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北京3·26商辦項目調控政策6年,業內建議“放開商住限購,個人可以購買1套”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2 23:06:35

◎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方面向記者表示,根據參會企業統計,建議如下:首先,放開商住限購,個人可以購買一套;其次,允許對商住房放開50%的貸款;最后,套內建筑面積可小于500平方米。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陳夢妤    

“盤活北京商住存量有七大好處:有利于平抑房價;有利于增加供給;有利于租售并舉;有利于活躍首都市場;有利于增加稅收;有利于盤活存量;有利于化解經濟金融風險,釋放出大量閑置資金。”

3月1日,北京住宅房地產商會會長黎乃超通過微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此前,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聯合媒體共同舉辦了“商住保交樓、保民生,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研討會”,認為當下盤活北京商住存量有可取之處。

沉淀資金8000億元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多次報道北京商住房。2017年3月26日,北京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公告》,對商業辦公類項目的用途進行嚴格管控,并針對在售的商業辦公項目進行嚴格管理。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2018年,林肯公園曾是亦莊區域成交最活躍的商住項目。在3·26政策出臺的前一年,整個林肯公園商辦類房屋成交量是1022套,而從2017年到2018年3月26日的成交量只有107套,跌幅達89.5%。

禁令之下,一些灰色行動也層出不窮。

2021年,記者調查發現,有公司打著“銷售公寓”的旗號在吸收資金,有些前期開發的公寓也從銷售變為“長租”,游走在政策的邊緣。

2022年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獲知,以租代售的商辦銷售模式還在繼續。在通州某項目,銷售人員設計的操作方式更為“巧妙”,需要購房人以股東的身份掏錢入股開發公司,該公司拿房子作為“獎勵”,給到購房人。可以說,商辦類的各種操作時刻在提高普通人對于商務的認知。

據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數據,2009年以來,北京市共計成交945宗商辦用地,規劃可售面積7514萬平方米,其中未售面積為4886萬平方米,占規劃可售面積超65%,未售面積中有4172萬平方米未上市,占規劃可售面積55.5%以上,沉淀資金8000億元以上。

并且,2017年3月26日政策頒布至今已近6年,“商改住”項目成交量斷崖式下跌,成交價格下滑明顯。該政策前成交均價突破3萬元/平方米,目前則維持在1.8萬元/平方米左右,成為北京住房產品中價格跌幅最大的產品。

旭輝北京公司總經理張志軍在研討會上表示:“目前,旭輝持有一些一直沒有開發的商辦項目用地,商辦項目需要從規劃端解決產品存在的問題。商辦項目普遍面臨每戶面積設計過大、很難找到客戶的問題,需要通過更改設計完成改造,促進項目銷售。”

綠地北京公司副總經理李志祺也表示:“綠地在北京的商住項目有相當高的比例位于各園區中。亟需園區放松企業入園限制和購買限制,完善園區配套設施,解決入園企業住宿困難的問題,以此提高商業辦公項目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

“建議個人可以購買一套”

一些專家也表示,商住類項目或可適當放松。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不動產與自然資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志紅認為,“北京出現大量存量商住房,直接原因即2016年下半年開始的調控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2017年的3·26政策。從法治視角來看,3·26政策本身值得商榷。從建設和銷售環節來看,項目在規劃設計、開發建造、竣工驗收等環節,均進行了合法審批,在后續規劃設計、建造銷售等環節也均得到許可,但房子建起來后,突然出臺禁止賣給個人的政策,此種做法不利于對市場主體的利益保護。”

匯力基金董事長、中房集團原董事長孟曉蘇指出:“如果能夠從商住項目啟動的話,可以有效降低北京的房價增幅,至少不會讓北京的房價增幅太顯眼。這些商住項目單價一般在2萬-3萬元/平方米左右,低一點的1.4萬-1.9萬元/平方米左右。商住項目進入市場之后,能夠有效平抑房價。”

