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03 15:19:47
◎“天賜良基日報”基于每經app基金板塊,聚焦每個交易日公募基金最新資訊、知名基金經理動態,并對今日ETF、明日新發基金進行點評。(不作為投資依據,僅供參考)
每經編輯 肖芮冬
1、泰康基金吳輝履新副總經理
泰康基金近日公告,吳輝于2022年12月30日履新公司副總經理。(Via:每日經濟新聞)
2、格林基金龍元偉新任副總經理
格林基金近日公告,龍元偉于2022年12月30日新任公司副總經理一職。(Via:每日經濟新聞)
3、匯豐晉信原首席信息官趙琳離任,楊劍青接任首席信息官
匯豐晉信基金近日公告,原首席信息官趙琳因公司工作需要,于2022年12月31日離任,楊劍青新任首席信息官(信息技術負責人)。此外,吳平新任風控負責人、羅琤新任財務負責人。(Via:每日經濟新聞)
4、119只基金跨年發行,近四成是偏股混合型
截至2023年1月2日,有119只公募基金(A/C分開計算)跨年發行。其中,偏股混合型成為主力軍,占比近四成,為36.13%。此外,中長期純債型和“固收+”類分別有19只和10只。(Via:證券日報)
1、茅煒:消費行業深蹲起跳可期
南方基金首席投資官(權益)茅煒近日公開表示,2023年,預計消費行業深蹲起跳可期,對行業走勢保持樂觀態度。
具體到投資上,最看好場景修復型資產。通過主要影響因素劃分,目前消費板塊主要有三類資產:一是和線下消費場景相關度較高的行業,如社會服務、食品飲料等;二是與地產相關度較高的行業,如家電、家居等;三是與自身產業周期相關度較高的行業,如汽車、農業等。
2、莫泰山:三個角度尋找行業機會
對于2023年的行業機會,博道基金董事長莫泰山近日發表最新觀點表示,可以從三個角度去尋找:一是從競爭力的角度,尋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制造業,例如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車等,尤其是估值逐漸回落到合理位置,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二是從成長空間的角度,中期具有廣闊成長空間的行業,例如國家大力支持的信創、補鏈強鏈、數字經濟等;三是從產業周期的角度,部分行業會隨著庫存周期下行的結束,逐步得到市場關注,例如目前可能已到周期低位的通用機械等行業,也包括可能在2023下半年完成庫存調整的消費電子、半導體等。
3、丘棟榮:2023年重點關注四大方向
談到2023年,中庚基金丘棟榮近日公開表示,“2023年的投資征程開啟,盡管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從低估值價值投資策略的角度,可以更加積極一些。我們會繼續秉持以下三個方面去踐行低估值價值投資:從客觀事實出發、再到背后邏輯驗證、再基于不確定性風險定價評估構建投資組合。我們對市場充滿敬畏,始終保持低估值價值投資策略體系的不斷進化。重點關注四大方向:首先,能源、資源類公司及其下游產能;其次,大盤價值股中的金融、地產等;第三,中小盤成長股和價值股,堅持三條標準,即需求增長、供給收縮、細分行業龍頭,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盤成長股和小盤價值股,比如醫藥制造、有色金屬加工、電氣設備與新能源、計算機、機械、化工、電子、輕工、汽車等;第四,港股中代表中國傳統經濟基石的龍頭企業、央企;以及代表新興力量的公司如科技、醫藥等創新型公司,這類公司在港股市場估值定價便宜、基本面風險低、甚至不乏盈利彈性和成長性。”
4、趙詣:看好新能源產業鏈以及大消費
展望2023年,泉果基金趙詣近日公開表示,更看好兩個維度。第一個,我們一直堅持的,或者說我們的投資風格上仍然是以制造業為主。第二個維度,因為疫情導致被抑制的需求,可能會得到逐步的恢復。包括日常的消費、出行,同時包括醫療藥品。隨著防疫政策的變化,這些企業都處于一個困境反轉,或者說已經見底、基本面開始回升的階段。這意味著這些企業開始恢復到正常成長的狀態中,也會獲得一個相對好的投資機會。
整體總結下來,第一個大方向在于大制造上的兩個維度: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鏈;國產替代為主的半導體、航空發動機的產業鏈。第二個大的方向在于大消費,在于隨著疫情恢復正常,過去受到抑制的一些消費、出行,包括醫藥的一些需求回歸正常后的困境反轉機會。
5、侯昊:觸底-復蘇-改善將是2023年非常重要的主線
招商基金量化投資部副總監侯昊近日公開表示,觸底-復蘇-改善將是2023年非常重要的主線。在不同的情景下,我們都將迎來投資中共識最多的時間窗口;當然在確定性變大,風險偏好上升的情況下,彈性更大的成長板塊將更受益。走向正軌的大拐點是需要得到高度重視的時間點,重回增長邏輯將重塑估值體系,在確定性變強的時間點,除了修復行情外還將獲得額外彈性的空間。
6、杜猛參與天華超凈定增
2022年12月29日,上投摩根基金發布的《關于旗下基金投資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告》顯示,旗下15只基金集體參與了天華超凈(SZ300390,股價56.24元,市值360.16億元)的定增,其中,王牌基金經理杜猛管理的上投摩根新興動力、上投摩根遠見兩年、上投摩根中國優勢等多只代表作在列。
