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9 23:05:12
銀蘭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北京至蘭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銀蘭高鐵全線通車,與此前已開通的銀西、寶蘭及蘭新高鐵聯通,寧夏、陜西、甘肅、青海、新疆西北五省區省會城市均實現高鐵直達,共同融入全國高鐵“朋友圈”。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新華社
12月29日,銀川至蘭州高鐵中衛至蘭州段建成開通。至此,銀蘭高鐵實現全線貫通運營,銀川至蘭州最快2小時56分可達,比過去縮短5小時26分。
圖片來源:中國鐵路
銀蘭高鐵全長431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分為兩段建設。其中,銀川至中衛段2019年12月29日已開通運營。此次開通的中衛至蘭州段全長219公里, 途經寧夏中衛、甘肅白銀和蘭州,共設7座車站。
銀蘭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北京至蘭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銀蘭高鐵全線通車,與此前已開通的銀西、寶蘭及蘭新高鐵聯通,寧夏、陜西、甘肅、青海、新疆西北五省區省會城市均實現高鐵直達,共同融入全國高鐵“朋友圈”。
解讀:過去十多年,全國高鐵建設如火如荼,東部、中部和東北部線路盤根錯節,已經深入“毛細血管”階段,而廣大的西北地區,成為“留白”最多的區域。
其中,直到2019年底銀蘭高鐵銀中段開通,寧夏才結束沒有高鐵的歷史,銀川也借此搶先拉薩,成為全國倒數第二個開通高鐵的省會城市。但這還只是個“半截子路”,要等到2020年底銀川至西安高鐵開通,寧夏才正式并入全國高鐵網。
根據國家鐵路中長期規劃,銀川位于“八縱八橫”高鐵網絡的三條通道上,分別是包(銀)海通道(包頭-海口)、京蘭通道(北京-蘭州)、青銀通道(青島-銀川)。其中,銀西高鐵和銀蘭高鐵已開通,銀川至包頭高鐵已于2018開工建設,銀川至太原高鐵也在推進之中。
而對蘭州而言,除了剛剛全線通車的銀蘭高鐵,正在建設中的成蘭鐵路也將成為蘭州的重要交通廊道,預計2023年全線建成通車。這也意味著,蘭州“X型”高鐵網,明年就能初步落成。
人便其行,物暢其流。隨著西北地區逐步補上交通短板,將為產業發展、人口流動、旅游提升等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交通運輸部:2023年將再支持一批樞紐城市建設
12月29日,國家發改委就《“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有關情況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張大為在會上表示,今年,確定了重慶、成都、廣州、鄭州、昆明等第一批支持的15個城市,安排車購稅資金支持綜合貨運樞紐及集疏運體系重點項目等建設,有力提高了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率。2023年,將再支持一批樞紐城市建設。
濟南2023年GDP預期增長5.5%以上
12月28日,濟南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閉幕。濟南市市長于海田在26日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濟南市2022年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2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2023年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錨定“勇當排頭兵、建設強省會”。
蘇州力爭2025年上市公司超300家
蘇州市人民政府近日印發《蘇州市促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023-2025年)》。其中提出,夯實分層分級可持續的上市掛牌企業后備梯隊,動態保持上市后備企業500家以上(其中市級重點上市后備企業百家以上)。力爭2025年末全市上市公司總數超300家,力爭每年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近千億元,到2025年千億市值上市公司累計達到5家以上。
廣西實現縣縣通高速
廣西日報消息,12月29日,廣西縣縣通高速公路暨南丹至天峨、田林至西林高速公路通車活動舉行,標志著百色市西林縣、河池市天峨縣結束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全區111個縣(市、區)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至此,廣西高速公路運營總里程突破8000公里。
贛南老區再添出海通道
“中國鐵路”消息,12月30日,興國至泉州鐵路清流至泉州段建成開通,至此,興泉鐵路實現全線貫通運營,贛南老區新添出海新通道。興泉鐵路起自京九鐵路興國站,經江西省贛州市,福建省三明市、泉州市,終至福廈鐵路泉州站,全長464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興泉鐵路分兩段建設,其中興國至清流段已于2021年9月30日開通運營。
我國熱點論文數量世界排名升至第1位
12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22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熱點論文世界占比持續增長,數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被引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第2位,占世界份額提升近3個百分點;我國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論文數量世界排名繼續保持在第2位,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排名保持在第1位。
按國際論文被引用次數統計,22個學科中,中國在農業科學、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5個領域排在世界第1位——比上年度增加了農業科學領域,生物與生物化學、環境與生態學、地學、數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綜合類、藥學與毒物學、物理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等10個領域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2位。
亞太城市產業可持續性指數發布,北京、深圳排名前五
12月28日,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和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聯合發布《亞太城市產業可持續性指數(2022)》,綜合排名前10位城市依次為:東京,北京,新加坡,多倫多,深圳,舊金山,香港,首爾,上海,紐約城。
城市的產業可持續性,是指該城市的產業發展與其自然-經濟-社會條件相適應的能力。報告將亞太經濟體劃分為主要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和島嶼經濟體三類。其中,主要經濟體城市產業可持續性綜合表現較佳,太平洋西岸的城市尤為突出,但是普遍面臨著環境承載力不足的問題。
而由于新興經濟體和島嶼經濟體在自然資源和勞動力等方面的要素稟賦,吸引了部分產業轉移和國際投資,在新冠疫情前實現了較高的經濟增長,但報告指出,這類地區往往處于產業鏈中低端,在全球產業鏈短期波動和長期調整時,產業受到沖擊較大,可持續性表現不佳。這類城市應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積極實現產業鏈的向上攀升。
劉偉任北京市委副書記
北京日報客戶端消息,近日,中共中央批準:劉偉同志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公開資料顯示,劉偉出生于1965年6月,河南柘城人。1990年從鄭州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后,劉偉先后在原河南省石化廳、河南省發改委任職,2018年1月當選河南省政府副省長。2020年1月任應急管理部黨組成員、副部長。2022年4月任吉林省委副書記,至此番調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