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4 18:48:37
◎定期更新,每月盤點。致力推動中國快遞物流業更好地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作為長期深耕上市公司領域、關注新經濟發展的財經專業媒體,每日經濟新聞旗下每日經濟新聞旗下智慧物流研究院、每經未來商業智庫自2020年10月起,每月定期推出中國快遞物流健康監測報告。(附專題鏈接)
在第十七期報告中,我們通過對國家郵政局官方權威行業數據的持續追蹤,重點從快遞企業的服務問題、企業申訴處理工作質量評價等維度,對2022年1月的快遞行業整體水平進行分析。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87.7億件,同比增長3.3%;業務收入完成917.3億元,同比增長5.7%。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1月郵政快遞業用戶申訴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顯示,1月用戶對快遞服務問題申訴29970件,環比下降22.5%,同比增長42.4%。
快遞服務申訴的主要問題是快件丟失短少、快件延誤和快件損毀,分別占申訴總量的33.6%、20.9%和20.2%,環比均呈下降態勢。
圖表來源:國家郵政局
快件丟失短少申訴中主要占比是對企業賠償金額不滿,快件延誤申訴中主要占比是中轉或運輸延誤,快件損毀申訴中主要占比是對企業賠償金額不滿。
用戶對快遞服務問題有效申訴4060件,環比下降29.5%,同比增長128.1%。快遞服務有效申訴的主要問題是快件丟失短少、投遞服務和快件延誤,分別占有效申訴總量的31.8%、25.9%和23.9%,環比均呈下降態勢。
今年1月,20家主要快遞企業中有14家申訴處理工作綜合指數高于全國平均值,其中,跨越速運、UPS、優速快遞等公司滿分,德邦、極兔、中通領跑主流快遞公司。
低于平均數的有6家,黑榜有名,其中,通達系(除中通快遞)齊聚黑榜。百世快遞因與極兔速遞網點融合導致快件滯留、延誤現象加劇,也現身黑榜。
隨著開年首月的到來,快遞行業也開啟的新一輪競爭。
2月18日晚間,A股快遞公司順豐控股、韻達股份、申通快遞、圓通速遞相繼發布1月經營業績報告。其中,韻達快遞業務量繼續領跑,1月業務量達15.12億票,同比增長9.09%,快遞業務收入39.57億元,同比增速也以28.02%領先;
申通快遞奮起直追,1月快遞業務量以17.30%的增速位列第一,1月快遞業務量9.89億票與順豐(9.89億票)持平。圓通速遞1月快遞業務收入36.19億元,同比增長20.09%%,增速次于韻達、申通,高于順豐,快遞業務量僅次于韻達快遞,為13.29億票,同比增長4.84%。
順豐1月快遞收入172.8億元,同比增長14.23%,快遞業務量9.89億票,同比增長10.01%。
在單票收入方面,韻達、圓通、申通三家公司同時在公告中指出,公司自2021年年底起,公司快遞業務中菜鳥裹裹業務的結算模式由原杭州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與加盟商結算調整為直接與公司結算。
受此影響,韻達、圓通、申通單票價格在原有基礎上再分別上漲0.09元、0.1元和0.16元,不過申通快遞單票收入價格同比下滑3.19%,也是本月唯一單票收入同比下滑的快遞公司。順豐單票收入17.47元,同比增長3.80%。
而在資本市場層面,今年1月,快遞板塊股價整體下滑,其中順豐市值有所回調,跌幅為8.08%,市值減少至3107.95億元,京東物流則較上月市值下跌12.47%,與上月漲跌幅情況相反。
而在漲幅榜中,受市場傳聞德邦“將被收購”的消息影響,德邦在1月股價漲幅達到11.24%領跑八家上市公司,中通快遞漲幅則達到6.45%。
*編者注:
我們深知,無論一個行業、還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健康指標構成,都一定是特別系統化、復雜多元的,高質量發展目標任重道遠。未來,我們還將不斷豐富數據維度,包括定期加入快遞物流公司在產品結構、科技投入、綠色環保、創新發展、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考量,旨在更全方位洞察中國快遞行業健康發展,多視角多維度地對快遞物流行業、快遞物流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挖掘、分析與論證,推動中國快遞物流更好地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我們更加守望以快遞物流上市公司巨頭為引領效應的全行業的共同進步,更好地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查看往期報告,請點擊專題:中國快遞物流健康監測報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