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24 20:39:29
◎關注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積極研究新產品和提供新業務,也是符合房企的業務發展模式的。此類領域后續盈利機會較大,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做品牌,后續有助于占據此類領域更大的市場。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魏文藝
新消費正成為房企資本密集布局的新領域。
事實上,政策一直在引導和促進新消費的發展。今年2月23日,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指出,鼓勵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擴大新型數字消費,推動形成新型數字生活。
近年來,市場涌現出了眾多消費升級的新消費“網紅”品牌,其中不少品牌的背后時常出現諸如龍湖資本、遠洋資本、金茂資本等著房企的影子。
“新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會,客觀上和消費市場的變化有關,房企進入此類領域具有積極的意義,很大程度上也說明房企正在積極轉型。”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初,新消費品牌“和府撈面”傳出擬在海外謀求上市的消息,有望成為“中面館第一股”。而和府撈面背后,就出現了龍湖資本的身影。
和府撈面于2020年6月宣布完成4.5億元D輪融資,騰訊和龍湖資本是該筆融資的領投方。2021年7月,龍湖資本又隨著其他資本一道繼續跟投了和府撈面8億元E輪融資。
據了解,龍湖資本近期正在密集地布局新消費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龍湖資本在2021年3月投資了元氣森林,這是一家主打汽水飲料的公司,估值已經達到了60億元。2021年1月,龍湖資本和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啟泓基金、遠東宏信旗下周濟同歷等資本共同投資了鮮生活,這是是新希望集團旗下的一家全網冷鏈食品通路服務公司,可以為餐飲企業、生鮮零售企業、生鮮食品生產貿易企業提供從源頭到門店的倉干配服務。2019年,龍湖資本還投資了主打生鮮配送到家的叮咚買菜。
不只是龍湖資本,遠洋資本也在著手布局新消費投資。2021年4月,宅急送宣布已獲近10億元B輪投資,遠洋資本是此次融資的領投,宅急送表示自己“擁有32家直營分公司,4374個網點,全國省會中心城市和直轄市100%覆蓋,地級城市98%覆蓋,縣級城市 85%覆蓋,鄉鎮覆蓋率50%”。
2021年4月,遠洋資本擬設立10億元新鄉村產業基金二期,目的是“將投向有利于鄉村振興的行業領域,包括但不限于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農村裝配式建筑、農村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物流供應鏈、醫療健康等領域,以投資成長期、成熟期企業為主。”
早在2019年,遠洋資本已經投資了信良記,這是一家打造了小龍蝦爆款產品的餐飲供應鏈企業。更早之前的2016年,遠洋資本還投資了生鮮供應鏈九曳供應鏈,又在2020年對其增資,成為了該公司的大股東。
而金茂資本則在2020年底完成了對互聯網健康平臺妙健康的新一輪輪投資,而妙健康早在2019年9月就和金茂有了首次合作。此外,綠城中國投資 了“好鄰居便利店”,越秀產業基金投資了“百果園”,金地集團投資了“東點西點”等。
據克而瑞不完全統計,百強房企自2014年以來參與創投項目逾130例,且自2016年以來創投項目個數呈逐年提升,目前已有超半數的TOP30房企參與創投。
在房地產行業明顯下行的背景下,房企資本紛紛布局新消費,能否成為房企主業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
在政策方面,早在2020年09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就明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技術、管理、商業模式等各類創新,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推動互聯網和各類消費業態緊密融合,加快線上線下消費雙向深度融合,促進新型消費蓬勃發展。
房企資本投資新消費領域,如果能與地產開發主業形成合力,無疑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如金茂資本方面所言,金茂資本緊抓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時代機遇,在透徹解析地產與金融彼此融合、互生共長關系的基礎上,提出“城市運營金融服務專家”戰略定位,創新產融結合模式,還是要服務于金茂“城市運營商的總體戰略”。
妙健康官網則對金茂資本投資解釋道,金茂將基于地產優勢,廣泛布局符合客群需求的高品質人居,將“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融入建筑,依托于妙健康的線上、線下健康管理技術優勢,加速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以城市運營及物業為基礎的健康管理項目合作。
“新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會,客觀上和消費市場的變化有關,房企進入此類領域具有積極的意義,很大程度上也說明房企正在積極轉型。”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認為,關注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積極研究新產品和提供新業務,也是符合房企的業務發展模式的。此類領域后續盈利機會較大,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做品牌,后續有助于占據此類領域更大的市場。”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109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