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5 16:56:31
◎整體來看,萬華化學第三季度的表現,也對其前三季的整體業績有所拖累。萬華化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04.20億元,同比上漲21.53%,對應的歸母凈利潤136.08億元,同比下降30.36%。
◎在產能大幅擴張的同時,這個化工巨頭的負債壓力也逐漸顯現。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萬華化學的流動負債合計1109.38億元,較年初增加100多億元。在流動負債中,短期借款達到560.38億元。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陳俊杰
雖然營業收入繼續增長,但在成本壓力之下,有著“化工茅”之稱的萬華化學(SH600309,股價83.5元,市值2621.7億元),繼續深陷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10月25日,萬華化學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13.02億元,同比上漲4.14%;當季實現歸母凈利潤32.25億元,同比下滑46.35%。
整體來看,萬華化學第三季度的表現,也對其前三季的整體業績有所拖累。
萬華化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04.20億元,同比上漲21.53%,對應的歸母凈利潤136.08億元,同比下降30.36%。
從主要產品來看,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系列仍是萬學化學的三大主要產品。今年前三季度,三大主要產品所對應的產量分別為316萬噸、340萬噸、71萬噸,對應的銷量分別為314萬噸、893萬噸、68萬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88.64億元、563.12億元、152.64億元。
對于前三季財務狀況,萬華化學在公告中稱,公司按照既定戰略,快速響應,充分發揮全球渠道優勢,各主要業務板塊銷量、價格仍同比保持增長態勢,但受全球原油、天然氣等基礎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公司主要化工原料、歐洲公司能源成本同比大幅上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比于1300多億元的營收,萬華化學前三季度營業成本也達到1086.13億元,同比增長39%。
這種情況,也基本延續了上半年的形勢。在2022年半年報中談及“增收不增利”的現狀,萬華化學解釋稱,原料價格上漲推升公司主要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上漲,同時隨著公司PO/SM、聚醚等新產能投產以及海外市場銷量增長,使得公司營業收入呈增長態勢。而受原油、天然氣、煤炭等基礎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公司主要化工原料、歐洲BC公司能源成本同比大幅增加,主要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化工行業龍頭,萬華化學雖然三季報中稱“各主要業務板塊銷量、價格仍同比保持增長態勢”,但作為其主要產品的MDI售價,在9月份時已是2022年前9月的最低。
其中,萬華化學的主要產品純MDI價格從3月的26800元/噸降至9月份的21000元/噸,降幅21.64%;聚合MDI則從22800元/噸降至17500元/噸,降幅23.25%,且今年前三季的平均價格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此前,山東另一家化工類上市公司高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跟去年比,化工產品價格下降,疫情影響、原料價格上漲,今年的行業形勢(和2021年比)差別比較大。
進入2022年以來,俄烏沖突導致國際油價大幅度飆升,作為化工行業最基礎的原材料,原油價格的變化深刻影響著產業鏈公司的成本變動。
作為一家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萬華化學擁有煙臺、寧波、四川、福建、珠海、匈牙利六大生產基地及工廠,形成了強大的生產運營網絡。但這種布局,也讓萬華化學在今年遭遇更多的壓力。
中泰證券在最新研報中稱,盈利能力方面,受海外裝臵不確定性加劇的影響,能源價格持續高企下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萬華化學三季度營業成本大幅增加。
雖然高油氣價下盈利承壓,但大乙烯二期核準獲批,卻讓多維布局的萬華化學,有了長期發展的底氣。
據萬華化學8月22日公告,公司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烴項目于近日收到山東省發改委批復。目前,萬華化學現有乙烯產能100萬噸/年,本次核準獲批后,公司將在原有PO/AE一體化裝置和乙烯(一期)基礎上,投資176億元再建120萬噸/年乙烯(二期)及下游高端聚烯烴項目,建成后公司乙烯產能將達到220萬噸/年,在規模、技術和成本優勢或再上臺階。
中泰證券研報顯示,“三地布局”,PDH或成丙烯擴能新方向:萬華化學在已建成的煙臺工業園年產75萬噸PDH裝臵基礎上,在福建工業園和蓬萊工業園再造兩個年產90萬噸PDH裝臵,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工,2024年建成投產,屆時公司將具備255萬噸/年的PDH產能。憑借簡原料投入、高丙烯收益、低投資成本等優勢,PDH或取代傳統石腦油裂解副產丙烯,成為未來丙烯擴能主要方向。
除了在石化板塊的進一步擴張,萬華化學的眾多新項目增量漸近。華泰證券研報顯示,萬華化學2022-2024年將迎來眾多新項目收獲期,在建/規劃項目包括聚氨酯、石化(含蓬萊基地、乙烯二期等)、新材料(含檸檬醛/尼龍12/磷酸鐵鋰/聚醚胺等)三大板塊諸多產品,且新材料方面,公司4萬噸尼龍12已順利投產并擁有自主全產業鏈制造核心技術。
上述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額422億元(較年初增加128億元),未來新項目陸續實施有望持續貢獻盈利增量。
中泰證券關于萬華化學相關研報中也提到多個風險提示:經濟下行、全球供應鏈不穩定性加劇、產品、原料價格大幅波動、項目投產進度不達預期、產能釋放不及預期、安全環保因素。
與此同時,在產能大幅擴張的同時,這個化工巨頭的負債壓力也逐漸顯現。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萬華化學的流動負債合計1109.38億元,較年初增加100多億元。在流動負債中,短期借款達到560.38億元。
而縱觀2019年-2021年,萬華化學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448.0億元、681.3億元、980.0億元,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7.57%、84.63%、82.99%,一直維持在80%以上的高位。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