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6 10:15:45
◎A股短線或有所承壓,但下周后半周走勢變數較大,因2月份經濟指標就將陸續公布,且全國兩會臨近。故投資者不必僅因外圍形勢趨緊而輕率拋售,還是以持倉觀望為好。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本周,A股先漲后跌,上證綜指全周累計漲1.34%至3267.16點,深綜指漲0.73%至2140.65點;“雙創”指數表現則稍弱一些,創業板綜指全周跌0.33%,科創50指數全周漲0.44%。
“全市場注冊制”消息誘發了周初的藍籌股大漲并帶動了股指上漲,特別是藍籌權重更大的主板股指。只是其后股指走低,特別是周四與周五。
周四凌晨,美聯儲公布的上次利率會議紀要稍略“偏鷹”,這使得包括北向資金在內的投資者明顯趨于謹慎。北向資金周三起即有所轉向,連續三天凈流出。
周五晚間,美國商務部公布了1月份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環比漲0.6%,創去年8月來最大漲幅,也顯著高于預期的漲0.4%。與CPI相比,這個經濟指標某種程度上更能體現真實通脹情況,因該數據更多地納入服務業,而不是像CPI那樣更側重于商品零售價格,所以美聯儲也比較青睞這項經濟指標。
美國的通脹情況經歷過戲劇性變化,先是去年年中之后CPI同比漲幅顯著下降,但本月起出現了許多反向數據——先是強勁的非農就業數據公布,后是強勁的PPI數據公布,接著是強勁的零售銷售數據,最后就是剛公布的上述超預期的PCE數據。在一連串數據積累下,市場之前已調降的加息預期再度回升。
就最新情況看,市場開始相信美聯儲還將加息兩三次。而利率高企當然會讓股市承壓,因為過高的利率在長遠來說會擠壓經濟增長空間。較高的利率并不必然誘發衰退,但多少還是會損及宏觀經濟增速及微觀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前景。
周五晚間,美股三大股指均跌1%以上,全周則錄得年內最大周跌幅,道指全周跌2.99%,標普500股指跌2.7%,納指跌3.4%。美元指數于周五顯著上漲0.62%,全周則大漲1.33%。
因外圍加息預期等影響,下周一A股大概率將有所承壓,如果屆時消息面并無較顯著利好,那么A股短線可能還將有些承壓。
由周末消息看,主要有住房租賃“金融17條”利好。不過個人感覺該利好不算特別“顯著”。樓市利好消息異常密集,如果一個行業提振起來顯得特別費力,那么其實本身就暗示這個行業具有較強大的內生性壓力。
雖然A股短線有所承壓,但下周后半周走勢變數較大,因2月份經濟指標就將陸續公布,且全國兩會臨近。兩會政策基調肯定偏利好,而最近一些經濟活動跡象顯示,2月份經濟指標可能也會比較正面。考慮到上述這兩大因素都有機會傳遞出利好,故投資者不必僅因外圍形勢趨緊而輕率拋售,還是以持倉觀望為好。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66576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