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16 16:38:40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4月,中國VC/PE市場新成立基金數量共821只,環比下降42.63%。不過,結合近年募資數據來看,新基金數量雖波動起伏較大,但整體趨勢向上,同比上升持續保持在兩成及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募資端遇冷,投資市場同樣再度降溫。除市場周期性波動以外,究其原因,4月融資遇冷與上海、北京等活躍地區的疫情反復有較大關系。
每經記者 唐如鈺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肖芮冬
疫情的反復使得VC/PE市場再度降溫。
來自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以下簡稱投中數據),2022年4月,新基金數量大幅回落,中國VC/PE市場新成立基金數量共計821只、環比下降42.63%。雖然募資端遇冷,但地方財政投資潛力正在積極釋放、產業基金投資成為新浪潮,今年以來,多個省市地區或出臺相關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或籌備政府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投資實業。
此外,投資市場也遇到寒潮——4月,投資案例數量469起,投資規模106.82億美元;而3月的投資案例數量為600起,投資規模128.53億美元。其中,上海市、北京市降幅尤為顯著。
投中數據顯示,2022年4月,中國VC/PE市場新成立基金數量共821只,同比上升55.66%、環比下降42.63%。不過,結合近年募資數據來看,新基金數量雖波動起伏較大,但整體趨勢向上,同比上升持續保持在兩成及以上。
4月,中天匯富、朝希資本、紅杉中國、朗瑪峰創投等機構募資較活躍,均新設基金3只及以上。募集完成基金中,人民幣基金居多,但美元基金完成募集規模較大。其中,TPG上善睿思氣候基金以73億美元的規模位列第一。
從區域數據來看,浙江省、廣東省和山東省位居全國前三位,新設基金數量234只、163只、93只。值得注意的是,長沙市新設基金數量增幅顯著,這主要來自湘江基金小鎮。
記者注意到,2021年3月湖南出臺的《關于支持湘江基金小鎮發展的若干意見》,成為全國首個支持基金小鎮發展的專項政策,政策的出臺為湘江基金小鎮按下發展快進鍵。據媒體報道,一年來小鎮新增注冊基金機構150家,新增基金注冊規模近400億,機構數量和規模均實現了自2017年小鎮成立運營以來最大幅度的增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初起,地方財政正在積極釋放投資潛力,多個省市地區或出臺相關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或籌備政府引導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投資實業,4月有多只產業(引導)百億級基金登場,如吉安市工業發展引導基金、九江市工業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等。
另外,疫情影響下,預制菜產業迎來快速增長并進入資本市場。比如山東濰坊設立10億元預制菜產業基金,基金將重點投向預制菜生產、精深加工、設備制造、儲運等領域。
募資端遇冷,投資市場同樣再度降溫。
據投中數據,2022年4月,投資案例數量469起,投資規模106.82億美元。而三月投資案例數量為600起,投資規模128.53億美元。除市場周期性波動以外,究其原因,4月融資遇冷與上海、北京等活躍地區的疫情反復有較大關系。
具體而言,作為中國最活躍的兩大創投城市,上海和北京融資數量下降明顯——2022年4月上海市融資案例數量僅為45起,而這一數據在去年4月為108起,同比下降58%、環比下降48%;北京在4月獲得新一輪投資的項目有65家,去年同期102家,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35%。相比之下,福建省、江蘇省、安徽省活躍度則逆勢提升。其中,福建省同比增加63%、環比上升86%,最為突出;江蘇省同比上升22%;安徽省同比上升38%。
與此同時,從創投機構4月投資輪次來看,無論是投資案例數量還是交易規模細分輪次,占比大多集中在A輪及其之前——4月,30%的融資交易案例為早期輪次,45%處于A輪;早期交易資金量占全月投資規模的7%,A輪交易規模則占全月投資量的37%。
值得注意的是,4月共有436家機構參與VC/PE投資,其中32.8%的機構出手次數在兩次以上(含兩次),最活躍機構包括紅杉中國、騰訊投資、毅達資本、GGV紀源資本等。
從賽道吸金度來看,IT及信息化領域仍然位于榜首,發生融資案例98起、同比上升3%,交易規模18.52億美元、同比下降26%;制造業次之,融資案例73起、同比下降1%,交易規模13.21億美元、同比下降29%;醫療健康賽道位居第三,案例數量64起、同比下降26%,交易規模14.19億美元、同比下降41%。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項目在過去一個月表現尤為突出,獲投數量52起、同比增加117%,交易規模7.43億美元、同比增加313%,位列行業投資細分第四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5758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