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01 17:29:01
◎“公司經營遭遇挑戰,但發展基礎得到夯實。過去一年,房地產業經歷深度調整,旅游業遭受疫情沖擊,公司業務也深受影響,加之高毛利房地產項目的減少,整體利潤出現下降。”華僑城董事長段先念在年報致辭中這樣寫道。
每經記者 甄素靜 每經編輯 陳夢妤
3月31日下午,華僑城A舉行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華僑城A副董事長劉鳳喜,總裁王曉雯等率領一眾高管出席。
2021年華僑城A實現營業收入1026億元,同比增長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8億元,同比減少70.05%;扣非凈利潤同比減少76.29%至22.9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192.38億元,同比下降9.34%。
華僑城A管理層在業績會上介紹說,公司是已披露2021年業績的文旅上市公司中,自疫情以來為數不多持續盈利、凈利潤達50億元以上的旅企,且營收首次突破千億規模。
資本市場對其成績單還算滿意,業績會次日二級市場上華僑城A股價小幅上揚。
但對于2021年利潤下滑、大規模計提減值,以及未來業務側重點等問題,管理層仍需給市場投資者以明確回復。
華僑城A是千億央企華僑城集團旗下的重要資產平臺,截至2021年末華僑城集團的總資產為6980億元,而華僑城A為4800億元,占比近70%。
2021年華僑城A首次實現營收過千億達1026億元,雖然其近年一直努力想要撕掉地產標簽,但從細分營收來看,地產業務的貢獻還是超過了旅游綜合業務。
其中,房地產業務收入590億元,同比增幅58%;毛利率21%,同比降低38個百分點;旅游綜合業務收入433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毛利率32%,同比降低10個百分點。
華僑城A總會計師馮文紅在業績會上介紹,收入主要源于兩大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和華東地區。
盡管營收突破千億大關,但華僑城A凈利潤等指標卻出現了大幅下滑。2021年華僑城A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8億元,同比減少70.05%;扣非凈利潤同比減少76.29%至22.97億元。
“公司經營遭遇挑戰,但發展基礎得到夯實。過去一年,房地產業經歷深度調整,旅游業遭受疫情沖擊,公司業務也深受影響,加之高毛利房地產項目的減少,整體利潤出現下降。”華僑城董事長段先念在年報致辭中這樣寫道。
王曉雯對此解釋為,一是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二是公司內部結轉結構的變化;三是采取保守的投資策略;四是公司對部分存在減持的存貨計提減持。
對于2021年大規模計提減值,馮文紅表示,2021年公司減值規模有所擴大,一是部分房地產收并購項目,因受行業政策、政府限價等原因,銷售價格低于項目可研的市場預期價格,出于謹慎性原則計提減值,這部分占減值的56%;二是對禹洲、易居兩項長期股權投資,因其債務及應收賬款可能發生無法償還或收回而計提減值,占33%;三是因疫情反復影響部分綜合經營項目,予以計提減值。
“若未來市場情況好轉,對于減值跡象已消失的存貨部分減值可以轉回;對于固定資產、長投減值部分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無法轉回。后續是否持續計提減值取決于行業情況和市場走勢,如市場持續下行,不排除持續計提減值可能性。”
年報中,華僑城A提及自身主營業務為文化旅游、房地產,但實際上早期華僑城的經營規劃是靠房地產業務來反哺相對重資產運營的旅游業務,在過往的10余年中,地產業務在上市公司營收中的占比也一直是超過旅游業務的。
直到2019年,華僑城A的旅游綜合收入營收占比首次超過地產,即便是在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2020年,旅游綜合業務占比仍超過了50%,不過2021年,旅游綜合業務的營收占比下滑至了43%。
據悉,2021年華僑城A旗下27家景區、28家酒店、1家旅行社、7家開放式旅游區、1臺旅游演藝共接待游客7,797.9萬人次,為2020年182%的水平,恢復至2019年的150%;剔除2021年新增加項目,為2020年117%的水平,恢復至2019年的96%,恢復情況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市場再次對華僑城A的主營業務側重有了更多關注。
在業績會上,有投資者問及十四五期間兩大主營業務發展思路以及文旅、地產兩大板塊戰略重心是否會調整時,劉鳳喜表示,公司“十四五”規劃明確以旅游為核心增長極,城鎮化為底盤,創新和數字化為新動能的發展思路。公司將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創新發展模式,堅持以房地產和文化旅游為主要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華僑城A發布年報同日,還宣布了董事長到齡退休的消息,這也是段先念最后一次以華僑城A董事長的身份向行業致辭。
接棒段先念擔任華僑城集團董事長的是保利集團原總經理張振高。而張振高接任后是否會再度審視旅游綜合業務與地產業務的平衡,將為公司房地產開發帶來怎樣的多維度思路,以及能否帶領華僑城A抓住地產行業深度調整期機遇在規模上更進一步等,既是華僑城近期考卷的大題,也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截至4月1日收盤,華僑城A股價報7.76元/股,漲5.43%,總市值為636.46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