~2019年營收規模在7億元~8億元之間浮動,而其扣非歸母凈利潤則從2018年起連續為負。最新業績預告顯示,路暢科技2021年度營收約為4億元~4.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0萬元~750萬元,扣非凈利潤則預計虧損50萬元~350萬元。
農歷虎年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路暢科技的投資者們等來了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擬發生變更的確切消息,中聯重科的股東們也收獲了公司擬拿下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控制權的“開工利是”。
根據公告,2月7日,中聯重科與郭秀梅(作為轉讓方)及朱書成(系郭秀梅配偶,與郭秀梅共同作為承諾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綜合整理,中聯重科入主路暢科技的計劃主要分三步走:
一、中聯重科受讓郭秀梅持有的路暢科技3598.80萬股股份(占路暢科技總股本的29.99%),根據公告,每股轉讓價格為21.67元,轉讓價款總額為7.8億元。
二、作為路暢科技目前控股股東、實控人的郭秀梅,于2月7日出具《關于深圳市路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表決權放棄承諾》,承諾在上述股份轉讓完成后將放棄其所持全部剩余股份(4299.97萬股,持股比例35.83%)的表決權。
三、后續,中聯重科將向路暢科技全體股東發起部分要約,擬收購股份的比例不低于路暢科技總股本的18.83%,承諾方將根據中聯重科的要求積極提供支持和配合(包括但不限于促使公司董事會就要約收購出具致全體股東的報告書并在公司董事會上對該議案投贊成票、接受中聯重科發出的要約邀請等),以確保中聯重科在要約收購完成后持有的路暢科技股份比例不少于48.82%。
其中,在上述一、二步驟完成后,中聯重科將成為路暢科技單一擁有表決權份額最大的股東,即成為后者的控股股東;同時,由于中聯重科無實際控制人,路暢科技也將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根據公告,截至2月7日,郭秀梅持有路暢科技7898.77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65.82%。中聯重科表示,收購有助于未來發揮公司與路暢科技的業務協同效應,提升交易雙方的業務拓展能力和競爭實力。
根據公告介紹,路暢科技主要從事汽車信息化、智能化及智能出行相關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同時還投入研發了智能駕駛和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智能化出行解決方案等產品,并投入和開展了冶金廢渣超細粉業務。
據路暢科技2021年半年報披露,公司車載導航、汽車周邊產品營收占比合計約為40.67%,礦渣微粉營收占比達到54.95%。礦渣微粉已成路暢科技的業績支撐。
路暢科技此前介紹,礦渣微粉是水泥和混凝土的優質摻合料,是一種新型的綠色建筑材料。路暢科技體系內生產并銷售該產品的企業是其全資子公司南陽暢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陽暢豐)。在此次與中聯重科的交易中,業績承諾也將以南陽暢豐作為考核對象。
根據公告,南陽暢豐在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即“業績考核期”)每一年經審計的合并報表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總額應不低于2500萬元。若不達標,將有對應的業績補償方案。
記者還注意到,公告中還提到,各方承諾,在業績考核期內每一年度,將盡最大努力促使路暢科技汽車電子業務取得如下成績: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總額不低于1.5億元,且經審計的合并報表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總額不低于路暢科技2021年度經審計的合并報表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總額。
根據路暢科技1月20日發布的業績預告,其2021年預計歸母凈利潤為盈利500萬元~750萬元;此外,根據路暢科技此前回復交易所2020年報問詢函,2019及2020年度,南陽暢豐銷售礦渣微粉實現收入分別0.78億元及1.8億元。
近年來,路暢科技業績可謂“每況愈下”。
Wind數據顯示,2012年~2014年,路暢科技營收規模均在9億元以上;2015年~2019年,公司營收規模保持在7.7億元上下浮動;2020年下滑至4.93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歸母凈利潤也在2015年起遭遇連續下滑,由盈利4631.51萬元(2015年)連續下滑至虧損3.52億元(2019年),且其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在近3年(2018年~2020年)均為負數。
另一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路暢科技前十大股東均為個人。除郭秀梅(持股比例65.82%)外,董事長張宗濤持股比例為1.2%,此外,董事彭楠、監事會主席陳守峰、高級管理人員朱玉光、胡錦敏(歷任)、廖曉強(歷任)進入前十大股東名單,但持股比例均不足1%。
實際上,前十大股東都是個人的情況此前也引發投資者關注。在2021深圳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中,有投資者就留言詢問:“十大股東為什么都是個人,沒有引進有實力的戰投呢?”當時,路暢科技僅回復稱:“十大股東名冊隨著股份持有人持有股份的變化在變化。”
在業績不如意的這些年里,路暢科技董監高等人員還頻頻減持公司股票。
根據深交所官網披露的董監高及相關人員股份變動,彭楠、陳守峰、朱玉光、胡錦敏等自2019年10月首發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至今,均有多次減持歷史。
1月7日,張宗濤、陳守峰、朱玉光等人再次提交了預披露計劃,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
圖片來源:路暢科技公告截圖
據了解,中聯重科及路暢科技均在公告中提及,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聯重科將充分利用自身運營管理經驗,進一步優化路暢科技法人治理結構,提高路暢科技的經營及管理效率,促進路暢科技持續穩定發展。同時,交易不以終止路暢科技的上市地位為目的。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