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5 18:54:24
操作策略上,半年線上方不要去追高,如果能夠沖到3190點-3200點區間,可考慮適當高拋,等回踩后再考慮接回。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716545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今天,大家討論最多的應該是巴菲特買入臺積電股票的話題。
話說就在前幾天,“股神”旗下的公司還在繼續減持比亞迪H股,而如今,臺積電已赫然出現在伯克希爾三季報的十大持倉中,持倉市值超過41億美元。
透過巴菲特這一番操作,其對于成長賽道兩個細分領域的態度應該非常清晰了,要不要參考大佬的思路,全憑投資者自己判斷。
年初巴菲特大買西方石油,隨后因為俄烏局勢,能源股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又重倉臺積電,因此也有不少人質疑這種操作不是巴菲特自己的決定。
不過,話又說回來,就算是其他人的決策,巴菲特自己肯定是知情的,大概率也不會違背他的投資原則。估計要不了多久,做行業研究的馬上就會分析為何臺積電是一家電子消費行業股了。
真是由衷地佩服巴菲特,不僅早已功成名就,而且86歲買蘋果、92歲買臺積電,說明他仍然熱衷于學習,仍在不斷改變、不斷進化,這應該就是他一直被稱為“股神”的原因之一!
達哥順便查了下美版的倉位在線,伯克希爾公司目前持有的臺積電占其總倉位的比例在1.3%左右,成本約82.65美元/股,浮虧約10%。
這里有必要提醒的是,巴菲特屬于超大規模資金,他入場是需要左側打提前量的,因此看到巴菲特買半導體龍頭,就盲目跟風搶貨,就得做好左側交易的心理準備,股價探底、磨底的節奏很可能少不了。
受此影響,港股和A股的科技股今天都漲瘋了,雖然有網友直呼驚訝、意外,但“身體卻很誠實”,評論言語里流露的是滿意的笑臉。這樣一來,達哥就比較尷尬了,之前說的是半導體跌到下方支撐位時的投資機會,這下突然因消息刺激暴力拉升,應該有不少朋友踏空了。
半導體板塊指數今天收出大陽線之后,頂在了9月初的密集成交區附近,這里大概率會震蕩,短線機會應該還能延續。明天著重關注板塊內部的梯度和其他市場的共振情況;至于中線想要跟隨“股神”節奏的,就要等比較像樣的回調機會了。
半導體板塊上攻,帶動了新能源賽道的反彈,為今天指數的上漲貢獻了不少力量,但整體的大結構上,電力設備板塊指數走得并不清晰,既有繼續走弱的可能,也有延續震蕩的可能,加上這個板塊并不是當前市場資金的主流方向,不作為重點關注。比較好的方式就是震蕩,這樣可以減輕對市場的負面影響。
除了成長賽道之外,大金融也成為今天重要的多頭力量,證券板塊大漲3.74%。從年初算起,這應該是“牛市旗手”的第三次異動了,前兩次給大家的體驗都不好,所以這一次達哥對券商股接下來的走勢持懷疑態度。
證券板塊指數目前就是大的震蕩結構,樂觀的話,往上可以看到6月份板塊指數的高點附近;不樂觀的話,板塊指數即將臨近壓力位,短期可能還有沖一沖的動力,但上方壓力就比較大了。
相比較來說,之前的老熱點工業母機就很穩了。從產量與海外訂單情況來看,2022年以來國內工業母機景氣度整體呈現底部復蘇態勢。工業母機板塊指數今天收出放量中陽線,突破所有均線,有望向前高發起挑戰。
工業母機板塊今天的這種表現,代表了當前很多板塊的情況,大漲以后就會出現連續調整,關鍵是我們要熬得住這種市場輪動的節奏,專注于少數幾個板塊即可,不要只盯著每天異動的板塊看,很容易“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俗話說“人不如舊”,對于之前已經證明過自己的板塊,還是要多看一眼的,達哥之前談板塊輪動時提到“猜新不如猜舊”也是這個道理。就比如之前表現不錯的軍工,近期連續多個交易日表現一般,但如果是當中線對待,其實走勢結構還是很穩的,也是一個臨近變盤的走勢。
此外,對于不同的板塊,也要有不同的預期。比如醫藥就屬于主升浪,自然是連續爆發;但是如果買的是新能源,也期望其和醫藥有一樣的表現,那就有問題了,久而久之,心態也容易出問題。
比較有意思的個股是競業達(SZ003005,股價62.03元,市值92.05億元),盤中出現閃崩跌停。作為反彈以來的情緒龍頭,競業達今天的表現對投機情緒的影響自然是有的,跟老龍頭同一批出現的高標股,尾盤多少都受到了波及,不過整體來說,這種影響比較小。老的情緒龍頭在市場氛圍好的時候退場,其實是非常明智的做法。接下來,短線就等新周期的出現,同時關注投資風格會不會向機構票轉移。
就上證指數而言,今天的走勢應該是在預期之中的,盤中指數能夠頂著壓力位震蕩,是強勢的表現,接下來就看上證指數對壓力位的突破情況了。如果能夠繼續向上擴展空間,后續回踩確認是不錯的加倉機會。從15分鐘級別來說,指數能不能向上擴展空間,明天很可能就要見分曉。
整體來說,今天市場的表現非常強勢,但也沒必要過分激動,由于上方套牢盤體量較大,市場連續上攻的概率不大,小心沖高遇阻回落。因此,操作策略上,半年線上方不要去追高,如果能夠沖到3190點-3200點區間,可考慮適當高拋,等回踩后再考慮接回。至于板塊個股,萬億市場成交金額之下,以板塊節奏為主,不必太過在意大盤節奏。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