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2 21:16:47
◎近期,阿斯利康抗體組合藥物Evusheld(AZD7442)在美國獲緊急使用授權,并于近日在歐盟、英國獲批,可用于新冠病毒暴露前預防,也將努力引入中國。
◎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加大疫苗援助和供給,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大力推進構筑“免疫屏障”,特別是提升疫苗在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實習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自從新冠疫苗問世以來,我國一直把推進疫苗接種、加強人群免疫能力作為防疫工作的重點。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消息,截至2022年4月21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32504.9萬劑次。
積極接種新冠疫苗、筑造免疫屏障,一直是抗擊疫情的重要手段。在疫苗研發、生產、供應方面,醫藥企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針對新冠疫苗的生產與供應、藥物的臨床研發、怎樣實現人人免疫、未來的抗疫模式等問題,醫藥企業該如何積極應對與創新?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舉行期間,《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就以上問題書面專訪了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目前阿斯利康在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或療法方面取得了哪些新進展?有沒有一些臨床試驗數據可以跟我們分享?
王磊:阿斯利康在抗擊新冠病毒方面作出了許多切實努力。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向180多個國家供應了超過28億劑新冠疫苗,其中約三分之二面向低收入國家和地區。
阿斯利康積極與中國企業開展合作,中國藥明生物作為疫苗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截至2021年其生產的疫苗活性成分占到了我們向全球新冠疫苗計劃(COVAX)疫苗供應量的約50%。
阿斯利康將疫苗技術免費轉讓給康泰生物,截至2021年已向包括印度尼西亞等全球各地供應了近3000萬劑疫苗。
近期,阿斯利康抗體組合藥物Evusheld(AZD7442)在美國獲緊急使用授權,并于近日在歐盟、英國獲批,可用于新冠病毒暴露前預防,也將努力引入中國。
NBD:您認為我們要如何通過創新合作促進人人得享免疫?
王磊:對當前國際社會而言,全方面的疫苗接種是擺脫新冠疫情的關鍵。因此,使所有國家達到疫苗接種高覆蓋率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加大疫苗援助和供給,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大力推進構筑“免疫屏障”,特別是提升疫苗在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在全球社會急需疫苗的關鍵時刻,中國在提升疫苗可持續供應力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在過去很長時間,也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中國一直是阿斯利康強有力的合作伙伴,持續支持我們公平而廣泛供應新冠疫苗的愿景。
實現人人得享免疫不能僅靠一家或一國之力,為此我們也呼吁國際社會進一步深化開放合作,共同抵御新冠疫情,提升全球人民福祉。
NBD:對于更好地推動全球新冠疫苗和新冠治療藥物的生產供應與公平分配,您有哪些建議?
王磊:全球醫療健康行業正在以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創新合作推動新冠疫苗、中和抗體和新冠治療藥物的生產供應與平均分配。面對全球海量的疫苗需求,跨部門、跨行業和跨區域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如何調配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疫苗的生產、供應及公平分配成為關鍵。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們與牛津大學共同開發的COVID-19疫苗預計成功幫助預防了5000萬例COVID-19病例,500萬例住院治療,并幫助挽救超過100萬人的生命。
此外,讓更廣泛地區的民眾通過COVAX獲得我們的疫苗也是我們供應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20年6月,我們成為第一家加入COVAX的跨國藥企。通過COVAX,我們向13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超過4. 24億劑疫苗。
NBD:為了徹底擺脫新冠病毒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全球范圍內都在試圖建立一個可以面向未來的抗疫模式。據您觀察,您認為可以面向未來的抗疫模式是怎樣的?有哪些要點?
王磊:雖然各個國家已形成基于自身社會經濟及文化習俗的防疫策略,但在全球層面,只有全球協作才是應對挑戰最有力的武器。為此,在后疫情時代,我們更應攜手推動多邊主義,強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作為促進合作交流的重要國際對話平臺,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將為推動國際抗疫合作、增進全球共識提供重要支持。
當然,推動海內外交流協作僅憑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各行各業必須共同參與到全球交流的進程中。為此,阿斯利康在疫情期間持續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加速全球抗疫經驗和學術研究方面的交流,攜手醫療健康行業專家及領袖,合力為世界帶來解決疫情挑戰的方法。
未來,阿斯利康也希望能繼續為推動海內外合作交流獻計獻策,助力全球建立一個更有韌性、可持續發展、開放包容的全球公共衛生系統。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