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9 17:43:10
◎上個月,《公募基金投資月報》中,為大家分享了醫療器械行業的兩只ETF,一個是醫療ETF(512170),一個是醫藥ETF(512010),在整個十月行情中,表現出強于市場的走勢。下一個月,又有什么行業值得我們關注?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葉峰
十月,A股市場跌宕起伏,滬指圍繞3000點整數關反復爭奪。最近一段時間,A股龍頭貴州茅臺持續創新低,隨后各種“茅”相繼倒下,整個市場異常低迷。
然而,相對較差的市場環境下,依然有一些行業從逆境中走了出來。上個月,《公募基金投資月報》中,為大家分享了醫療器械行業的兩只ETF,一個是醫療ETF(512170),一個是醫藥ETF(512010),在整個十月行情中,表現出強于市場的走勢。
下一個月,又有什么行業值得我們關注?
中藥板塊迎來風口
10月末,A股市場大幅下挫,滬指逼近9月末的低點。
不過,中藥板塊卻走出了強于大盤的走勢。昆藥集團、華潤三九、太極集團等中藥龍頭股新高不斷。此外,新天藥業更是走出三連板走勢。
今年以來,中藥行業利好不斷。
首先,2022年開始,整個中藥板塊進入政策紅利的兌現期。中藥集采政策相對溫和,中藥消費品受醫保控費等政策影響較小,與其他醫藥細分板塊對比明顯。此外,中藥企業獨特的量價齊升機制,支撐中藥板塊走出長期成長空間。隨著中藥覆蓋的市場擴大與政策刺激,中藥板塊未來增長速度可期。
其次,中藥板塊整體市盈率僅為20倍,近5年的估值分位數為10%左右,處于歷史底部水平。
第三,國盛證券認為未來4個季度有望看到,中藥板塊在疫情常態化后,基數正常后的增長狀態。由于藥店、醫院等渠道此前受到疫情影響,疊加渠道正常3-6個月的庫存,中藥企業增速回歸正常會晚于藥店等渠道1-2個季度。
從第三季度中藥板塊的業績增速來看,已經能夠看到明顯的環比改善,這個邏輯將在未來4個季度持續演繹,助力中藥板塊實現戴維斯雙擊。中藥是真正的政策邊際利好型板塊。
中藥類基金逆勢走強
整個四月份,由于大盤的震蕩下跌,公募基金整體表現并不理想。不過,布局中藥領域的基金卻表現強勢。
其中,由知名基金經理過蓓蓓管理的匯添富中藥基金LOF近1個月取得13%的回報,無疑成為基金中的佼佼者。
對于中藥行業,過蓓蓓在三季報中做出了最新判斷。過蓓蓓表示,中藥配方顆粒行業上半年收入端承壓,主要由于配方顆粒標準切換工作導致部分企業銷售受阻。長期來看,隨著國標和省標的不斷推出,短期影響出清以后,配方顆粒行業將迎來 高質量和高速發展期。中成藥方面,醫保政策上利好,同時行業龍頭在上半年體現出較好的 抗壓能力,利潤端增速快于收入端,盈利能力改善。
過蓓蓓表示,在頂層設計中,高度重視中醫藥創新發展與中醫治未病干預,利好政策頻出下中醫藥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此外,國企混改紅利仍處于釋放期,中藥企業國企占比在醫藥行業中比較高,國企改革對行業的催化也相對明顯。中藥成為醫藥子板塊中明顯較為抗跌的板塊。
除了過蓓蓓管理的中藥基金外,今年7月20日才成立的鵬華中證中藥ETF(159647)也值得關注。
該基金三季度末的規模為6.16億,9月末ETF最低價格跌到0.854元,但到10月27日最高漲到1.053元,階段漲幅達23.3%。
股票“牛基”TOP20榜:股基冠軍主動調倉了!
