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28 18:40:47
每經記者 王帆 廣州報道 每經編輯 梁梟
6月1日起,《生物降解塑料與制品降解性能及標識要求》《生物降解飲用吸管》兩項降解塑料領域的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生物降解塑料與制品降解性能及標識要求》國家標準規范了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率等術語和定義,規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標識標注要求和檢驗方法等。該標準發布實施,能規范引導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加工生產、使用銷售和應用,解決了如何區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真偽,以及如何快速鑒別的問題。
《生物降解飲用吸管》國家標準規定了生物降解飲用吸管的術語和定義、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該標準發布實施,對全生物降解飲用吸管行業在產品生產、設計、選材、營銷等方面起到指導的作用,對產品有生產標準可依、規范生產、保證產品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國家治理塑料污染的步伐逐步加快。但當下,生物降解塑料作為一種主要的傳統塑料替代產品,存在降解程度不確定、產量不足、標識不清和檢測方法耗時長難度大等問題,阻礙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推動。上述兩項標準的實施將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據國海證券研報預測,在需求層面,到2025年,國內可降解塑料的市場總需求可達到415.23萬噸,是2018年需求量的9.23倍,以單價2萬元/噸計算市場空間為830億(元)。我國是塑料消費大國,塑料消費量所占比重達15%,在塑料污染的壓力和政策的強力驅動下,可降解塑料替換率逐年增加,目前國內有超30家公司有在建或擬建的可降解塑料項目,規劃的新增產能超過1000萬噸。
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降解塑料上下游的上市公司已經開始積極儲備產能。據金發科技(600143,SH)2021年年報披露,公司目前具備18萬噸/年的PBAT樹脂生產能力,將繼續推動年產3萬噸PLA裝置的建設工作,計劃2022年第二季度投產。公司及其開發的完全生物降解共聚酯樹脂改性產品,已廣泛應用于一次性包裝(購物袋、果蔬袋、垃圾袋)、農用地膜、一次性餐飲具和3D打印耗材等領域。
彤程新材(603650,SH)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通過引進巴斯夫授權的PBAT聚合技術,在上海化工園區落地10萬噸/年可生物降解材料項目(一期),未來可滿足高端生物可降解制品在購物袋、快遞袋、農業地膜方面的應用。目前該項目處于建設階段。
齊翔騰達(002408,SZ)則表示,隨著國內“限塑令”逐步實施,生產PBS、PBAT等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廠商日漸增多,這將極大地帶動上游原料順酐需求的增長。公司提出在原有20萬噸/年產能的基礎上繼續投資擴建20萬噸/年順酐。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579639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