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22 11:06:59
◎根據藥渡數據,2022年5月5日至5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共收到17家上市公司提交的39個化學新藥、治療用生物制品新藥申請。
◎5月12日,恒瑞醫藥在公告中披露了其自主研發的PD-1單抗(卡瑞利珠單抗)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最新結果。經由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IDMC)判定,該臨床試驗的主要研究終點結果達到方案預設的優效標準。
每經記者 許立波 上海報道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掘金創新藥》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藥渡數據共同推出,旨在解讀新藥研發進展與趨勢,剖析產品競爭力與市場前景,洞察醫藥資本脈絡,見證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根據藥渡數據,2022年5月5日至5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共收到17家上市公司提交的39個化學新藥、治療用生物制品新藥申請。
2022年5月5日至5月15日期間,上市公司方面,恒瑞醫藥(600276.SH)申報11個臨床申請,康弘藥業(002773.SZ)申報6個臨床申請,長春高新(000661.SZ)申報4個臨床申請,百濟神州-U(688235.SH)、海正藥業(600267.SH)各申報2個臨床申請,甘李藥業(603087.SH)、景峰醫藥(000908.SZ)、浙江醫藥(600216.SH)、科倫藥業(002422.SZ)、樂普生物-B(02157.HK)、諾泰生物(688076.SH)、君實生物(01877.HK)、康諾亞-B(02162.HK)、成大生物(688739.SH)、石藥集團(01093.HK)各申報1個臨床申請;翰森制藥(03692.HK)申報3個生產申請,天壇生物(600161.SH)申報1個生產申請。
1、恒瑞醫藥PD-1國際III期臨床數據出爐,出海已進入倒計時
5月12日,恒瑞醫藥在公告中披露了其自主研發的PD-1單抗(卡瑞利珠單抗)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最新結果。經由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IDMC)判定,該臨床試驗的主要研究終點結果達到方案預設的優效標準。
該臨床試驗共入組543名受試者,按照1:1隨機入組,分別接受卡瑞利珠單抗(200mg,每2周注射1次)聯合阿帕替尼(250mg,每日口服1次)或索拉非尼(400mg,每日口服2次)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卡瑞利珠單抗的這項III期臨床研究由南京金陵醫院腫瘤中心的秦叔逵擔任全球主要研究者,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的95家中心共同參與,也是恒瑞醫藥開展的首個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對比索拉非尼,作為一線治療方案,可以顯著延長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以及總生存期(OS)。
目前,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用于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的上市許可申請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恒瑞醫藥稱,計劃近期向FDA遞交新藥上市的溝通交流申請。
圖片來源:恒瑞醫藥官網
行業洞察:
恒瑞醫藥公告顯示,目前已在肺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以及淋巴瘤五大瘤種中獲批8個適應癥,與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并列為國內獲批適應癥最多的PD-1單抗。
而除了這兩家之外,目前國內另有5款抗PD-1單克隆抗體獲批上市,分別為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正大天晴和康方生物的派安普利單抗、譽衡生物的賽帕利單抗和復宏漢霖的斯魯利單抗。
國外則有4款PD-1單克隆抗體獲批上市,分別為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百時美施貴寶的納武利尤單抗、再生元制藥的cemiplimab和葛蘭素史克的dostarlimab,帕博利珠單抗和納武利尤單抗均已在國內獲批上市。
目前,業內一致的觀點是,在國內市場競爭趨向白熱化的背景下,各家PD-1出海是大勢所趨。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百濟神州、康方生物均已向FDA遞交了新藥上市申請,從出海的進度上看,恒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相比其競爭者已稍顯落后。
不過,總體上來說,國產PD-1的出海之路走得并不順暢。今年2月,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因未能實現“差異化”,被FDA要求補充額外臨床試驗,以證明其產品在美國人群的適用性;5月4日,君實生物發布公告稱,FDA要求進行一項質控流程變更。君實生物計劃與FDA直接會面,并預計于2022年仲夏之前,重新提交特瑞普利單抗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
公司點評:
從恒瑞醫藥的年報來看,公司降本增效、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出海加速的意圖明顯。數據顯示,公司2021年累計研發投入62.03億元。其中,海外研發投入共計12.36億元,占總體研發投入的比重達到19.93%。
國金證券研報統計,恒瑞醫藥已在中國及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建有研發中心,研發團隊達到5400多人,其中海外研發團隊170余人。目前,公司共計開展近20項國際臨床試驗,其中國際多中心III期項目7項,并有10余項研究處于準備階段。
《掘金創新藥》研究員認為,盡管目前國產PD-1的FDA申請接連受挫,但對于出海進展稍顯落后的恒瑞醫藥來說未必是壞事,卡瑞利珠單抗如果能貫徹“差異化創新”的原則,或許能夠在出海之路上實現彎道超車。同時,隨著國際化進程的推進,海外市場銷售收入有望成為恒瑞醫藥新的業績增長點。
2、君實生物VV116首個針對奧密克戎臨床研究結果發布 公司在上海疫情之下影響幾何?
