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A股綠色周報|28家上市公司暴露環境風險 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新規正式實施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6 09:22:21

◎根據2022年2月第四周搜集到的數據,共有28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其中,13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10家為千億市值企業。

◎2月第四周收錄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參股公司共有11個項目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狀態。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大洋電機廣豐工廠一次鋁灰渣減量化項目的環評文件被作出了不予批準的決定。

每經記者 宋可嘉    每經編輯 陳俊杰    

9家上市公司新上環境風險榜、大洋電機廣豐工廠一次鋁灰渣減量化項目未過環評關……2022年2月第四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又有哪些企業項目獲得環評綠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65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2022年2月第四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28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其中,13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10家為千億市值企業。在環境風險之外,2022年2月第四周,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11個項目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2月8日起《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從本期起,A股綠色周報將依據長期累積的A股環境風險數據,以《管理辦法》相關規則為指導,觀察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表現,提示相關企業依法披露。

一周綠鑒: 同仁堂等9家上市公司新登榜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環境風險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況(2月第四周)

總體來看,在2022年2月第四周環境風險榜上,超標、違法、事故等負面信息共關聯到28家上市公司,股權關系經過啟信寶數據核查。其中,28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違法違規。從企業分布區域來看,北京排名第一,廣東位列第二,上海第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2月第四周上榜的28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553.29萬戶的股東,投資標的上了環境風險榜,將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本期上榜的28家上市公司中,新上榜上市公司數量達到9家。其中,在去年三季度末有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股的知名藥企同仁堂首次上榜,原因為其旗下的北京同仁堂通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涉嫌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工業固體廢物或者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造成工業固體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其他環境污染案件,北京同仁堂通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由此被則責令改正,并被處以了10萬元罰款。

在同仁堂之外,新上榜上市公司中,頂固集創、拓斯達、僑銀股份也均出現了旗下公司受到罰款金額在10萬元及以上的行政處罰。其中,頂固集創在近期公告中提及此次收錄的環境處罰情況。

環境信披觀察:新規正式實施,企業依法披露責任強化

隨著綠色環保理念愈發受到重視,更加嚴格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加速落地——2021年年底,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并印發《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而今年2月8日起,《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企業應當依法、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環境信息,披露的環境信息應當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辦法》確定了應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主體,包括“上一年度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受到重大行政處罰的上市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各級子公司”。并明確了企業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和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以下簡稱臨時報告)編制和發布的規范性要求。

其中,根據《管理辦法》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對于生態環境行政許可變更、行政處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市場關注度高、時效性強的信息,要求企業應當自收到相關法律文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以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的形式及時披露。

目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正逐漸披露中,而《每日經濟新聞》自2020年9月起便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聯合,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并通過啟信寶、上市公司公告、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多方進行股權關系核查,構建起專業環境數據庫——A股環境風險數據庫。

上述《管理辦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現企業有違反本辦法規定行為的,有權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接受舉報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核實處理,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引導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對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進行監督。

從本期起,A股綠色周報將通過目前數據和規則,提示可能屬于應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在其“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的信息”時,盡快履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依法及時披露環境信息。

本期收錄的數據顯示,2021年旗下眾多公司受到過環境行政處罰的中國中鐵,今年2月17日、2月21日,又再度出現其下屬子公司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因“涉嫌在中午或者夜間進行產生環境噪聲的建筑施工作業案”及“涉嫌未取得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進行施工案”,而被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光明管理局分別罰款3萬元、5萬元。

上述處罰記錄文號分別為深環光明罰字〔2022〕29號及深環光明罰字〔2022〕33號。按照《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中國中鐵應盡快履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

環保處罰: 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 科達制造旗下公司被罰54萬元

2022年2月第四周,數據庫搜集到31家關聯企業收到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或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涉及28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企業因環境違規違法被罰款金額前十

本期收錄數據顯示,科達制造旗下的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錄得本期最高處罰金額54萬元,因其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

具體而言,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經營的位于佛山市順德區倫教街道新塘村世龍集約工業區世龍大道西路3號之1的數字化陶瓷裝備制造基地建設項目(建筑專用設備制造項目),于2020年9月30日正式投產,生產過程中輥涂底漆、輥涂面漆工序有廢氣產生,配套“干式過濾器+UVUV光催化氧化+UV活性炭吸附”裝置廢氣治理設施處理后,通過編號為FQ-14599、FQ-14601、FQ-14603的廢氣排放口排放。2021年10月14日,該公司正常生產,執法人員委托廣東順德順冠檢測有限公司對該項目上述廢氣排放口排放的廢氣進行采樣檢測。根據廣東順德順冠檢測有限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該項目FQ-14599排放口廢氣的檢測結果,總VOCs為68.2mg/m3(濃度超標0.36倍),甲苯與二甲苯合計為66.8mg/m3(濃度超標2.7倍)。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由此被處以了54萬元的罰款。

