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8 22:49:56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評論員 胥帥
近日,證監會披露了最新一期的“首發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名單”,朝暉股份、誠豐新材、永林電子、發達股份、峻和股份、石羊農科、陜西旅游等7家公司IPO均在8月8日終止審查,單日7家公司撤回主板IPO創下了自2021年以來新高。
集體撤回IPO多少和監管現場檢查有關。上述7家終止審查的IPO公司中,有4家此前被抽中現場檢查。
今年以來,中國證券業協會先后啟動三輪、涉及31家擬IPO公司的現場檢查活動。耐人尋味的是,這31家公司中,已有10家公司在被抽中現場檢查后“撤單”,占比超過三成。
現場檢查已成為IPO審核的常態化手段,同常規監管問詢互為補充。這類現場檢查不單強化對企業信息披露真實性的監督,還將透視中介機構真正的保薦質量。
從前期現場檢查的內容看,部分抽查企業的信披質量并沒有做到“完美無瑕”,更是涉及到最基本的財務規范、內控制度等諸多問題。
福建福特科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注冊階段問詢中,第一大問題就是內部控制方面。通過現場檢查發現發行人可能涉嫌資金占用的情況,發行人資金流向實際控制人親屬賬戶。發行人違規擔保信息披露不完整、報告期內公司內審部無專職人員等同樣是現場檢查的問題。
還有一家芯片企業的現場檢查中,抽查發現部分合同僅有蓋章,未見簽字人、簽約日期等關鍵信息。另外還存在函證發函地址與回函地址不一致,存在從住宅、幼兒園等地或從另一國家回函,函證回函寄件單位并非被詢證者,函證發函和回函地址與客戶經營地省份不同,函證發函地址與客戶注冊地址或經營地址不一致等情況。
核查函證回函地址和合同簽字人,查看實際控制人親屬賬戶流水本是保薦機構IPO核查的基礎作業,都是應答盡答的題。
IPO問詢階段好比老師問學生:“作業寫得如何?”
學生一直以肯定回答,沒有問題。但現場檢查動真格,臨到批改作業時,一系列問題就露餡了。
如果老師不去問,學生是否仍然就想得過且過?一旦“問題申報”“帶病申報”的公司順利闖關,就走向二級市場。信息披露有瑕疵,投資者的每一筆投資都將承擔未知的風險。
企業自身的問題之外,現場檢查發現保薦人核查手段不詳實、樣本調查不充分的問題。比如訪談問卷無簽章、視頻訪談無問卷、未獲取被訪談人身份證明文件等情況。
當下IPO申報火熱,保薦人承接項目多,中介機構核查任務艱巨,但越是這樣,就越需要審慎而冷靜地篩選行業中更優質的公司、信息披露更規范的企業。
盡管現場檢查可以進一步強化信披質量,但因為精力、成本有限,并不能用抽查代替普查。在IPO申報熱潮中,中介機構更要發揮“看門人”作用,把好IPO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關。
現場檢查的震懾效果在顯現,也要強化問題查處的事后追責。對涉及存在財務瑕疵、核查“走過場”的相關主體方,也應予以相應通報批評和處分。
特別因現場檢查而撤回資料的擬IPO企業,絕不能由此不了了之。若存在涉嫌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等重大違法違規問題,保薦機構、發行人還有必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同時,還要加大對主動撤回IPO材料企業的追問力度,需要這類企業和保薦機構給出充足而詳實的理由。
筆者建議,之后的IPO現場檢查不僅要針對當前處于申報過程的企業,還可涉及突然撤回材料的企業,由此增加對主動撤材料主體的震懾力度。 >更多相關評論詳見08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