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1 09:24:15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02月21日發布研報稱:給予通信推薦(維持)評級。
信息基建和核心技術有望超前布局,數字經濟需求刺激行業快發展:5G基建穩步推進助力用戶增長,千兆光網覆蓋和服務能力持續提升。趙良畢近日,中國移動發布23年一月運營數據,移動用戶總數達9.76億戶,凈增50.3萬戶。其中5G用戶累計達6.22億戶,凈增846.9萬(維持)戶。有線寬帶用戶數累計達到2.75億戶,凈增252.9萬戶。目前我國22全年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231.2萬個,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到16.4個,移動網絡保持5G建設全球領先。固定網絡逐步實現從百兆向千兆躍升,我國22全年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5958萬公里,比上年末凈增477萬公里,網絡運力不斷增強。數據中心布局與數據處理能力持續優化。ChatGPT作為一種超智能對話AI產品,從技術原理和運行條件都需要強大的算力作為支撐。數據中心作為信息交換、計算、儲存的重要載體,運營商有望加大數據中心投入,22全年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數據中心機架數達81.8萬個,比上年末凈增8.4萬個。新基建建設及服務提質升級、流量增長拉動信息消費升級,增強數字化支撐力,帶來運營商板塊新機遇。
運營商傳統業務發展穩中有升,新興業務貢獻率超六成增勢突出:傳統業務業績穩重有升,三大運營商均有各自低頻5G頻段,5G建設性價比及覆蓋廣度均有較大提升,5G新應用支撐力不斷增強。截至22Q3,中國移動ARPU值(移動業務50.7元/寬帶業務41.1元);中國電信ARPU值(移動業務45.5元/寬帶業務46.6元);中國聯通ARPU值(移動業務44.4元),ARPU值穩步回升業績支撐力強。新興業務布局增收作用不斷增強,基礎電信企業22全年收入3072億元,同比增長32.4%,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1pct。三大運營商業務布局逐步從此前的5G建設轉向5G應用發展及云計算方面,市場空間增大。同時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共贏也帶來了業績高速增長預期;在數字經濟及數據要素政策推動及需求拉動下運營商掌握大量2C/B/H端數據,數據資產豐富助力發揮數據要素核心環節。總體來說,三大運營商有望憑借規模優勢開拓新增長曲線,提振行業整體盈利水平。
運營商成長性突破分紅派息率提高,國央企改革估值有望持續重構:三大運營商盈利能力、現金流狀況進一步改善,公司繼續通過高額分紅回饋股東。中國電信有望加大派息力度,今年派息有望達70%,電信運營商有望將分紅水平維持在高位。我們認為,5G應用、數字經濟新基建是未來通信超預期的重點方向,運營商作為數字經濟重要支柱的地位,具備一定的成長性,低估值央企估值有望持續重構。政策利好疊加高分紅積極回報股東策略,先估值再基本面有望雙升。隨著新基建數據流量快速增長,以及通信+新基建不斷協同突破,通信行業估值有望企穩回升,相關產業鏈景氣上行。建議關注新基建強相關的投資方向以及運營商,推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風險提示:業務轉型不及預期,創新商業模式未形成,5G商用推進不及預期,中美技術摩擦不確定性風險。
每經頭條(nbdtoutiao)——杭州兩所學校發現15名學生新冠陽性,家長:擔心是有的,但孩子還得正常學習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