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20 13:49:33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日,更多明星基金經理的2022年四季報披露。其中,中歐基金葛蘭在過去的四季度整體調倉動向并不大,在管理的兩只醫藥主題基金中,前十大重倉股主要變化是加倉了片仔癀。
另外,跳槽泉果基金之后的趙詣,其管理的產品也披露了首份季報。每經記者注意到,重倉的方向包括了新能源和5G應用以及以航空發動機、半導體為主的高端制造業。
被譽為“醫藥女神”的中歐基金葛蘭,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四季度,管理規模有所上升,從2022年三季度末約875億元升至2022年四季度末的約907億元。
持倉方面,每經記者注意到,葛蘭對管理的兩只醫藥主題基金并沒有太明顯的調倉,其中在中歐醫療健康上,主要的是一些增減倉的變化,比如藥明康德、恒瑞醫藥、片仔癀等都有小幅加倉,愛爾眼科、泰格醫藥、凱萊英有小幅減倉。
在中歐醫療創新上,最明顯的變化是藥明生物退出了前十大,片仔癀新進到前十大。另外,邁瑞醫療、恒瑞醫藥有小幅加倉,愛爾眼科、康龍化成有小幅減倉。
除了持倉變化,葛蘭在四季報中也談到了對2023年的看法。她表示:“展望2023年一季度,隨著疫情對于行業的擾動逐步減弱,相關公司將會回到長期增長的趨勢中。醫藥行業的長期增長邏輯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創新依然是行業成長的最為重要的驅動力。經過多年的洗禮,國內創新企業整體研發管線布局更加理性,資源向差異化方向傾斜,甚至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品種誕生,國內多家企業將不同階段創新藥的部分權益授權給海外企業,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內企業創新的價值。目前,依然有大量臨床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創新藥及器械都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
“與此同時,國內的創新藥服務企業也逐步形成了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在部分細分領域達到了全球領先的水平,此外,我們認為相關服務商的競爭力更多的體現在平臺的技術和管理能力,龍頭企業的市占率大概率仍將持續提升,保持其較高的景氣度。此外,伴隨我國居民人均收入及認知水平快速提升,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療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長且未得到充分滿足,未來空間依然巨大,這些公司的價值終將有公允的市值體現。”
“整體而言,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但中長期而言,我們繼續看好醫藥生物板塊的配置價值。”葛蘭進一步表示。
除了葛蘭,2022年跳槽到泉果基金的趙詣,其管理的新產品,也披露了首份季報。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季報中,趙詣依然對新能源個股偏好有加,寧德時代成為了第一大重倉股。此外,還有恩捷股份、隆基綠能等個股也都在其中。在新能源以外,軍工等板塊個股也有重倉。
截至2022年底,該基金股票資產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67.24%,趙詣在四季報中表示:“在11月我們加快了建倉節奏。”
回顧2022年的市場,趙詣指出,“對我們而言,判斷市場的底部是相對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一直強調,當優質的公司出現快速調整并進入有性價比的階段時,我們將加快建倉節奏。因為擁有良好護城河的企業并未因為疫情的變化改變自身競爭力,而悲觀情緒會給我們機會。”
對于目前投資組合中的公司,趙詣還表示,會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他對于后市的整體觀點保持不變,堅持三大投資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帶來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應用;二是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定調下的國產替代、補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發動機、半導體為主的高端制造業;三是后疫情時代復蘇的消費行業。
展望2023年一季度,趙詣指出,將重點關注兩類公司。一方面,短期來看,從2022年12月開始,以新能源為主的公司前期因為漲幅較大,疊加市場對企業未來盈利方面預期出現分歧,導致出現持續的調整。但對于市場競爭力優勢穩固的公司,股價的下跌也意味著風險的釋放,需要立足于基本面,選擇有競爭力的公司;另一方面,也將有公司陸續進入業績的預告期,將重點關注業績出現拐點或者加速的行業。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30043150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