介紹完ETF的投資機會,接下來看各類基金產品的榜單。
首先是普通股票型基金,經過10月份市場的大幅震蕩之后,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業績普遍有所下滑,截至10月27日,僅有5只產品維持年內正收益,排名第一的依然是英大國企改革主題。不過,該產品的年內回報也下降到了21.79%。
值得注意點是,在10月份,醫藥類基金表現突出,紅土創新醫療保健月內收益26%,一舉進入排名前五。此外,前海開源中藥研究精選本月收益也高達15%,使得今年的損失大幅收窄。
另外,頂流基金經理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小盤價值本月收益6%,年內也只虧了約3個點。
個股方面,中庚小盤價值三季度末持有川儀股份、創業慧康、頂點軟件、新點軟件等,近期都有不錯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牛基TOP1的英大國企改革,在三季度末對持倉進行了明顯調倉。上半年,該基金之所以能夠排名第一,主要原因是滿倉重注煤炭股。不過三季度持倉來看,英大國企改革明顯減倉了煤炭,同時加倉了消費。尤其是將中藥板塊的東阿阿膠買成了第一大重倉股。此外,還買入了上海家化、伊力特、貴州茅臺和天潤乳業。
看得出來,英大國企改革此次調倉換股,目的是高低切換,煤炭漲了近一年了,而消費股都在低位。但是,貴州茅臺、伊力特在10月份新低不斷。上海家化走勢也很低迷,只有東阿阿膠借了中藥行情的東風,走勢算是相對強勁。
股票“弱基”TOP20榜:虧損進一步加大,大消費已成頂流基金經理“噩夢”
再看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弱基榜,10月份股票型基金業績進一步下跌。弱基排名第一的依然是李元博管理的富國創新趨勢,今年以來虧損超過44%,另外排名前8位的產品虧損幅度都超過了40%。
此外,弱基榜單中,多位頂流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現身榜單,比如韓廣哲管理的金鷹醫療健康產業,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精選。而上個月在榜單中的中歐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創新,由于本月醫療板塊表現出色,該產品退出了榜單,不過今年累計虧損幅度依然達到33%。
從這些產品的倉位布局看,大消費領域是頂流基金經理的噩夢,比如白酒、醫藥、互聯網,家電等、消費電子、家居等,今年總體都表現都不佳。
混合“牛基”TOP20榜:萬家黃海業績保持穩定
接下來,看市場關注度最高的混合型基金的業績排名。
10月份,總體而言,混合型基金的表現比普通股票型基金還是要更好一些。
排名囊括前三的依然是萬家基金黃海,不過他管理的三只產品10月份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而且三只產品的業績下降幅度都在8%左右。目前,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繼續以53.7%排名第一。萬家新利收益下降到47%%,排名第二,萬家精選A收益下降到39%,排名第三。
可見,即便是今年大概率的冠軍,黃海要想始終維持高收益也是很困難的。而根據公布的三季報,黃海也對重倉股進行了調整,降低了煤炭股的比重,第一大重倉股換成了中國海油。此外,還買了白酒股的迎駕貢酒。從調倉思路來看,和英大國企改革比較類似。
混合型基金“弱基”TOP20榜:弱基榜格局驟變,蔡嵩松年末要逆襲?
