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5 22:51:44
◎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2022年10月底前,各地區各部門對帶有市場準入限制的顯性和隱性壁壘開展清理,并建立長效排查機制。
◎9月15日,《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對外發布。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8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措施,持續為市場主體減負激活力。半個月后,這項工作迎來了新進展。
9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發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意見》包括五方面23項內容,明確強調要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2022年10月底前,各地區各部門對帶有市場準入限制的顯性和隱性壁壘開展清理,并建立長效排查機制。
此外,《意見》還指出,要嚴格落實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依法依規從嚴控制新設涉企收費項目,嚴厲查處強制攤派、征收過頭稅費、截留減稅降費紅利、違規設置罰款項目、擅自提高罰款標準等行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曾指出,改革是政策工具箱中極重要工具,要堅持以改革激活力,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深入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嚴格劃定權力邊界,嚴肅查處亂罰款、收過頭稅費等行為。
從此次公布的《意見》來看,上述會議提及的“深入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嚴格劃定權力邊界,嚴肅查處亂罰款、收過頭稅費等行為”得到了強調。
《意見》明確,要嚴格規范政府收費和罰款。嚴格落實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依法依規從嚴控制新設涉企收費項目,嚴厲查處強制攤派、征收過頭稅費、截留減稅降費紅利、違規設置罰款項目、擅自提高罰款標準等行為。
嚴格規范行政處罰行為,進一步清理調整違反法定權限設定、過罰不當等不合理罰款事項,抓緊制定規范罰款設定和實施的政策文件,堅決防止以罰增收、以罰代管、逐利執法等行為。2022年底前,完成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重點查處落實降費減負政策不到位、不按要求執行惠企收費政策等行為。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亂罰款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民營企業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比較明顯的不良影響,群眾對此意見非常強烈。因此,取消不合理不規范罰款應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也有利于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意見》還明確,2022年10月底前,各地區各部門對帶有市場準入限制的顯性和隱性壁壘開展清理,并建立長效排查機制。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指出,從目前情況看,一些地方出現了“隱形壁壘”,比如說,在招投標等活動中,對外地企業設定了比較難達到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對于本地企業來說相對容易達到。
白明指出,在當前積極培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這些顯性或者隱性壁壘的存在,顯然會影響國內經濟社會的發展。而要破除這些壁壘,關鍵還是用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
此次發布的《意見》也強調,要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及動態調整機制,抓緊完善與之相適應的審批機制、監管機制,推動清單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7177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