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05 16:03:33
◎近期選公司的一個重要邏輯就是:有業績保證,加上有活躍資金開始參與的公司。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_400630420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今天,沒有任何意外,五月行情開門紅!指數大漲,個股全線飄紅,過百只股票漲停,牛市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
現在困擾我們的問題是,如果行情反轉,該從哪里下手?
說白了,這其實是兩個問題,第一,行情是不是反轉了;第二,從哪里下手,也就是哪一類公司會率先翻身,我們如何去選公司。
先說第一個問題,行情是不是反轉了?
“五一”節前,市場幾乎跌到了極限,短短幾天滬指連破3200點、3100點、3000點、2900點幾道關口。這種極限調整,也使得管理層的利好消息密集發布,政策底、市場底形成了共振。而從4月27日以來,短短只用了三個交易日,滬指又重新站上3000點整數關品。
滬指日K線圖
然后昨晚,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的“靴子”落地,美股不跌反漲,最終道瓊斯指數暴漲近千點,也為今天A股的大漲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圍。實際上,今年以來A股的持續下跌,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一直是困擾市場的重要因素。如今,這個不確定性因素消除,使得A股再次更加接近于行情反轉的來臨。
寧德時代今日分時圖
另外,隨著一季報披露結束,A股公司一季報業績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徹底消除。今天,寧德時代開始消化一季報業績下滑的利空,股價低開低走,最大跌幅超過13%,隨后有所回升。
海康威視日K線圖
另一只基金重倉股海康威視一字板跌停,也是對悲觀情緒的極端釋放。
但是Z哥認為,不論是寧德時代還是海康威視,它們股價的大幅波動目前來看都是機構之間的博弈,今晚如果有交易公開信息,一定是機構席位占據龍虎榜,但實際上也已經不是市場態度的體現了。
所以,總體而言,隨著諸多不利因素的淡化,利好因素將開始對市場起到更明顯的作用,A股市場經過四個月的持續大幅調整之后,也終于將越來越接近反轉了。
接下來看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該從哪里下手,實際上也就是選公司的問題。
今天,中歐基金雙十基金經理周蔚文有一篇訪談,講的是“市場巨幅調整后,誰會最先翻身”,這個其實和我們討論的問題比較類似。如果要選公司的話,就選最先翻身的公司。
周蔚文說,基金經理在講投資邏輯時,經常會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個問題。周蔚文的觀點是,既要懂自上而下,也要會自下而上。簡單說,就是既要看懂宏觀的問題,同樣也要學會自下而上的選股、選公司。
目前市場下跌這么多之后,周蔚文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大概率是越跌越有價值,重點還是基于中長期看企業的長期現金流、凈利潤的角度。
其實,Z哥把周蔚文的話翻譯成更通俗易懂的表述就是:股價大幅下跌之后,最終選公司的標準還是要看業績、看基本面,“性價比”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今天Z哥給大家準備的干貨,就是今年一季度哪些公司交出了非常讓人意想不到的“成績單”。在經濟環境并不太好的特殊情況下,依然能夠實現業績暴增的公司,就值得我們更多地去加以關注。
當然,這些一季報業績暴增的公司中,有些股價早已反映出了業績的大幅增長,而且被眾多機構重倉持有。這類公司我們還是要區別對待,比如九安醫療,還有鋰礦板塊中的融捷股份、天齊鋰業等,這類公司依然處于較為擁擠的賽道中,后市不一定會有更好的爆發力。
而另外一些此前相對較為冷門、機構也不多的公司,可能才是需要密切留意的。
下面這張圖,就是部分今年一季報凈利潤出現大幅增長、同時近期股價也開始有所表現的公司。當然,這張表格里面的公司,也只是經過篩選后的一小部分,按照Z哥的近期選股邏輯,還有其他不少公司值得我們去研究和關注。
Z哥認為,現階段賽道股還不具備持續走強的能力。近期選公司的一個重要邏輯就是:有業績保證,加上有活躍資金開始參與的公司。因為經過市場大幅回調之后,新一批具備高成長性的公司將成為市場新的寵兒,而老一批成長股的光芒將暫時被新成長股代替。
(風險提示:權益基金屬于高風險品種,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本人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人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定投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