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05 19:09:08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716545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五一”假期結束,A股承接節前反彈,給五月行情開了一個好兆頭。
隔夜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鮑威爾講話說接下來還是要加息50個基點,本來市場普遍預期6月可能要出加息75個基點的“王炸”的,現在“王炸”沒了,美股應聲大漲,給今天的A股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外圍市場環境。
與此同時,A股今天也頂住了寧德時代和??低暣蟮膲毫Γ瓉砹艘粋€不錯的普漲反彈格局。假如不是這兩顆“雷”的話,今天的行情肯定會更好。
寧德時代股價大跌算是預期之中,今天222億元的天量成交額,足見分歧很大。
看好“寧王”的認為,這就好像是2018年10月29日的貴州茅臺,由于業績不及預期造成股價跌停?,F在看來,是因為2017年貴州茅臺三季度釋放了利潤,導致業績基數比較高,由此造成貴州茅臺2018年三季度業績的同比數據不太好看。
2018年指數跌了一整年,市場信心跌到冰點,疊加消費龍頭業績不及預期爆雷,但也是在這種困難的時候,上證指數和貴州茅臺深度回調后見底。
以此來比較,這次寧德時代下跌是因為上游碳酸鋰價格大漲導致毛利率下滑,但市占率是逐漸提升的,機構解讀認為一季度業績增速較低并不會改變長期格局。
而不看好“寧王”的則認為,寧德時代在上游漲價的情況下沒有順利將成本傳導給下游,側面說明公司的競爭壁壘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雖然市占率在高位,但可能是歷史高點,此后寧德時代的市占率可能會逐步回落至一個新的平衡點。
達哥也很難斷言現在的寧德時代更傾向于上面哪一種看法,回首看“寧王”這一路的上漲,爭議一直都存在,對于業績也是見仁見智?,F在可以不急著下結論,看“寧王”二季度的業績即可,如果公司依舊是值得信賴的好公司,那么二季度毛利率和業績都會修復。
既然有基本面類比貴州茅臺的,也不妨從走勢上參考一下,彼時貴州茅臺三季報不及預期以后股價調整了兩個月,現如今寧德時代想要一下子重回萬億市值怕也是比較困難的。
另一個插曲是海康威視跌停,原因這里就不多說了,這引起了其他板塊的擔憂,有幾只CRO個股也因此股價走低。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低曔@類海外業務占比較高且利潤率也很高的科技類公司,海外遇阻并不意外。大公司向外拓展的路是比較艱辛的,但這也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對于這類業績穩定的公司,股價跌下來不是壞事,大可不必為一時的下跌而氣餒。
盤面上,領漲的都是熟悉的面孔,一個是以農業、醫藥、零售、基建等為主,這類個股之前比較強勢,近期出現補跌;如今是跟隨市場反彈的強勢板塊,受政策支持或消息刺激。另一個是近期跌幅較大,如今延續反彈的高景氣板塊,以國防軍工、汽配、半導體等為主。
兩大方向共同構成了本輪市場反彈的主要格局,現如今的核心問題是,到底哪一個方向會成為主流。老實說,這兩個方向達哥也很難斷言,從中線來說強勢板塊結構維持得更好,但要說后續能否跑贏指數目前還是未知數。要說跟隨指數反彈,可能業績不錯的景氣板塊彈性更大。“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可以全都要”,兩個方向都布局更穩妥。
從技術上來說,兩大方向也構成了兩種不同的走勢結構。景氣板塊結構多和大盤類似,個股和板塊可以用能否過上證指數4月22日3100點附近的壓力位作為強弱的參考,這也是之前用到的方法;強勢板塊的結構則是一個箱體震蕩,需要等待回調的機會。還有一種明顯比較弱的結構,以券商股為主,昨天達哥已經在手記中說過,就不多評論了。
但也由于今天是普漲格局,主線很難看清楚,如果非要給今天的市場找一個明確的主線,那就是超跌反彈,隨機性的超跌反彈和有業績支撐的超跌反彈并列。說起超跌反彈,最經典的就是2018年10月的恒立實業。
不過,到目前為止,市場還沒有像當時恒立實業這種高辨識度的個股出來。從另一角度來解讀,也是一個好事,“真龍”還沒有出現,意味著接下來還有交易空間。所以接下來的重點只有一個,找到有持續性且領先于市場的板塊方向。
昨天說到上證指數在3100點附近有壓力,從今天的指數來看,這個跡象還是很明顯的。未來幾天,上證指數可能會圍繞3000點至3100點區間震蕩,而后才出現上攻3100點壓力的情況。在左沖右突的過程中,回調當機會看待,如果回調幅度過深,或者上攻3100點上方始終乏力,則本輪市場反彈的幅度就要被懷疑了。
一般來說,一輪有效反彈,持續3-4周的時間是很正常的,如今處于反彈前期,暫時不需要憂慮。估計接下來的1-3個交易日,在指數震蕩過程中,主線就能見真章了。普漲會從無序到有序,從隨機到有邏輯。等待市場逐漸浮出它的主線,別急就好了。
今天是立夏,立夏之后,氣溫將逐步回升,A股的溫度可能也會逐漸回暖。放眼望去,5月份我們所面臨的整體狀況是,修復性利好多過繼續發酵的利空,反彈是可以積極看待的。大膽假設,謹慎交易。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