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16 17:43:48
◎大部分患兒未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不支持該病與新冠病毒疫苗副作用有關的假說。
◎現有證據未發現各病例之間存在明顯的流行病學關聯,尚不支持其為傳染性疾病。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6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不明原因兒童嚴重急性肝炎診療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國家衛生健康委表示,目前該病病因不明,我國暫無相關病例報告。為提前做好醫療救治準備,衛健委組織制定了《指南》,各地相關部門可參照執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3月以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不明原因兒童嚴重急性肝炎,且重癥病例占比較高,引起廣泛關注。
關于病因和發病機制,《指南》強調:“大部分患兒未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不支持該病與新冠病毒疫苗副作用有關的假說。”
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馬靖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這樣強調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打消人們關于接種新冠疫苗副作用的疑慮。把疫苗接種的副作用與不明原因兒童嚴重急性肝炎的關系說清楚,避免公眾因為這個原因而對接種疫苗產生猶豫。
另一方面是從肝炎的病因學角度做一個分析。目前大家對這個疾病的認識還比較有限,更詳細的結論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關于此次《指南》發布的背景和意義,馬靖認為,雖然我國至今沒有發現病例,但《指南》的發布一定是為了促進防治相關工作。從公眾的角度來說,是打消大家的疑慮;從醫務人員的角度來說,是為了規范化處理,起到指導作用。
2022年3月31日,英國蘇格蘭地區首次報道5名兒童在3周內發生不明原因嚴重肝炎,患兒年齡為3~5歲。緊接著,4月5日,英國向WHO報告10歲以下健康兒童中不明原因急性肝炎病例有所增加,患兒多有嘔吐、黃疸,伴轉氨酶升高等表現。
截至2022年5月20日,歐洲監測系統數據顯示,該病可見于各年齡段兒童,5歲以下多見;住院患兒中14.1%需住重癥監護病房。2022年5月27日,WHO公布,33個國家報告650例疑似病例,至少38例需肝移植,死亡9例。
關于該病的潛在病因,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李太生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向記者介紹了其團隊今年5月份的一項研究。
該研究顯示:此次不明原因兒童嚴重急性肝炎的潛在病因主要考慮腺病毒感染,但需要進一步調查SARS-CoV-2感染或其他與致病機制相關的原因,綜合來看,可能有4個原因:
一是腺病毒感染導致,伴有其他因素:對腺病毒的宿主易感性增加或異常的宿主反應;既往或同時感染SARS-CoV-2或其他病原體感染導致對腺病毒的易感性增加或異常的宿主反應;毒素、藥物或不明原因暴露導致對腺病毒的易感性增加或異常的宿主反應。
二是新的變異腺病毒(毒力增強或嗜性的改變)。三是SARS-CoV-2 感染后綜合征或者SARS-CoV-2新型變異毒株感染。四是藥物、毒素或環境暴露或未知的病原體等。
《指南》也指出,不明原因兒童嚴重急性肝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在研究中。目前WHO認為,盡管將腺病毒感染作為病因的假說有一定合理性,但腺病毒通常引起低齡兒童輕度、自限性的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不能完全解釋該病一些較嚴重的臨床表現,故該病與腺病毒的關聯需進一步明確。
《指南》認為,其他致病因素尚在探索中,例如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腺病毒流行水平較低致兒童易感性增加;出現新型腺病毒;腺病毒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并發癥導致超級抗原介導的免疫細胞活化,從而引起兒童多系統炎癥綜合征等。對其他病原體的探索也在進行中,非感染性因素也需進一步排除。
關于該病是否具有傳染性,《指南》提到“現有證據未發現各病例之間存在明顯的流行病學關聯,尚不支持其為傳染性疾病。”
對此,李太生表示,從國外的病例來看,該病不是明確表明在一個家庭里能傳染好幾個人,沒有完全的家庭關聯。“我們推測它未必一定有傳染性,它不像當年的非典、新冠病毒以及猴痘,有著清楚的傳染病鏈條。”
針對該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李太生指出,該病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流行病學有以下3個特點:
首先是患者年齡均在10歲以下,大多在1~5歲,既往均健康。其次,病例呈散發,缺乏流行病學關聯,目前的病例數據提示發病高峰在2022年3月。
第三,病因尚不明確,超過一半患者檢測出腺病毒(HAdV)陽性;其中至少18例為F亞屬HAdV-41。此外,盡管有部分病例合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目前暫無證據表明二者具有發病關聯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90920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