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一級市場估值回落、二級市場“扎堆”上市,沖刺IPO的“楊國福們”能重燃資本對餐飲的信心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9 10:04:13

◎過去數月里,已有近10家頭部連鎖餐飲企業相繼遞交了招股書:“麻辣燙第一股”、“中式快餐第一股”、“拉面第一股”的爭奪戰拉開帷幕。

◎不過,隨著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新消費冷卻,投資人對餐飲的態度也出現了微妙的轉變,餐飲賽道的高歌猛進明顯放緩。

◎雖然,一級市場行情冷卻、估值回落、新消費品牌登陸資本市場后表現欠佳,但為何連鎖品牌們仍在積極沖刺IPO?

每經記者 唐如鈺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肖芮冬    

進入2022年,由吃貨們捧出的明星餐飲企業開始密集IPO——2月22日,遍布大街小巷的“楊國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沖刺“麻辣燙第一股”;在此之前,和府撈面、七欣天等也扎堆公布了上市計劃。與連鎖餐飲“扎堆”沖刺IPO相呼應的,是一級市場餐飲投資在去年一度達到頂峰,明星項目估值更是高達百億元。有投資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慨,2021年可能是他從業以來線下餐飲拿到最多投資的一年。

不過,這樣的熱鬧似乎并沒有持續多久。隨著去年下半年新消費遇冷,投資人對餐飲的態度也出現了微妙的轉變。星陀資本創始合伙人劉澤輝即向記者表示,去年底開始明顯感受到項目估值回落,市場其實沒那么樂觀,大家都在等著看這一批新項目上市后的表現。此外,更有受訪人士指出,“用投消費的邏輯投餐飲容易‘踩雷’。”

從此前的“臟活累活”,到備受追捧的香餑餑,餐飲行業發生了哪些新變化?用投消費的邏輯投餐飲可行嗎?估值明顯回落后,投資人對已投項目信心如何?為此,記者走訪了多位一線投資人和創業者,一探泡沫破滅邊緣的餐飲賽道。

“品類”第一股爭奪戰打響,2022或現集中上市潮

雖然新消費投資行情由2021下半年開始降溫,但連鎖餐飲企業動作依舊頻繁。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過去數月里,已有近10家頭部連鎖餐飲企業相繼遞交了招股書。“麻辣燙第一股”、“中式快餐第一股”、“拉面第一股”的爭奪戰拉開帷幕,預計2022年賽道將上演一出浩浩蕩蕩的餐飲IPO潮。

2月22日晚間,上海楊國福企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楊國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中信建投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其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九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為11.82億元、11.14億元和11.63億元,同期利潤分別達到1.81億元、1.69億元和2.02億元。此外,文件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楊國福”品牌旗下共有5783家餐廳。若此番上市成功,楊國福將成為“麻辣燙賽道第一股”。

1月29日,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其于近日收到全資子公司深圳聚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通知,后者參股的江蘇和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府撈面)擬實施境外上市計劃,并與和府撈面相關股東方于2022年1月27日簽署了《江蘇和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之重組框架協議》。事實上,在2021年就屢有和府撈面將上市的消息傳出,絕味食品一則公告意味著這家一級市場的吸金巨獸正式開啟了IPO沖刺。

1月12日,七欣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欣天)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在港股主板掛牌上市。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九個月,七欣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85億、14.26億和14.80億元人民幣,相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81億、1.72億和2.59億元人民幣。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0年的收入和餐廳數量計算,七欣天是中國最大的海鮮火鍋連鎖餐廳,占中國海鮮餐廳市場總市場份額的1.2%。

除此之外,“老鄉雞”“鄉村基”“老娘舅”也分別開啟了“中式快餐第一股”的沖刺;初代網紅餐廳“綠茶”、粵式火鍋“撈王”則于2021年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在其主板掛牌上市。

每經記者注意到,這一輪擬上市的餐飲企業多將港股市場選為其IPO首發目的地。此前,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所長賀燕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表示,餐飲類企業經營環境變化較快,選擇上市程序相對簡單的港股上市,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餐飲企業避免由于審批流程漫長、審批要求嚴格而造成的風險。