三、今日ETF行情點評
1、ETF行情復盤
2023年A股第一個交易日,大盤全天低開高走,迎來開門紅,滬指重新站上3100點。截至收盤,滬指漲0.88%,深成指漲0.92%,創業板指漲0.41%。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6.45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21.35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4.9億元。板塊方面,數據要素、國資云、信創等板塊漲幅居前,而旅游酒店、食品、白酒等板塊跌幅居前。
具體來看,今日數字經濟相關板塊全線大漲,互聯網服務、軟件開發、通信服務等細分板塊大漲,板塊指數依次上漲5.6%、5.53%、4.77%,易華錄、佳華科技等超30只個股漲停。受此帶動,大數據、云計算相關ETF強勢領漲,最高漲6.06%。
下跌方面,消費股今日調整,旅游酒店方向領跌,西安旅游跌停。受此影響,多只旅游、消費、飲料等ETF領跌。
2、ETF主題機會
近期數字經濟及工業互聯網政策密集發布,或將在2023年為ICT基礎設施、運營商、IDC行業帶來增量需求,帶動國內數字經濟產業鏈增長提速。
據了解,國內云計算產業正度過早期發展階段,進入新周期,并帶來市場格局、客戶結構等層面顯著變化。
根據IDC數據,互聯網客戶占據國內IaaS與PaaS市場40%的份額,后續來看隨著互聯網用戶滲透率的逐步觸頂、主要商業模式的成熟,互聯網公司對云計算需求增長的帶動大概率將逐步放緩。
目前運營商數據中心數量相對充足,即便后續運營商云高速增長,從利用率來看依舊能夠滿足中短期需求。但從規劃看,運營商云主要計劃拓展“東數西算”節點與一線城市節點,對現有IDC進行補充。因此,對于第三方IDC公司而言,具備一線城市資源的公司將保持穩健。服務器維度,從運營商服務器招標的數據來看,隨著產業政策的變化,國產服務器的占比持續提升,三大運營商的招標亦不斷增加國產服務器的比重。
點評:國務院數字經濟發展報告中指出要推進東數西算工程,完善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加快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在此背景下,預計國內IDC行業供需格局有望逐步得到改善。
這里,通過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簡介4家公司,僅供參考。
佳力圖: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提出要數字強國。數字經濟的發展以數字基礎設施升級為基礎,IDC板塊將深度受益。同時“東數西算”政策全面啟動,IDC產業鏈充分受益。公司作為IDC溫控專家,有望從中獲得發展機遇。——安信證券
麒麟信安: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操作系統及云計算、信息安全產品的基礎軟件供應商,主要面向國防、電力等對國產、自主軟件產品存在剛需的關鍵行業,為其提供操作系統、信息安全、云計算三大產品線的國產自主化產品與服務。公司深耕國防、電力領域的國產軟件與安全服務,多年來取得多項資質認證,且高管團隊具有多年的關鍵行業相關從業背景,在行業內受到客戶的普遍認可。——中泰證券
中新賽克:前端方面,公司推出新一代自主可控的寬帶網產品,升級優化寬帶網數據轉發平臺,研發面向企業的業務分發平臺產品;加大對5G移動網產品和無線網產品平臺投入,推出5G移動式和固定式移動網產品,支撐未來5G規模建設。后端方面,在網絡內容安全領域,公司升級網絡態勢分析系統,研發疫情通行大數據分析系統、運營商網絡流量質量監測系統,并得到規模部署;在大數據運營領域,公司形成數據到服務的大數據閉環生態體系,為企業“智改數轉”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中信證券
卓易信息:公司成立于2008年,十余年專注于“自主、安全、可控”的云計算產業鏈業務,目前主要業務包括為CPU和計算設備廠商提供云計算設備核心固件(BIOS/BMC)產品和服務,以及為政企客戶提供端到端的云產品及云服務。全資子公司百敖軟件是國內領先的BIOS和BMC固件開發企業,為中國大陸唯一獲得英特爾商業授權的獨立BIOS供應商。隨著信創產業的快速發展,國產固件行業放量可期,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持續快速成長可期。——國元證券
1、基金簡稱:富國周期精選三年持有期混合
基金類型:混合型-偏股
基金經理:孫彬
業績比較基準:中證800指數收益率×60%+恒生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15%+中債綜合全價指數收益率×25%
基金經理過往業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8650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