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4 21:13:31
◎2021年,滬硅產業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產量為188.40萬片,同比增長82.28%;銷售量為175.16萬片,同比增長93.63%。滬硅產業表示,公司2021年度的產銷量均比2020年度有較大增長,其中12英寸半導體硅片隨產能釋放,增長尤為顯著。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梁梟
4月13日,滬硅產業(688126,SH)披露2021年年報。去年,滬硅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4.67億元,同比增長36.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67.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3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虧1.49億元,減虧幅度達到53.09%。
滬硅產業表示,公司營業收入近三年持續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半導體市場需求旺盛,同時公司產能不斷攀升,產出和銷售量均大幅上升。
滬硅產業為國內半導體硅片龍頭企業,目前已形成了以300mm(即12英寸)半導體硅片為核心的大尺寸硅材料平臺和以SOI硅片為核心的特色硅材料平臺;產品尺寸涵蓋300mm、200mm(8英寸)、150mm(6英寸)、125mm(5英寸)和100mm(4英寸);產品類別涵蓋拋光片、外延片、SOI硅片,并且在壓電薄膜材料、光掩模材料等其他半導體材料領域展開布局。
滬硅產業主要擁有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新昇)、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新傲)、Okmetic Oy(以下簡稱Okmetic)和上海新硅聚合半導體有限公司這4家控股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00%、97.30%、100%和51.43%。
上海新昇、上海新傲、Okmetic貢獻了滬硅產業絕大部分營收。2021年,3家公司營收分別為6.97億元、8.03億元和9.69億元。
其中,上海新昇主要從事12英寸半導體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而上海新傲、Okmetic則主要從事8英寸及以下半導體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從凈利潤角度觀察,滬硅產業8英寸業務已成熟,上海新傲、Okmetic凈利潤分別為1.35億元、1.12億元。相比之下,12英寸業務仍然虧損,上海新昇凈利潤為﹣745.81萬元。據上市公司介紹,上海新昇300mm大硅片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目前已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14nm及以上邏輯工藝與3D存儲工藝的全覆蓋和規模化銷售、國內主要客戶的全覆蓋、和下游應用邏輯/存儲/圖像傳感器(CIS)芯片的全覆蓋。
在應用領域方面,上海新傲生產的SOI硅片未來將持續大規模應用于射頻前端芯片、功率器件、傳感器及硅光子器件等芯片產品。滬硅產業表示,隨著終端應用的快速發展以及SOI硅片生態環境的逐步完善,各類型SOI硅片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公司將建立各種尺寸SOI材料的供應能力,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而Okmetic一直專注于高端模擬芯片、先進傳感器用硅片的利基市場。滬硅產業表示,公司已在Okmetic啟動兩項新的擴產項目,以鞏固在8英寸高端先進硅片產品市場建立的優勢。
產能方面,上海新傲和Okmetic 8英寸及以下拋光片、外延片合計產能超過40萬片/月,上海新傲和Okmetic 8英寸及以下SOI硅片合計產能超過5萬片/月。另外,上海新昇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產能已完成30萬片/月的安裝建設,并啟動新增30萬片/月的擴產建設。
事實上,投資者最關心的當屬上市公司12英寸大硅片項目。目前,半導體硅片的主流尺寸便是12英寸。硅片尺寸越大,在單片硅片上制造的芯片數量就越多,單位芯片的成本隨之降低。例如,在同樣的工藝條件下,12英寸半導體硅片的可使用面積超過8英寸半導體硅片的兩倍以上,可使用率(衡量單位晶圓可生產的芯片數量的指標)是8英寸半導體硅片的2.5倍左右。
2021年,滬硅產業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產量為188.40萬片,同比增長82.28%;銷售量為175.16萬片,同比增長93.63%。滬硅產業表示,公司2021年度的產銷量均比2020年度有較大增長,其中12英寸半導體硅片隨產能釋放,增長尤為顯著。
12英寸半導體收入方面,銷售收入增幅達到117.94%,且隨著產能釋放帶來的規模效應,12英寸半導體硅片的毛利率也較去年同期增加28.65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滬硅產業12英寸硅片產能爬升規模效應顯現,客戶認證加速通過。2021年公司12英寸硅片產能由年初20萬片/月增長至年底30萬片/月,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量產12英寸硅片正片的半導體硅片公司,其中正片出貨量超過50%,預計2022年中有望達到滿產。
技術層面,2021年,滬硅產業在12英寸半導體硅片技術能力提升和產品認證方面均取得突破:成功通過14nm邏輯產品用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產品的技術認證,實現了面向14nm工藝節點應用的12英寸半導體硅片的批量供應;成功研發19nm DRAM用12英寸半導體硅片并展開驗證,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通過面向64層與128層3D NAND應用的300mm拋光片認證,并實現了大批量供貨。
不過,滬硅產業也表示,2021年度,公司300mm半導體硅片業務在產量和出貨量上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前期巨大的固定資產投入和研發投入,仍未實現盈利。雖然如此,該業務的毛利率、EBITDA利潤率、凈利率均有較大幅度提升,為公司的經營業績改善打下良好基礎。
封面圖片來源:滬硅產業招股說明書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