科達制造本身是一家主營業務包括建材機械和海外建筑陶瓷的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其產品主要包括潔能環保、鋰電材料、液壓泵、流體機械、智慧能源等。在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的環境處罰之前,科達制造還在去年因旗下的江蘇科行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兩次出現與大氣污染相關的問題而上了環境風險榜。

需要說明的是,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上市公司大眾公用就因其間接參股的上海奧達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奧達科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受到環境處罰而上了環境風險榜。

具體而言,上海奧達科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應當重新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但其未重新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由此上海奧達科股份有限公司被責令改正,并被罰款27.6萬元;上海奧達科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則因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未保持正常使用被處以了19.9萬元罰款。

項目環評:大洋電機一次鋁灰渣減量化項目未過環評關

項目環評即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是大多數項目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也是項目建設或投產后的環保依據。對上市公司來說,要投資建設新項目,環評審批也是必須經歷的考驗。

2月第四周收錄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參股公司共有11個項目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狀態。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項目環評獲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大洋電機廣豐工廠一次鋁灰渣減量化項目的環評文件被作出了不予批準的決定。

這一項目的環評文件顯示,大洋電機廣豐工廠位于中山市西區廣豐工業規劃區,現擬在原址進行技改。技改項目位于廠房D南側空地, 技改項目用地面積約 25平方米(不新增用地),建筑面積25平方米,投資50 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10萬元)購買一套鋁灰渣減量化處理設備,對壓鑄工序產生的一次鋁灰渣回收金屬鋁。此外,環評文件指出,該項目位于廣東省中山市西區廣豐工業規劃區,屬于一般管控單位,技改項目不涉及重點污染物排放,無需申請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

而中山市生態環境局于今年2月9日披露的批復文件指出,大洋電機報來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申請書》及《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廣豐工廠一次鋁灰渣減量化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存在著:現有項目回顧性評價內容不足,存在遺漏污染物、現有項目污染物實際排放量核算和技改項目大氣污染物源強核算等問題,缺乏對現有項目工程分析、環保問題分析、周邊環境敏感點分析、技改項目工藝流程說明和整改措施等方面的評價內容,各方面存在問題較多,《報告表》內容存在重大缺陷、遺漏,《報告表》內容暫不足以支撐評價結論。鑒于上述問題,中山市生態環境局決定不予批準《報告表》。

