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7 17:12:12
◎“天賜良基日報”基于每經app基金板塊,聚焦每個交易日公募基金最新資訊、知名基金經理動態,并對今日ETF、明日新發基金進行點評。(不作為投資依據,僅供參考)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一、今日基金新聞速覽
1.險資已成為公募基金市場第一大機構投資者
截至2022年6月末,我國保險資產規模已達到26.6萬億元,資金運用余額達24.5萬億元。2017年至今,中國年度保費規模始終位列世界第二位。目前,保險業是國內金融市場擁有最大規模長期資金的行業,已成為公募基金市場的第一大機構投資者、股票市場第二大機構投資者、債券市場第三大機構投資者。(Via:證券日報)
2.新基金發行回暖,次新產品低位布局
經歷了4月-5月的發行低迷期,近期新基金發行逐漸回暖。6月-8月,每月新成立基金發行規模均突破1000億元。截至9月26日,9月以來有101只新基金成立,規模達1099.50億元,有8只基金成立規模均超過40億元。面對市場調整,多只次新基金積極建倉,一些在低位布局的新基金,今年已取得了較好業績。展望四季度,機構人士認為,市場信心將持續恢復,短期價值風格料占優,中長期依然看好新能源、半導體以及軍工等高景氣賽道。(Via:中國證券報)
3.私募節前開啟防御模式
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16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9.60%,時隔四周后再度跌破80%關口。其中,百億規模級別的私募更是大幅減倉,倉位指數降至76.08%,環比此前一周下降4.62個百分點。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近期觸及預警線和平倉線的私募產品數量有所增加,這讓不少私募的投資壓力顯著加大。整體來看,相當一部分私募對短期市場仍持謹慎態度;部分私募則逢低布局,認為市場估值已處于底部區域,期待四季度的行情回暖。(Via:證券時報)
4.醫藥相關ETF被大舉掃貨
本月以來,醫療ETF和醫藥ETF份額分別增長41.18億份、32.54億份,在所有股票ETF中排名第二、第三位。拉長時間來看,今年以來,醫療ETF和醫藥ETF份額分別增長145億份、140.12億份,按照區間成交均價計算,兩只ETF年內分別獲得78億元和71億元資金凈流入。(Via:上海證券報)
5.三季度基金經理變更節奏加快
隨著公募基金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以及行業新規落地,基金經理變動頻繁。數據顯示,截至9月26日,三季度合計新聘基金經理231人,離任基金經理94人。今年一季度、二季度新聘基金經理分別為146人、129人,離任基金經理分別為84人、52人。分析機構認為,基金經理的頻繁變動會給權益類投資和主動性投資帶來一定影響。對此,不僅需要投資者理性看待,更需要基金經理堅守負責底線。 (Via:中國證券報)
6.調整之際許久不見的爆款基金又來了
在年內頭部公募旗下產品銷售平平的背景下,中小基金卻頻出爆款產品。長城遠見成長基金在最近兩周時間募集資金已超16億。據悉,該基金產品在銀行、券商、互聯網平臺三大渠道上的銷售均超預期。(Via:券商中國)
二、知名基金經理最新動態
1.中信保誠基金孫浩中調研祥鑫科技
9月26日,上市公司祥鑫科技被機構調研。中信保誠基金孫浩中現身其中。近半年數據顯示,孫浩中在管基金中,尚未持有該股票。
2.廣發基金吳興武調研恩華藥業
9月21日,上市公司恩華藥業被機構調研。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吳興武現身其中。近半年數據顯示,吳興武在管基金中,尚未持有該股票。
三、今日ETF行情點評
大盤全天高開后震蕩走高,滬指、深成指漲超1%,創業板指漲超2%。盤面上,超跌個股表現強勢。其中消費股全線爆發,旅游、食品等板塊漲幅居前,醫藥股集體反彈,醫療器械方向領漲。
受盤面個股影響,多只醫藥、醫療ETF及旅游ETF漲幅超5%。此外,有色60ETF尾盤拉升至漲停板,大漲10.02%,不過截至收盤該ETF出現了大幅溢價。
下跌方面,兩市僅有2只ETF跌幅逾2%,灣創100ETF和500滬市ETF分別下跌了2.64%和2.46%,但兩只ETF成交金額都不大。
四、下周重點關注新發基金
1.基金簡稱:東方匠心優選混合
基金類型:混合型-偏股
基金經理:蔣茜
業績比較基準:中證800指數收益率*60%+恒生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調整)*10%+中債綜合全價指數收益率*30%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2.基金簡稱:諾德策略回報股票
基金類型:股票型
基金經理:郝旭東
業績比較基準:滬深300指數收益率*80%+中國債券總指數收益率*10%+恒生指數收益率*10%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918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