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5 21:28:30
◎姜奇平接受每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發展工業互聯網,重點要解決的是制造業與數字經濟相結合的問題,主要是工業向智能化、網絡化方向升級,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隱含著制造業服務化,以獲取更高附加值。
◎姜奇平認為,元宇宙如果用在工業上,很可能不是技術級、工具級上用電腦虛擬替代手工實體,而是實體生產資料的功能被數據生產資料的功能所替代。因此,推進分享復用企業數據生產資料,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痛點,促進經濟恢復與發展。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3月5日上午9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部分明確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
與此同時,要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數字信息基礎設施”與“新型基礎設施”是什么關系?當前背景下,為什么要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完善數字經濟治理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圍繞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進行了專訪。
姜奇平 受訪者供圖
NBD:相對于去年報告提出的“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今年報告明確提出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您認為這是出于什么考慮?釋放出什么信號?
姜奇平: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是著眼于全球競爭形勢與我國發展的需要。長期以來美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在全球領先,中國堅持規范與發展并重,在規范取得突出進展的同時,數字經濟的發展也要加強。
而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是針對以往市場自發建設要求從“十四五”整體規劃的角度來統籌全局發展。舉例來說,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等,都需要從整體布局謀劃發展。
NBD:報告提出,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這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可否理解為“新型基礎設施”?二者有何不同?另外,對于“推進5G規模化應用”,您有哪些建議?
姜奇平:“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是“新型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信息是用途,數字是形式。
在“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中,“水電路氣信郵”都是相對于用途分類的。郵政也與信息有關,但送貨部分有些是數字化,也有不是數字化的。電網主要用于輸電,但數字電網強凋的是智能管控。再比如“鐵公機”中的基礎設施,如果加以智能化,可以做到無人駕駛,也就成了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所以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兩會建議,適度超前建設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發揮5G的遠程控制優勢,通過車路協同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能帶動汽車產業向智能化和網聯化轉型升級。
提“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我理解是在強調信息基礎設施中與前沿數字化高科技有關的超前建設,將來元宇宙中也可能涉及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
另外,推進5G規模化應用,要面向新發展格局,立足內需,發揮國內市場和需求方面的優勢,加以規模化應用。去年以來,元宇宙漸成熱點,對5G有較高需求,可以拓寬應用面,延展到生產領域、智慧城市等,把需求充分挖掘出來。
NBD: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您認為當前背景下,為什么要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哪些困難?相應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加以解決?
姜奇平:發展工業互聯網,重點要解決的是制造業與數字經濟相結合的問題,主要是工業向智能化、網絡化方向升級,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隱含著制造業服務化,以獲取更高附加值。
當前背景下,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要找準虛實結合點,從戰略上解決好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結合、互補問題。
美國的數字經濟雖然領先,但在整體布局方面解決得不太好,出現了“兩張皮”的現象,表現在美國互聯網又高又飄,離開了實體。中國發展工業互聯網要立足實地,把實體的市場與需求擺在前面作為牽引力。
當然,產業數字化不是一日之功,當前要立足產業升級需求,加快從技術應用向業務轉型發展。
舉例來說,元宇宙如果用在工業上,很可能不是技術級、工具級上用電腦虛擬替代手工實體,而是實體生產資料的功能被數據生產資料的功能所替代。因此,推進分享復用企業數據生產資料,在企業普遍資金困難的時期,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痛點,促進經濟恢復與發展。
為此,我建議應該在現有區域性產業集群、虛擬企業聯盟基礎上,推進工業向開放經營的平臺生態方向加快業態轉型,通過工業平臺企業分享數據生產資料,進行生產資料的虛實功能替代(或叫“資本攣生”),把工業互聯網重心放在資本替代上。
NBD: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您認為要完善數字經濟治理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姜奇平:完善數字經濟治理,要求規范與發展并重。當前,平臺經濟與數據要素是工作重點。治理要充分保證平臺經濟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要從完善規則制度、發展環境,鼓勵創新與轉型等方面入手,提高治理水平。
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方面,要構建數據基礎制度,以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要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鼓勵分享復用企業數據生產資料,賦能實體經濟,促進全民共享數據發展紅利。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