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07 19:32:49
◎老式糖水和新茶飲之間的較量仍在繼續。今日,甜品巨頭“滿記甜品”與“小滿茶田”宣布合并,此舉也被外界視為老牌甜品在新茶飲圍堵之下的破局策略。
每經記者 姚亞楠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日(5月7日)甜品巨頭“滿記甜品”宣布與“小滿茶田”合并,新集團完成新一輪融資,由知名餐飲集團和新消費獨角獸公司聯合領投。與以往同類消費品牌之間的合并不同,滿記甜品與小滿茶田的合并是消費領域少見的“新老聯姻”;也被外界視為彼此之間的補齊短板之舉。
公開資料顯示,“滿記甜品”1995年創立于香港,主打甜品下午茶概念。2010年成立滿記上海總部后,開啟在內地的規模化擴張之路。交易的另一方——小滿茶田是一家2019年成立的新茶飲品牌,以車厘子起家,主打高端鮮果制茶,成立至今小滿茶田共計完成4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千萬美元。
近年來,在新式茶飲的擠壓之下,品牌日漸老化的老牌甜品日子并不好過。CNB Data《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2021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100億元。與此同時,甜品茶飲化成為行業發展新趨勢,從杯裝燒仙草、西米露到各大新茶飲品牌推出的鮮果楊枝甘露、冰淇淋,傳統甜品正在加速茶飲化,二者的界限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二者之間的市場爭奪也愈發激勵。
“滿記甜品”是傳統的甜品巨頭,其于1995年創立于香港,主打甜品下午茶,2010年成立滿記上海總部,開始在內地大規模擴張,門店數量一度接近500家。據媒體報道,2021年6月,安達富資本先后完成對滿記香港、華南和華東的并購,并整合了其在東南亞地區、香港、內地的門店,首次實現了滿記品牌的統一。安達富資本是一家在亞太地區進行股權類投資的私募股權機構,成立于2013年,由Brad Landes,朱健一和Suresh Prabhala三位創始人創辦,在香港、上海、新加坡和孟買設有辦事處,滿記甜品是安達富資本在中國餐飲領域的首次控股并購。
交易的另一方——“小滿茶田”主打以車厘子為代表的高價質感杯裝鮮果茶飲,其創始人劉子正曾在華平投資負責中國區的消費和互聯網投資,2019年辭職創立該品牌,此前“小滿茶田”曾獲BAI資本、險峰、元禾原點等眾多機構投資,目前在全國有15家門店。
在此輪合并完成之時,小滿茶田創始人劉子正公開表示,滿記甜品與小滿茶田的合并是消費領域的一次“新老聯姻”,過去新老消費各自遇到不同的問題:傳統消費品牌產品、運營體系以及成本控制優秀,“底盤穩”,但對“前端”洞察不足,品牌力欠缺。新消費品牌猛沖“前端”,但后端支持能力往往不足,“新滿記”則能將這兩端補齊。據悉,新旗艦店將定位為200平米左右的中大型門店,并將推出全新的甜品概念。今年下半年將在北京和上海開設。
與此同時,此次“聯姻”也被外界視為老牌甜品在新茶飲圍堵之下的破局策略。雙皮奶、西米露、芒果撈等是80后、90后青春的回憶,也標志著傳統港式糖水品牌過往的輝煌。但近年來,傳統糖水品牌日漸式微,再難打造出曾經的爆款;與此同時,隨著新式茶飲的迅崛起、喜茶、奈雪等品牌相繼推出楊枝甘露、芋泥牛乳、燒仙草等甜品式茶飲,老式糖水品牌市場空間被進一步擠壓。此外,在新式茶飲營銷廣泛“種草”于抖音、微博、小紅書,互聯網流量“打穿”新消費的今天,仍抱著以往線下思維的老牌甜品,自然難以再走入年輕消費群體的視線。
例如,有著60年歷史的港式甜品品牌“許留山”就因品牌老化、經營不善等原因倒在了2021年的夏天。去年6月,據媒體報道,老字號甜品店“許留山”因為無力償還債務,被頒發清盤令,監管要求其將所有資產變賣套現以償付債務,并終止公司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老化、消費場景受限是老字號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公開數據顯示,中華老字號數量已從20世紀50年代的1萬多家減少至目前的1000多家,其中只有10%蓬勃發展,大部分都出現了經營危機。可見,老牌企業們的日子并不好過。
此次,“滿記甜品”與“小滿茶田”的聯姻,即被外界視作其向新消費的進一步傾斜。事實上,滿記也是較早“上網”的傳統品牌;早在數年前,滿記已率先布局互聯網領域,并在美團、餓了么等平臺開通了外賣渠道;隨后,其又聯合盒馬生鮮推出了“HoneymoonExpress”。
顯然,以滿記為代表的老式糖水和新茶飲之間的較量還在繼續。CNB Data《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2021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100億元。與此同時,甜品茶飲化成為行業發展新趨勢,從杯裝燒仙草、西米露到各大新茶飲品牌推出的鮮果楊枝甘露、冰淇淋,傳統甜品正在加速茶飲化,二者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
免責聲明: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91367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