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方面向記者表示,根據參會企業統計,建議如下:首先,放開商住限購,個人可以購買一套;其次,允許對商住房放開50%的貸款;最后,套內建筑面積可小于500平方米。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夢妤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盤活北京商住存量有七大好處:有利于平抑房價;有利于增加供給;有利于租售并舉;有利于活躍首都市場;有利于增加稅收;有利于盤活存量;有利于化解經濟金融風險,釋放出大量閑置資金。” 3月1日,北京住宅房地產商會會長黎乃超通過微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此前,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聯合媒體共同舉辦了“商住保交樓、保民生,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研討會”,認為當下盤活北京商住存量有可取之處。 沉淀資金8000億元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多次報道北京商住房。2017年3月26日,北京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公告》,對商業辦公類項目的用途進行嚴格管控,并針對在售的商業辦公項目進行嚴格管理。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2018年,林肯公園曾是亦莊區域成交最活躍的商住項目。在3·26政策出臺的前一年,整個林肯公園商辦類房屋成交量是1022套,而從2017年到2018年3月26日的成交量只有107套,跌幅達89.5%。 禁令之下,一些灰色行動也層出不窮。 2021年,記者調查發現,有公司打著“銷售公寓”的旗號在吸收資金,有些前期開發的公寓也從銷售變為“長租”,游走在政策的邊緣。 2022年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獲知,以租代售的商辦銷售模式還在繼續。在通州某項目,銷售人員設計的操作方式更為“巧妙”,需要購房人以股東的身份掏錢入股開發公司,該公司拿房子作為“獎勵”,給到購房人。可以說,商辦類的各種操作時刻在提高普通人對于商務的認知。 據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數據,2009年以來,北京市共計成交945宗商辦用地,規劃可售面積7514萬平方米,其中未售面積為4886萬平方米,占規劃可售面積超65%,未售面積中有4172萬平方米未上市,占規劃可售面積55.5%以上,沉淀資金8000億元以上。 并且,2017年3月26日政策頒布至今已近6年,“商改住”項目成交量斷崖式下跌,成交價格下滑明顯。該政策前成交均價突破3萬元/平方米,目前則維持在1.8萬元/平方米左右,成為北京住房產品中價格跌幅最大的產品。 旭輝北京公司總經理張志軍在研討會上表示:“目前,旭輝持有一些一直沒有開發的商辦項目用地,商辦項目需要從規劃端解決產品存在的問題。商辦項目普遍面臨每戶面積設計過大、很難找到客戶的問題,需要通過更改設計完成改造,促進項目銷售。” 綠地北京公司副總經理李志祺也表示:“綠地在北京的商住項目有相當高的比例位于各園區中。亟需園區放松企業入園限制和購買限制,完善園區配套設施,解決入園企業住宿困難的問題,以此提高商業辦公項目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 “建議個人可以購買一套” 一些專家也表示,商住類項目或可適當放松。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不動產與自然資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志紅認為,“北京出現大量存量商住房,直接原因即2016年下半年開始的調控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2017年的3·26政策。從法治視角來看,3·26政策本身值得商榷。從建設和銷售環節來看,項目在規劃設計、開發建造、竣工驗收等環節,均進行了合法審批,在后續規劃設計、建造銷售等環節也均得到許可,但房子建起來后,突然出臺禁止賣給個人的政策,此種做法不利于對市場主體的利益保護。” 匯力基金董事長、中房集團原董事長孟曉蘇指出:“如果能夠從商住項目啟動的話,可以有效降低北京的房價增幅,至少不會讓北京的房價增幅太顯眼。這些商住項目單價一般在2萬-3萬元/平方米左右,低一點的1.4萬-1.9萬元/平方米左右。商住項目進入市場之后,能夠有效平抑房價。” 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方面向記者表示,根據參會企業統計,建議如下:首先,放開商住限購,個人可以購買一套;其次,允許對商住房放開50%的貸款;最后,套內建筑面積可小于500平方米。
北京市 房地產 時政要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网色 | 一线天粉嫩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