除上述項目外,2月第四周,兆威機電、威孚高科、福立旺等多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的項目均取得了審批結果為同意(或告知承諾制通過)的環評批復,這意味這些投資項目將很快進入建設階段。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眾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徐茂楠、余宗杰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部分制圖工具為鏑數圖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91104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9家上市公司新上環境風險榜、大洋電機廣豐工廠一次鋁灰渣減量化項目未過環評關……2022年2月第四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又有哪些企業項目獲得環評綠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65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2022年2月第四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28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其中,13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10家為千億市值企業。在環境風險之外,2022年2月第四周,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11個項目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2月8日起《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從本期起,A股綠色周報將依據長期累積的A股環境風險數據,以《管理辦法》相關規則為指導,觀察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表現,提示相關企業依法披露。 一周綠鑒:同仁堂等9家上市公司新登榜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環境風險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況(2月第四周) 總體來看,在2022年2月第四周環境風險榜上,超標、違法、事故等負面信息共關聯到28家上市公司,股權關系經過啟信寶數據核查。其中,28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違法違規。從企業分布區域來看,北京排名第一,廣東位列第二,上海第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2月第四周上榜的28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553.29萬戶的股東,投資標的上了環境風險榜,將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本期上榜的28家上市公司中,新上榜上市公司數量達到9家。其中,在去年三季度末有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股的知名藥企同仁堂首次上榜,原因為其旗下的北京同仁堂通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涉嫌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工業固體廢物或者未采取相應防范措施,造成工業固體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其他環境污染案件,北京同仁堂通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由此被則責令改正,并被處以了10萬元罰款。 在同仁堂之外,新上榜上市公司中,頂固集創、拓斯達、僑銀股份也均出現了旗下公司受到罰款金額在10萬元及以上的行政處罰。其中,頂固集創在近期公告中提及此次收錄的環境處罰情況。 環境信披觀察:新規正式實施,企業依法披露責任強化 隨著綠色環保理念愈發受到重視,更加嚴格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加速落地——2021年年底,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并印發《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而今年2月8日起,《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企業應當依法、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環境信息,披露的環境信息應當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辦法》確定了應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主體,包括“上一年度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受到重大行政處罰的上市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各級子公司”。并明確了企業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和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以下簡稱臨時報告)編制和發布的規范性要求。 其中,根據《管理辦法》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對于生態環境行政許可變更、行政處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市場關注度高、時效性強的信息,要求企業應當自收到相關法律文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以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的形式及時披露。 目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正逐漸披露中,而《每日經濟新聞》自2020年9月起便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聯合,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并通過啟信寶、上市公司公告、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多方進行股權關系核查,構建起專業環境數據庫——A股環境風險數據庫。 上述《管理辦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現企業有違反本辦法規定行為的,有權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接受舉報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依法進行核實處理,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引導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等對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進行監督。 從本期起,A股綠色周報將通過目前數據和規則,提示可能屬于應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在其“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的信息”時,盡快履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依法及時披露環境信息。 本期收錄的數據顯示,2021年旗下眾多公司受到過環境行政處罰的中國中鐵,今年2月17日、2月21日,又再度出現其下屬子公司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因“涉嫌在中午或者夜間進行產生環境噪聲的建筑施工作業案”及“涉嫌未取得中午或者夜間作業證明進行施工案”,而被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光明管理局分別罰款3萬元、5萬元。 上述處罰記錄文號分別為深環光明罰字〔2022〕29號及深環光明罰字〔2022〕33號。按照《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中國中鐵應盡快履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 環保處罰: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科達制造旗下公司被罰54萬元 2022年2月第四周,數據庫搜集到31家關聯企業收到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或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涉及28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企業因環境違規違法被罰款金額前十 本期收錄數據顯示,科達制造旗下的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錄得本期最高處罰金額54萬元,因其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 具體而言,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經營的位于佛山市順德區倫教街道新塘村世龍集約工業區世龍大道西路3號之1的數字化陶瓷裝備制造基地建設項目(建筑專用設備制造項目),于2020年9月30日正式投產,生產過程中輥涂底漆、輥涂面漆工序有廢氣產生,配套“干式過濾器+UVUV光催化氧化+UV活性炭吸附”裝置廢氣治理設施處理后,通過編號為FQ-14599、FQ-14601、FQ-14603的廢氣排放口排放。2021年10月14日,該公司正常生產,執法人員委托廣東順德順冠檢測有限公司對該項目上述廢氣排放口排放的廢氣進行采樣檢測。根據廣東順德順冠檢測有限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該項目FQ-14599排放口廢氣的檢測結果,總VOCs為68.2mg/m3(濃度超標0.36倍),甲苯與二甲苯合計為66.8mg/m3(濃度超標2.7倍)。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由此被處以了54萬元的罰款。 科達制造本身是一家主營業務包括建材機械和海外建筑陶瓷的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其產品主要包括潔能環保、鋰電材料、液壓泵、流體機械、智慧能源等。在佛山市科達機電有限公司的環境處罰之前,科達制造還在去年因旗下的江蘇科行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兩次出現與大氣污染相關的問題而上了環境風險榜。 需要說明的是,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上市公司大眾公用就因其間接參股的上海奧達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奧達科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受到環境處罰而上了環境風險榜。 具體而言,上海奧達科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應當重新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但其未重新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由此上海奧達科股份有限公司被責令改正,并被罰款27.6萬元;上海奧達科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則因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未保持正常使用被處以了19.9萬元罰款。 項目環評:大洋電機一次鋁灰渣減量化項目未過環評關 項目環評即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是大多數項目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也是項目建設或投產后的環保依據。對上市公司來說,要投資建設新項目,環評審批也是必須經歷的考驗。 2月第四周收錄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參股公司共有11個項目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狀態。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項目環評獲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大洋電機廣豐工廠一次鋁灰渣減量化項目的環評文件被作出了不予批準的決定。 這一項目的環評文件顯示,大洋電機廣豐工廠位于中山市西區廣豐工業規劃區,現擬在原址進行技改。技改項目位于廠房D南側空地,技改項目用地面積約25平方米(不新增用地),建筑面積25平方米,投資5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10萬元)購買一套鋁灰渣減量化處理設備,對壓鑄工序產生的一次鋁灰渣回收金屬鋁。此外,環評文件指出,該項目位于廣東省中山市西區廣豐工業規劃區,屬于一般管控單位,技改項目不涉及重點污染物排放,無需申請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 而中山市生態環境局于今年2月9日披露的批復文件指出,大洋電機報來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申請書》及《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廣豐工廠一次鋁灰渣減量化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存在著:現有項目回顧性評價內容不足,存在遺漏污染物、現有項目污染物實際排放量核算和技改項目大氣污染物源強核算等問題,缺乏對現有項目工程分析、環保問題分析、周邊環境敏感點分析、技改項目工藝流程說明和整改措施等方面的評價內容,各方面存在問題較多,《報告表》內容存在重大缺陷、遺漏,《報告表》內容暫不足以支撐評價結論。鑒于上述問題,中山市生態環境局決定不予批準《報告表》。 除上述項目外,2月第四周,兆威機電、威孚高科、福立旺等多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的項目均取得了審批結果為同意(或告知承諾制通過)的環評批復,這意味這些投資項目將很快進入建設階段。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眾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徐茂楠、余宗杰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部分制圖工具為鏑數圖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久久网 | 亚洲粽合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