資本偏愛,賽道高速公路已鋪好

與今年餐飲品牌的“扎堆”沖刺IPO相呼應的,是去年一級市場投融資的異常火熱。2021年,泛餐飲行業可謂新消費投資的C位賽道之一,吸金能力驚人、上億級融資頻頻出現。此前,華映資本主管合伙人王維瑋曾向記者感慨,2021年可能是他從業以來,線下餐飲拿到最多投資的一年。從曾經的“臟活累活”,到資本追捧的香餑餑,投資人對餐飲企業的看法為何有如此大的轉變?

“投資人都喜歡在大賽道里找標的,餐飲行業市場空間和增量都很大,民以食為天,消費支出的第一大板塊就是食。”上海一位長期關注消費投資的投資人向記者表示。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7178元、增長12.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9.8%。“從長遠來看,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提高,其未來三五年甚至十年以后的增長都是可預期的。”前述投資人說道。

在這一巨大的市場中,企業較低的資本化程度同樣令投資人尤為“心動”。弘章資本創始合伙人翁怡諾即告訴記者,“此前餐飲行業上市公司很少,這么大的外溢市場,企業證券化比例非常低,且之前上市的幾家企業市盈率可觀,大家自然也愿意投。”

與此同時,近年來技術的突破也為餐飲的發展按下快進鍵,冷鏈物流、膳食技術的進步使得餐飲工業化的基礎設施條件更加成熟,中央工廠、預制菜、半成品等不斷涌現。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告訴記者,過去餐飲企業幾十年最多開幾十家店,但現在供應鏈底層成熟后,一年時間直營連同加盟可以開出上千家店,優質的餐飲企業很快就能脫穎而出。

此前,餐飲企業混亂的財務狀況一度令投資人非常頭疼——很多餐飲企業依賴于人工記賬和現金盤點,財務清晰度較差。近年來,移動支付崛起、餐飲SaaS系統普及,餐飲企業收入、經營各項數據更加透明。“接入SaaS系統后,每個餐廳的每個時間段,每一樣菜品點擊率多高、實時銷售了多少,成本毛利是多少都一目了然,企業各方面數據也更規范、更合規。”三品王創始人杜晗告訴記者。

“我們還觀察到的一個明顯變化是,越來越多的優秀創業者跨界進入餐飲行業。他們學習力能力更強,對消費者喜好更敏感,為行業帶來了很多新變化。”穆棉資本創始合伙人應金鳳這樣表示。

每經記者注意到,和府撈面創始人李學林入局餐飲之前曾在江蘇做3C類產品,彼時其公司已經是區域市場的龍頭企業。他本人也對公司數字化能力和企業流程管理尤為重視,和府撈面從創立之初即部署了可支撐1000家門店的供應鏈和中央工廠體系。而“遇見小面”的創始人宋奇是香港科技大學碩士,核心團隊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發展初期其非常注重打造品牌勢能、搭建基礎模型,后期摸索出了“多元化+全渠道+全時段”的餐廳運營模式。

北京一TMT美元基金投資人則將本輪餐飲賽道崛起的原因歸結為:降本增效的顯著、“百店、千店”標準化、統一化的實現,以及“新血液”帶來的創新。

不過,各種利好因素之余,資本趕趟上車也有“賭”的成分。前述消費基金投資人即向記者坦承了投資人熱衷的另一個原因,“大家對餐飲領域有很強的信心嗎?其實也未必,隨著流量紅利的消退,當下確實沒什么大賽道可投了,很多投餐飲只是想做個布局而已,培養下投資團隊的感覺,畢竟時間窗口有限,能在窗口期內出手投資幾個新項目,也會讓整個投資組合更健康。畢竟市場這么大,如果項目估值相比于退出時的天花板還比較遠,即使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一些估值,對投資人來講也相對安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餐飲 IPO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曰本AV在线电影精品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不卡 |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 | 夜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综合久久88网色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