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05 21:24:54
◎正如劉育政所說,疫情限制之下,消費者們將目光轉向了本地游新玩法的開拓與探索,而露營無疑是今年最受關注的“頂流”。
◎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文街區、歷史景點、主題公園、博物館等是本地游的主要場所。“在電競酒店、劇本殺酒店、寵物酒店等住宿新業態上,‘Z世代’是核心消費人群。”
每經記者 杜蔚 李佳寧 每經編輯 梁梟
享受家門口的“詩和遠方”,是2022年“五一”假期的別樣風貌。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6.8億元。“持續近三年的疫情徹底將旅游業打入‘休克’狀態。”5月5日,夏誕創意董事長劉育政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地游客無處釋放精力,?們開始聚焦于同城微度假,帶來城市新消費升級,精致露營、文博探索等新玩法風靡盛行。
城市公園隨處可見帳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從郊區曠野蔓延到城市公園,頂流露營的帳篷撐起了“五一”假期的儀式感。《2022“五一”假期旅行消費數據報告》顯示,“露營”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17%。與此同時,今年“五一”刮起了文博“熱風”,非遺、博物館旅游關注度提升,最受親子家庭的喜愛,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00%、62%。
露營火、文博熱還催生了哪些新潮流?跨省游減少,傳統旅游鏈條上受沖擊嚴重的酒店業如何自救?這個特殊的“五一”,也將為疫情防控下的“假日經濟”發展提供值得借鑒的經驗。每經記者對話大型連鎖酒店創始人、文旅行業專家等,深挖這個小長假旅游業的新興玩法、核心消費群體,以及將產生的長遠經濟效益。
2022年“五一”小長假已經落幕,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國內出游1.6億人次,同比減少30.2%,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46.8億元,同比減少42.9%,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據每經記者統計2018年~2022年“五一”假期出游情況,從出行游客規模來看,2022年“五一”出游人次(1.6億人次)高于2020年和2018年,但低于2021年和2019年;旅游收入僅高于2020年水平,低于其他年份水平,疫情影響下旅游市場依舊整體承壓。
同時,由于部分地區疫情形勢依然較為嚴峻,本地游、周邊游、省內游等短途旅行成為消費者的主要選擇,鐵路、航空等出行方式或出現較大同比降幅。
據交通運輸部此前預測,“五一”假期全國客運量1億人次,日均2000萬人次,較2021年同期下降62%左右;民航局預測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民航將運輸旅客200萬人次,日均約40萬人次,同比下降77%,客流量總體處于低位運行。
除了出行旅客規模的減少,航空公司的票價變動也是旅游市場的晴雨表。同城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機票訂單盡管較節前有所上漲,但平均票價與上年同比下降25%,仍維持在較低水平。
或受“五一”旅游市場表現影響,二級市場上相關行業板塊股票也在假期結束后普遍受挫。截至5月5日收盤,在東方財富股板塊排行中,“旅游酒店”板塊與“航空機場”板塊成為當日跌幅靠前的兩個板塊,分別下跌0.9%和0.21%。在“航空機場”板塊中,除華夏航空(002928,SZ)外,國航、南航、東航、海航等航空公司均出現下跌。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股吧截圖
“三年疫情徹底將旅游業打入了‘休克’狀態,尤其是2022年春節以來,北上廣深等多地疫情反復讓旅游業更加‘凄涼’,今年“五一”黃金周許多旅游企業都面臨停擺的窘境。”5月5日,劉育政書面回復每經記者稱,旅游本是靠人口流動產生的消費,然而在疫情下游客出行受限,消費者無處釋放的精力使人們開始聚焦于同城微度假等消費升級,精致露營、文博探索、沉浸演藝、城市第三空間等新玩法也隨之風靡。“面對客群核心需求的轉變,承壓的文旅業需要把目光聚焦于本地客群,深入研究核心客群的需求和玩法,完成對原有業務的升級改造和產品的創新研發。”
正如劉育政所說,疫情限制之下,消費者們將目光轉向了本地游新玩法的開拓與探索,而露營無疑是今年最受關注的“頂流”。
同程旅行大數據顯示,2022年“五一”假期,“露營”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117%;而在攜程平臺上,自2021年下半年至今露營產品數量已增長近10倍,“五一”假期首日“露營”訪問熱度更是達到歷史峰值,搜索熱度較上周環比增長90%。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露營的玩法愈發成熟,許多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僅在城市公園扎一頂帳篷,而是探索更加個性化的露營方式。同程數據顯示,森林露營、海島露營、公園露營、星空露營和親子露營等成為“五一”假期最受關注的露營主題。