10月行情,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混合型基金“弱基”TOP20榜發生了巨大變化。最近一個月,由于半導體板塊的強勁反彈,蔡嵩松管理的諾安創新驅動業績猛增近20%,該產品年內收益也從此前的-44%變成了-33.55%,從而一舉跳出了“弱基”榜。
值得一提的是,蔡嵩松管理的諾安創新驅動,也是近一個月業績最好的混合型基金。根據該產品的三季報,9月末該產品重倉持有信創板塊個股,比如中國軟件、卓易信息和信安世紀等,10月份都有很強表現。
蔡嵩松在三季報中表示,從計算機行業本身來看,過去幾年對比新能源、半導體等成長賽道一直是負收益,目前的估值都處于歷史估值中樞的中下部,今年的數字經濟是行業的最強催化,這是全行業信息化含量的提升,是計算機行業總量提升的邏輯。
蔡嵩松還表示,國內越來越意識到國產替代的重要性,未來行業信創的節奏將進 一步提速。因此,該基金三季度加大了信創板塊的配置比例。
今年還有剩下兩個月,前面9個月時間都排名倒數的蔡嵩松,能否在年末逆襲成功,讓我們拭目以待。
QDII“牛基”TOP10:波動劇烈 石油類產品再創新高
再看QDII產品的“牛基”TOP10榜,石油類產品9月剛剛出現大幅度的回落。而在10月,卻再次大漲,并且收益率再創新高。
截至10月末,排名第一的是石油LOF,今年收益已經達到83.7%,排名第二的是華寶油氣,今年收益達到74%。而最近一個月,這兩只產品漲了近20%。
QDII“弱基”TOP10榜:弱基排名變化不大
QDII弱基榜方面,與港股相關的產品均排名倒數,損失都超過40%。今年的港股,實在是太難了,根本不知道何處是底。
雙十基金經理跟蹤:周蔚文看好困境反轉
和上個月末的業績相比,10月份,雙十基金經理的產品業績進一步下滑。表現相對好點的是周蔚文,他管理的中歐新藍籌今年回報-17%。而表現最差的是傅鵬博,他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年內回報-34%。截至10月末,我們跟蹤的“雙十”基金經理中,已有多只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低于10%了。
而上述“雙十基金經理”中,只有王克玉管理的泓德優選成長在近一個月取得了正收益,近1個月收益為3%。
再看泓德優選成長三季報公布的重倉股,其中恒生電子、中控技術等表現不錯。另外,在第三季度,王克玉堅決減倉了萬科A、水井坊和東方財富,以及韋爾股份,算是躲過了10月份以來的調整。
王克玉在三季報中表示,市場本身運行的機制是非常復雜的,作為權益類組合的基金經理,過去絕大多數的工作精力一直集中在自下而上尋找投資機會。但是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確實看到了很多提高組合長期收益率的機會。
今年以來影響金融市場的幾個關鍵因素,目前看將在未來的一年內逐漸發生比較大的變化,這是王克玉對市場轉為樂觀的主要原因。著眼于長期,該產品將繼續優化在軟件、半導體和化工新材料這幾個持續關注行業中的中小型成長公司。在今后半年內,基于組合抗風險能力和風險偏好的考慮,會重點布局資產負債表特別健壯的運營商、家電等行業。
基金三季報披露完畢
最后,10月結束,公募基金的三季報也披露完成。那么,哪些行業和個股,在第三季度最受公募基金的青睞?
首先,來看一組基金數據的變化。
1、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再創歷史新高,由二季度的26.27萬億元增加至三季度的26.59萬億元。
2、貴州茅臺持有基金數繼續上升,而寧德時代繼續下降。三季報貴州茅臺持有基金2070只,較上期增加55只;而寧德時代本期為1544只,較上期減少268只。
3、邁瑞醫療取代藥明康德,成為公募基金第一大醫藥生物重倉股,邁瑞醫療本期也擠進前十。
4、公募降低對港股的配置,美團、騰訊等在三季度均被公募基金降低配置。
5、葛蘭依然為在管規模最高的權益基金經理,其管理規模高達875億,但比上期減少了143億。排名第二的還是張坤,目前管理規模830億,也減少了141億。頭部基金經理管理規模普遍出現下滑。
最后,從行業來看,公募基金持倉前三大行業依然是電力設備、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持倉市值分別為5128億元、5097億元和2902億元,占總持倉市值比分別為16.57%、16.47%和9.38%。
持倉市值較二季度變動來講,國防軍工、煤炭、交通運輸增加前三,分別增加129億元、122億元和97億元。而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食品飲料減少前三,分別減少1186億元、665億元和567億元。
持倉市值占總持倉占比變動方面,國防軍工、交通運輸、煤炭居增幅前三,占比分別增加0.88%、0.58%和0.57%。而電力設備、有色金屬、非銀金融居減幅前三,占比分別減少1.23%、0.73%和0.72%。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5050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