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尹海濤:任何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最終都不可能走向成功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5 22:06:44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楊 翼    

2022年,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2022)》,在投資者關系管理的溝通內容中首次納入ESG相關信息。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以ESG作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錨點。但是,也有企業對于ESG背后所代表的商業內涵缺乏興趣和關注。

ESG的興起,究竟給產業變革帶來了什么?商學教育如何應對ESG所提出的新命題?

在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主辦的“第九屆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尹海濤,解析在以ESG為代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引領下,商學教育的新任務和新使命。

談商業模式:模式創新沒有ESG 就沒有長久生命力

NBD:如何看待ESG這一新興理念的內涵意義?在商學院中,怎樣將ESG融入到商學教育?

尹海濤:從商學院視角來看,ESG教學相對來說比其他學科挑戰性更大一些,因為這是一個趨勢,但并未發展到成為每個人的共識。

有些學生當下還并不認可ESG是企業目前發展階段必須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一些小企業來說,他們可能只是認為這是大企業需要考慮的一個方向、需要的一種為社會提供價值的理念,而并不把ESG看成是需要進行商業思考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來說,這種現象是商學教育中當下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但事實上,我們作出很多商業判斷的時候,不論是發展實業還是進行投資,都必須要考慮到ESG。為什么呢?因為只有跟ESG相匹配的,才是具有商業競爭力的方向,才是具有可長久生命競爭力的方向。

我們都知道,ESG主要關注幾個方面:E是環境,S是社會,G是公司治理。從內涵上來講,G主要關注的是企業自身做得好不好。仔細思考后就會發現:如果E和S方面做得不好的話,這種商業模式是不長久的。

例如P2P,從本質上來講,它是互聯網創新浪潮中提出的一種商業模式。單就商業模式本身來看并沒有特別大的問題,畢竟資本總是要流入到投資回報率高的地方。但是,P2P為了賺錢,將目標鎖定在了風險承受能力很低的一些群體,例如大學生等,甚至在還不了錢的時候采用暴力催收的方式,而不是采用正常的金融風控手段,這就產生了社會問題,損害了社會效益。

因此,很多行業的發展之所以沒有長久生命力,正是沒有深入理解清楚E和S的問題。

NBD:那么,我們如何利用ESG的理念,來尋找產業風口、研判產業機會呢?

尹海濤:舉個例子,當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就面臨著如何解決E和S等方面的問題。

比如E的問題,集中體現在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回收上。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達到100萬輛的規模,之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都是比較低的。那么嚴格意義上來說,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還沒有真正走到退休年齡。當這些電池走到退休年齡,如果到時我們又并沒有產生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去應對它,那么我們就會面臨E,也就是電池污染的問題。

除此之外,與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利用相關的還有重金屬原材料的使用問題。近幾年,鋰價格上漲了數十倍。漲價的原因在于需求旺盛,供需處于不平衡的狀態。如果資源不回收,一直用下去只會越來越少。當然我們也看到,新能源汽車所用的電還是以煤電為主。從ESG中E的視角來看,這些問題在沒有解決好之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然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

當然,從S的視角來看,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安全性也十分值得關注。當新能源汽車的基數越來越大、電池逐漸老化,如何保證停在路邊、地下車庫的新能源車安全,也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

NBD:也就是說,我們在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時候,都要從ESG視角來審視其可持續性?

尹海濤:站在今天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任何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最終都不可能真正成功。

以往去發展一個產業或者評估一個技術路線,只需要研究它的商業模式可行性,也就是能不能賺到錢。但現在你就要多維度地去考慮:在賺錢的同時,它會不會帶來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我想,這是一種新的產業研究方法論和研究模式。

當然,如果技術路線和商業邏輯能夠順利解決ESG上的問題,那么就會迎來蓬勃的發展。比如,如果電動汽車能夠解決電池E和S的問題,相信不僅電動汽車前景會明朗,還會衍生出諸如電池回收利用等新產業。

談商學教育:針對不同行業大類 開設行業社群班

NBD:從ESG新理念的誕生我們也看到:中國商業發展正在不斷進步,在商學教育上如何進行課程創新,讓商學更好賦能實踐?

尹海濤:首先,我們在行業研究上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我們有扎實的商學基礎訓練,我們會設計諸如財務會計、投資并購、供應鏈管理等相關課程。另一方面我們開設了針對不同行業大類的行業社群班。比如在我帶的智慧能源班級里,我們會為同學們介紹能源行業革新過程中主要面臨的商業問題。

當然,我們還會邀請在行業一線龍頭企業的高管來介紹行業前沿發展情況。通過對接一些行業資源,讓學生、老師與業界加強互動和交流。

另外,我想強調在社會責任上的教學。商學教育發展到今天,遠遠不止于幫助企業怎樣學會賺錢。我們的目標用華為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讓企業有質量地活下去。進一步來說,有質量的方向性其實就在于對E和S上的特別關注。

最后,我們的課程設計會與交大理工科領域的特別優勢結合起來??萍际俏磥戆l展的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有商業頭腦;當然,擁有商業頭腦的人,也并一定能夠充分理解科學技術。所以特別需要在課程中將商學與工科相結合,讓商業與科技實現互相賦能。我們安泰今年在EMBA中提出了“新商學·新科技”定位,也正是這個道理。

NBD:目前,隨著國際商業交流的不斷緊密,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選擇來中國投資、與中國企業合作。那么,如何更好地讓世界更好地認知中國商業理念和中國商業文化,從而實現更為緊密的交流合作?

尹海濤:我們都知道,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無論是商業交流還是科技、文化交流,各國人民之間增進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商學院來說,促進全球范圍內的商業往來和經濟往來,本身就是我們的社會責任。

那么如何更好地讓國外企業理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國的商業文化和各種商業模式?這就需要我們用外國人能夠理解的語言、邏輯和方式方法來講中國的故事。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推出了英文“中國商務在線”項目,也就是Doing Business In China(DBIC),我們的目的就是把中國的商業環境,用西方的語言、西方的思維邏輯講給西方人聽,讓他們明白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思維、中國的商業規則。這一項目對于開發團隊的要求很高。因為它要求開發者需要既對于中西方商業思維有深度理解,又能夠用流利的英文生動講述給外國人聽。我想,安泰團隊正具備了這種綜合能力優勢。所以,我們非常有信心,能夠將DBIC打造成為講好中國商業思維、講好中國商業故事的平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ESG投資 教育 新能源汽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人妖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看 | 中文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三区 | 亚洲性爱免费视频网 | 日本中文字幕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