每經記者也注意到,除了常見的“露營+野餐”外,露營與文創集市、音樂節、劇本殺等元素的結合正逐漸成為年輕消費者探索露營新玩法的選擇。露營已經從陸地到了水上,深圳七星灣游艇會的帆船海上露營吸引了大批露營愛好者打卡。
劉育政表示,親近大自然、追求娛樂生活是人們的天性,而露營就提供了這樣一個戶外場景,使得游客可以在疫情限制下進行野餐、桌游等娛樂活動,衍生出的城市“微度假”的消費趨勢。
除了成為“頂流”的帳篷游,博物館文化旅游也取代了主題公園等場景成為家長們最關注的“遛娃圣地”。
圖片來源:《2022“五一”假期旅行消費數據報告》截圖
同程旅行大數據顯示,2022年“五一”假期,博物館相關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62%,同程旅行非遺專題關注度環比上漲超過100%,其中親子游客占比40%,90后、00后等年輕客群占比超70%,是非遺旅游的主要受眾。
“五一”假期期間,紀錄片《又見三星堆》在央視播出,這給四川德陽的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帶來諸多關注,在“五一”假期熱門博物館排行中位居第二;而故宮博物院2022年開年大展“何以中國”也吸引了游客前去參觀,在排行榜中位居第四。
此外,熱度排名前五的博物館還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
“難以進行的中長線旅游,直接影響接到了以外地客、商務客為主的酒店。酒店‘借勢’的日子結束了,以往住宿業在小長假借人潮獲得豐收,現在式微后,不知道怎么辦了。”5月5日,艾媒咨詢集團創始人兼CEO張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
同程旅行大數據亦顯示,“五一”假期酒店價格雖較節前有所上漲,但仍維持在較低水平,酒店訂單平均間夜價格較2021年同期下降50%。“酒店、民宿賠本賺吆喝仍抵不住全?業的灰暗。”劉育政告訴每經記者,目前情況下,?爭做防疫酒店是最好的?救?式。
為了吸引本地消費者,酒店民宿在特色體驗上下足了功夫。劉育政觀察到,“不少住宿業另辟蹊徑,玩起了跨界融合。有幾家酒店都將目光瞄向了‘托管’行業;打出了督促娃學習寫作業的?課套餐。除此之外,劇本殺體驗、?廚線上直播、開通外賣業務也成了酒店業普遍的?救?式。”
不過劉育政也向每經記者直言:“酒店開‘托管’、劇本殺體驗等業務,只能減少?些損失,指望它盈利基本沒什么可能。”
在帳篷經濟如此火爆的當下,也有大型連鎖酒店開始思考與露營的結合。在全球規模擁有1200家多家門店的希岸酒店聯合創始人、CMO莫鑫亨4月29日接受每經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4月初就開始策劃“五一”營銷。“首先,我們要回歸出行的核心痛點,消費者現在更關注安全、衛生和健康;其次,提升已有存量市場的開發效率,做精準的新媒體投放。”
莫鑫亨向每經記者透露,希岸酒店正在通過互聯網營銷、與美妝品牌跨界聯名等方式來吸引消費者,增加客流,并在加深與露營營地的合作。“我們與露營不是對抗或者此消彼長的狀態,相反,可以做一個結合,去提升露營的餐飲質量,提供鐘點房等服務,成為營地很好的合作伙伴。相較于其他出圈的形式,我們更愿意去挖掘本地客人一些需求。”
“本地人群對酒店的潛在長期需求其實更大。”張毅認為,在外地客、商務客都不能來的情況下,住宿業需要深度挖掘本地市民需求,“關鍵在于如何改變思維,做好創新,通過情感共振等特色體驗吸引本地消費者買單”。
“五一”城市度假盛行的背后,是誰的推動?
“親子客群和年輕客群是本地客群中的主力軍。”5月5日,同程研究院相關負責人書面回復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文街區、歷史景點、主題公園、博物館等是本地游的主要場所。“在電競酒店、劇本殺酒店、寵物酒店等住宿新業態上,‘Z世代’是核心消費人群。”
劉育政認為,Z世代新家庭是市場消費的“頂梁柱”。“《中國創新經濟報告2021》預測,我國Z世代整體消費規模到2035年將至16萬億元,未來幾年是Z世代的黃金消費期。?系露營、極限運動、線下演出、劇本密室是他們多樣化的情緒出口。高顏值、強體驗、多元化、強圈層,Z世代的旅行方式正在變得多元化,未來的旅游市場也勢必跟著迭代升級。”
Z世代引領了旅游消費潮流,也同步拉動“城市度假”。“三年疫情,培育了‘城市度假’。”張毅向每經記者表示,省內旅游市場有相當大的空間,探索安全的、深度的“城市度假”方式,將成旅游業的一大消費趨勢。“首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城市形象宣傳,有煙火味;其次,不管是露營還是其他形式的本地游,都拉動了本地的消費;再者‘城市度假’還能拉動勞動效率。”
“城市深度游給了當地旅游業一次重新審視文化瑰寶的機會,成為城市文化輸出的主力。”劉育政對此十分認同。
2022年“五一”假期的國內旅游收入已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44%。在張毅看來,這為疫情防控下“假日經濟”發展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特殊的時期的‘假日經濟’是一個全新命題,創新是關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