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歐洲議會投票支持碳市場改革 對中國有何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7 23:13:06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據新華社報道,歐洲議會近日投票對碳市場改革的法律草案表示支持,呼吁對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進行相應改革,并更快更廣泛地實施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

根據碳邊境調節機制,歐盟將對從碳排放限制相對寬松的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水泥、鋁、化肥、鋼鐵等產品征稅。這一機制將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并行,并對其具體條款形成補充或替代。接下來,歐洲議會與歐盟各成員國之間還將展開談判,以完成相關法律草案的最終立法程序。

據悉,歐盟委員會去年提出一攬子環保提案,旨在實現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是其中一項核心內容。

相關規定更趨“嚴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關于建立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最初于去年7月提出。與初版草案相比,此次投票通過的修正案相關規定更趨“嚴格”。

除了最初的鋼鐵、煉油廠、水泥、有機基本化學品和肥料等行業外,此次修正案提出要進一步擴大CBAM的征收范圍,新增了有機化學品、塑料、氫和氨等行業。

除了直接排放外,該修正案還提出將制造商使用的外購電力產生的間接排放也納入CBAM范圍。

另外,所有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中受保護的歐盟行業一開始會被授予免費碳配額,但免費配額逐步減少。初版草案中從CBAM正式實施年(2026年)開始,免費配額往后逐年淘汰10%,在2035年結束免費配額。而本次修正案則明確了從2027~2031年間每年的免費配額分別減少至93%、84%、69%、50%、25%,在2032年完全取消免費配額,比初版草案早了3年。

此外,修正案還提出要在歐盟層面設立一個統一的碳關稅執行機構,CBAM收入將用于歐盟預算,歐盟將利用CBAM收入支持最不發達國家實現制造業脫碳,以支持實現歐盟的氣候目標和國際承諾。

不過,與初版草案相比,修正案明確,CBAM將于2023年1月1日開始適用,過渡期至2026年底,正式實施時間延期至2027年。

嘉庚創新實驗室研究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碳邊境調節機制是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關鍵補充措施,同時也是《歐洲綠色新政》中最具爭議的政策,修正案的這些變化表明政策的調整越來越緊,需要我們高度關注。

中國應完善碳交易機制

這些變化對中國會產生哪些影響?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對此,林伯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中國是CBAM納入行業范圍中高耗能產品的出口大國,因此這些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很大,并且主要是負面影響。“因為從理論上講CBAM就是從碳的角度來收關稅,碳排放多了就收你的稅。”

林伯強分析,CBAM 一旦實施,對于可能覆蓋的高碳行業具有重要影響,將給中國對歐出口商品帶來額外成本。

“因此,我們必須正面應對這個機制。”林伯強說,首先,我們要完善碳排放交易機制,將全國碳市場的覆蓋范圍擴大至碳邊境調節機制所覆蓋的部門,引導行業發展。同時盡可能培養低碳型企業。

“另外,還要加強談判溝通,循序漸進推動碳邊境調節機制透明化。”林伯強說,中國應該與歐盟、美國、英國等加強談判溝通,強調發展中國家定位,呼吁碳邊境調節機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的落實。

記者注意到,去年7月,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就曾對相關問題進行過回應。

劉友賓表示:“碳邊境調節機制本質上是一種單邊措施,無原則地把氣候問題擴大到貿易領域,既違反WTO規則,沖擊自由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嚴重損害國際社會互信和經濟增長前景,也不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的原則和要求,特別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以及‘自下而上’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制度安排,助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之風,會極大傷害各方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性和能力。”

劉友賓強調,中方始終認為,多邊主義是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唯一出路。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各國是命運共同體,應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國家自主決定的制度安排,通過更廣泛的全球合作,采取符合各自國情的氣候行動,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據新華社報道,歐洲議會近日投票對碳市場改革的法律草案表示支持,呼吁對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進行相應改革,并更快更廣泛地實施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 根據碳邊境調節機制,歐盟將對從碳排放限制相對寬松的國家和地區進口的水泥、鋁、化肥、鋼鐵等產品征稅。這一機制將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并行,并對其具體條款形成補充或替代。接下來,歐洲議會與歐盟各成員國之間還將展開談判,以完成相關法律草案的最終立法程序。 據悉,歐盟委員會去年提出一攬子環保提案,旨在實現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是其中一項核心內容。 相關規定更趨“嚴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關于建立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最初于去年7月提出。與初版草案相比,此次投票通過的修正案相關規定更趨“嚴格”。 除了最初的鋼鐵、煉油廠、水泥、有機基本化學品和肥料等行業外,此次修正案提出要進一步擴大CBAM的征收范圍,新增了有機化學品、塑料、氫和氨等行業。 除了直接排放外,該修正案還提出將制造商使用的外購電力產生的間接排放也納入CBAM范圍。 另外,所有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中受保護的歐盟行業一開始會被授予免費碳配額,但免費配額逐步減少。初版草案中從CBAM正式實施年(2026年)開始,免費配額往后逐年淘汰10%,在2035年結束免費配額。而本次修正案則明確了從2027~2031年間每年的免費配額分別減少至93%、84%、69%、50%、25%,在2032年完全取消免費配額,比初版草案早了3年。 此外,修正案還提出要在歐盟層面設立一個統一的碳關稅執行機構,CBAM收入將用于歐盟預算,歐盟將利用CBAM收入支持最不發達國家實現制造業脫碳,以支持實現歐盟的氣候目標和國際承諾。 不過,與初版草案相比,修正案明確,CBAM將于2023年1月1日開始適用,過渡期至2026年底,正式實施時間延期至2027年。 嘉庚創新實驗室研究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碳邊境調節機制是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關鍵補充措施,同時也是《歐洲綠色新政》中最具爭議的政策,修正案的這些變化表明政策的調整越來越緊,需要我們高度關注。 中國應完善碳交易機制 這些變化對中國會產生哪些影響?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對此,林伯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中國是CBAM納入行業范圍中高耗能產品的出口大國,因此這些變化對中國的影響很大,并且主要是負面影響。“因為從理論上講CBAM就是從碳的角度來收關稅,碳排放多了就收你的稅。” 林伯強分析,CBAM一旦實施,對于可能覆蓋的高碳行業具有重要影響,將給中國對歐出口商品帶來額外成本。 “因此,我們必須正面應對這個機制。”林伯強說,首先,我們要完善碳排放交易機制,將全國碳市場的覆蓋范圍擴大至碳邊境調節機制所覆蓋的部門,引導行業發展。同時盡可能培養低碳型企業。 “另外,還要加強談判溝通,循序漸進推動碳邊境調節機制透明化。”林伯強說,中國應該與歐盟、美國、英國等加強談判溝通,強調發展中國家定位,呼吁碳邊境調節機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的落實。 記者注意到,去年7月,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就曾對相關問題進行過回應。 劉友賓表示:“碳邊境調節機制本質上是一種單邊措施,無原則地把氣候問題擴大到貿易領域,既違反WTO規則,沖擊自由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嚴重損害國際社會互信和經濟增長前景,也不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的原則和要求,特別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以及‘自下而上’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制度安排,助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之風,會極大傷害各方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性和能力。” 劉友賓強調,中方始終認為,多邊主義是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唯一出路。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各國是命運共同體,應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國家自主決定的制度安排,通過更廣泛的全球合作,采取符合各自國情的氣候行動,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碳中和 環球市場情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 | 青青青免费国产在线91 | 伊人久久男人的天堂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