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0 22:29:51
從此次新晉入圍城市來看,六座城市均為所在區域中心城市,覆蓋東北、東部、中部及西部地區,且具備一定經濟實力和開放經驗。接下來,如何結合地區實際,在服務業開放領域開展差異化探索,將是這些試點城市的重要任務。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740758
中國政府網20日消息,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在沈陽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試點為期三年。
中國于2015年起在北京率先實施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此后又逐漸擴圍至天津、上海、海南、重慶等省市。
根據官方要求,此次推出的6個試點要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開展差異化探索,在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國服務業的開放發展、創新發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解讀:不久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擴大市場準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話音剛落,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再度擴容。
這一重磅試點,是我國就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要部署。2015年5月,試點在北京率先實施;2021年4月迎來首次擴容,天津、上海、海南、重慶等4省市被納入,形成“1+4”格局。此次六座城市入圍,也是該試點首次在地市級落地。自此,全國已有11個城市躋身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行列。
為什么越來越強調服務業開放?
一個重要原因是,服務業已成為我國吸收外資的重要引擎,占我國吸收外資總量的70%以上。今年前10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4.4%,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增速達25%。另一方面,目前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約55%,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左右,存在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不夠、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等問題。
當前,我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消費形態正由實物消費為主加快向服務消費為主轉變。服務業擴大開放,不僅有利于推動我國服務業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的需求也將為全球服務貿易和投資提供更多機遇。
而從此次新晉入圍城市來看,六座城市均為所在區域中心城市,覆蓋東北、東部、中部及西部地區,且具備一定經濟實力和開放經驗。接下來,如何結合地區實際,在服務業開放領域開展差異化探索,將是這些試點城市的重要任務。
海關總署:積極推進邊境陸路口岸有序復開
海關總署網站消息,12月19日,海關總署黨委書記、署長俞建華主持召開黨委會議。會議要求,圍繞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化調整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積極推進邊境陸路口岸有序復開,大力協調保障各類口岸通關順暢,守住外防輸入防線的同時便利國際經貿往來。
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
12月20日,在建規模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大水電站——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白鶴灘水電站16臺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標志著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
四川發文推進電能替代
12月20日,四川省發改委等部門印發《四川省電能替代推進方案(2022-2025年)》提出,進一步健全電能替代工作機制,拓展電能替代廣度和深度,力爭“十四五”期間電能替代累計電量達600億千瓦時,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左右。
澳門私家車經申請將可入粵
央視新聞20日消息,廣東省政府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不斷推進全面放開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政策。目前“澳車北上”政策實施各項準備已經就緒。12月20日14時起,開始接受澳門私家車申請;2023年1月1日0時起,“澳車北上”的澳門私家車可正式進入廣東。預計約8萬澳門私家車車主可享受這個政策紅利。
廣東企業開始“逆向招工”
央視網消息,12月19日,廣東冬季首批出省招工團從中山市出發,前往廣西招工,緩解用工緊張。據了解,廣東開展全球招商以來,不少獲得訂單的企業用工壓力較大,企業期待通過春節前的“逆向招工”,能夠吸引部分務工人員節前就來到廣東上崗就業。廣東此次僅中山前往廣西的企業就會提供4500多個崗位,其他城市的招工已經陸續開始。
北京在全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位列第三
12月19日,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與自然集團面向全球發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2》。報告顯示,北京首次超越倫敦,在全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位列第三位。
圖片來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2》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2》通過科學中心、創新高地、創新生態3個維度的31項指標,對全球100個城市(都市圈)的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反映世界創新版圖變化趨勢以及國內重要城市的創新表現。評估顯示,舊金山-圣何塞排名第一,實現三連冠,紐約蟬聯第二,北京超越倫敦位列第三。亞洲城市在綠色低碳發展領域表現突出,在可再生能源技術專利上具有顯著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粵港澳大灣區、上海這三個我國規劃建設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全部進入前十名,粵港澳大灣區首次超越東京灣,成為亞洲新的價值鏈中樞。同時,我國共有19個中國城市(都市圈)進入全球百個科創中心城市榜單,表明我國城市整體科技創新能力正在持續提升。
全國已建成110個千兆城市
工信部近日通報2022年千兆城市建設情況。數據顯示,2021年度全國建成29個千兆城市,2022年度建成81個千兆城市。從區域分布看,東部地區建成41個千兆城市,中部地區建成29個千兆城市,西部地區建成40個千兆城市。
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國千兆城市平均城市家庭千兆光纖網絡覆蓋率超過100%;千兆城市平均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22.2個/萬人,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7個/萬人);千兆城市平均500Mbps及以上用戶占比達到32.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4.8%)。
據統計,千兆城市市屬公辦醫院(三級以上)、重點高校、文化旅游重點區域以及開辦客運業務的火車站(二等以上)、干線機場、重點道路等重點場所,5G網絡通達率均超過80%,5G網絡信號電平等指標滿足相關建設標準,其中84個城市重點場所5G通達率達到10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