5月18日,“華山感染”官方微信號發布了君實生物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藥物VV116在中國奧密克戎感染受試者中的首個臨床研究數據。
研究數據顯示,在首次核酸檢測陽性5日內使用VV116的奧密克戎感染患者,其核酸轉陰時間為8.56天,小于對照組的11.13天。有癥狀的患者中,在本研究的用藥時間范圍內(首次核酸陽性2~10天)給予VV116,均可以縮短患者的核酸轉陰時間。在藥物安全性上,使用了VV116的患者中,未觀察到嚴重不良反應。
但文章也指出,作為一項開放性、前瞻性隊列研究,本研究所納入的樣本量有限,所有受試者均未發展為重癥或危重癥。因此,本研究未能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進一步分析VV116是否對于奧密克戎感染重癥化具有預防作用,僅初步評價了輕癥患者中核酸轉陰這單一指標。
5月上旬,在烏茲別克斯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VV116的價格得到首次披露,其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定價為每療程185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234元。
行業洞察:
目前,獲批的國產新冠治療藥物僅有騰盛博藥-B(02137.HK)的中和抗體療法。在研發進度上,截至目前,進入到III期臨床研究階段的國產新冠口服藥僅有3款,分別是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君實生物的VV116和開拓藥業的普克魯胺;此外,歌禮藥業、先聲制藥、云頂新耀等藥企也有布局,但均處于獲批臨床或臨床前階段。
圖片來源:研報截圖
當前,全球范圍內,美國、歐洲市場上已有多款新冠治療藥物獲批,包括小分子口服藥、中和抗體等不同類型治療藥物,其中輝瑞Paxlovid、默沙東Molnupiravir 等已經取得較為明確的療效并在全球范圍內廣泛使用。
國泰君安發布的研報認為,“小分子化藥+中和抗體”構建新冠治療體系,海外中和抗體使用量大,小分子口服藥或將成為治療輕中癥患者的主力。
近期,新冠特效藥領域不斷傳出的研發進展及合作動態在資本市場極為“吸睛”,國產新冠口服藥已向正式獲批發起沖刺,市場上的投資者也都紛紛開始下注,從藥物研發企業到上游原料供應商都成為炒作的對象。
4月下旬,新華制藥(000756.SZ)公告稱,與真實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真實生物同意新華制藥為其擁有的阿茲夫定等產品在中國及經雙方同意的其他國家的產品生產商和經銷商。隨后,新華制藥股價連續11個交易日漲停。5月8日,華潤雙鶴也宣布,與真實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及《阿茲夫定片委托加工生產框架協議》。華潤雙鶴將充分利用設備優勢和生產條件為新華制藥提供良好的產品生產環境,推動真實生物技術成果轉化落地。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5月19日晚間,海正藥業(600267.SH)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上海旺實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及《委托生產框架協議》,雙方擬在小分子創新藥VV116的產品加工、生產、國際注冊、市場開發等領域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協議有效期為5年。
公司點評:
就在市場紛紛議論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或將成為首款獲批的國產新冠口服藥時,君實生物的VV116拋出了多項研發和商業化進展,第一款國產新冠口服藥最終會“花落誰家”又平添了許多變數。
對于君實生物的投資者來說,一個普遍的擔憂是 VV116的研發進展以及公司特瑞普利單抗的生產是否會遭到上海疫情的干擾。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君實生物方面了解到,公司的臨港生產基地在防疫封控政策開始前安排了一部分員工駐場進行閉環管理,并對生產節奏進行動態調整,維持設備運轉、維護不間斷。與此同時,君實生物也積極協調公司在上海以外的研發和生產資源,確保在研項目正常推進,保障商業化與臨床藥品的持續供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