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3·15消費活力·新數智|乘著AI的龍卷風,上百萬數字人走向千元級需多久?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4 22:52:42

每經記者 朱鵬    每經編輯 陳俊杰    

走過2022年的掙扎與堅守,千行百業都期待在2023年博得頭彩。2023年伊始,第一股熱潮毫無疑問歸屬人工智能(AI)。

在推出兩個月后,基于AI語言大模型打造的交互式應用ChatGPT實現了1億的月活躍用戶數,成為史上用戶增長最快的消費應用。資本市場再度被AI點燃。國內大廠們也先后入局。百度率先宣布將在3月推出“文心一言”。隨后,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字節跳動等十余家大廠先后宣布進軍相關領域。

受訪者供圖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視覺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鄧志東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AI和互聯網一樣,兼具技術和產業的雙重屬性。作為產業的AI潛力已經無需贅言,那么作為技術的AI,會刺激哪些業態或應用呢?

數字人或許是AI火熱浪潮下的2023年一大新趨勢。隨著元宇宙的興起,數字人相關產業也迅速崛起。雖然元宇宙的風頭在年初被AI蓋過,但它并未消沉,而從數字人的實際市場應用來看,其已與眾多場景緊密融合,且有擴散之勢。

發展趨勢:明年或推千元級數字人

作為技術領域的新業態,數字人并非新產品,早幾年前就有“洛天依”這樣的成功IP被推出。但彼時其更多活躍于動漫圈層,且靈活度和仿真度并不高。隨著技術的突飛猛進,數字人類目中的虛擬人逐漸成為目前的主流“數字人”發展趨勢。

日本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特聘教授任福繼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人們看到的數字人大多使用3D影視制作方式制作,因此投入的成本、時間和制作團隊能力的高低決定了數字人呈現效果是否“仿真”。“這也是目前數字人的發展瓶頸所在。每個環節都依賴人工離線制作,制作和運營成本較高,內容產出時間周期長。”

但隨著AI技術的發展,數字人有望在成本和制造周期上迎來雙突破。國內AI企業魔琺科技聯合創始人譚宏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業內制作一個高質量的虛擬人成本相比前兩年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下降,未來有望進一步降低。

從數字人的發展軌跡來看,產品迭代周期還是相當快的。百度智能云AI及應用產品中心副總經理劉倩曾公開表示,百度從2018年開始布局數字人,第一代數字人的成本為單個500萬至600萬元,制作周期近半年。據悉,當前百度已經可以做到通過上傳2D照片即生成相應數字人。

譚宏冰也表示,2022年公司制作一個高質量虛擬人的周期大概需要兩三個月,今年就已經縮短至一個月出頭,“慢慢地可能可以變成一個星期就能完成”。

從應用端來看,目前數字人在C端消費市場仍有巨大前景。但成本問題是亟待解決的一大阻礙。劉倩曾表示:“一個技術想要真正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降低其門檻和普惠化是必經之路。”

事實上,數字人的降成本之路或許相較很多行業而言更有可控性。以汽車等產業為例,實體硬件的成本很難被無限壓縮,而數字人的制作成本則主要來自人力和算力成本。“當生產效率足夠高的時候,人力成本就會下降,而隨著技術的迭代,算力成本也會下降。”譚宏冰說。

譚宏冰透露,這個過程可能不會耗費太久的時間。據他所稱,目前魔琺科技已經在打造更智能化的生產工具,“這些工具對虛擬人的生產能力變革會有很大推動作用,可能明年我們就會推出千元級別的虛擬人產品”。

應用趨勢:深度陪伴場景很有前景

據相關機構調查,2022年,全球有36%的用戶觀看過虛擬偶像的表演,21%用戶看過由虛擬人參與的直播等活動。

從實際曝光來看,從B站元旦晚會到央視元宵晚會,虛擬數字人登臺演出似乎已經成為當前國內各大晚會的標配。

相比來說,如何讓消費者真切地使用數字人服務或許是企業們共同的課題。在業內,一些觀點認為UGC會成為數字人的增量空間,也是其在C端市場的主要應用方式。對此,譚宏冰認為UGC的確是一個很可觀的增量空間,但UGC的應用離不開技術的普惠。

譚宏冰認為,像短視頻之所以能普及,產生大量的優質UGC,是因為其基礎設施很完善,工具系統和專業視頻團隊的差距不大。這個時候比拼的就是創意,因此普通人也可以做出好的UGC。但當前的AI相關技術水平以及基礎設施普及度還做不到。“像數字人,目前一個企業在B端市場一年做幾百個高質量的虛擬人其實已經很不錯了。普通消費者可能會覺得幾百個不多,但這種虛擬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遠超游戲里虛擬人物的精細程度。”

目前虛擬數字人在影視動畫、傳媒、泛娛樂等行業已有諸多成熟應用,內容產品也開始受到市場認可,并且在許多傳統行業有落地應用案例實現降本增效,比如“數字員工”和“虛擬客服”。

但任福繼更看好未來基于虛擬數字人深度陪伴的應用場景,他認為AI大模型結合虛擬數字人技術,未來完全能很好地扮演陪伴者角色,解決一些社會問題。例如在康養場景的應用,現階段國內老年人口呈現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三大特征的快速發展態勢。隨著老齡化加劇,失能、失智、獨居、高齡老年人日益增多,養老護理人員的社會需求越來越大。

“通過虛擬數字人與老年人實時交流,可以增強陪伴,減少老人孤獨感,促進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和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維護社會穩定。”任福繼說。

產業趨勢:工業和規?;幧仙?/strong>

毫無疑問,工業化和規模化是數字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規?;暮锰幵谝呀洺墒斓男袠I中都已被驗證,好處將是多方面的,例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質量,促進創新等。

譚宏冰認為目前數字人的工業化和規?;饺蕴幱谏仙凇T宏冰說,目前數字人的工業化進程處于造機器的階段。去年其就一直在做工業化,今年公司的生產效率已經翻了好幾倍。“等生產線建好,AI智能化的流程也應用其中時,生產效率翻倍是完全有機會的。我覺得可能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就能看到一些相關的變化了。”

新業態的發展離不開環境,每經記者梳理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虛擬數字人的企業發現,在37家企業中,辦公地點最集中的地方是北京,其次是深圳、上海。某種程度上,上市企業的分布格局也預示了未來數字人產業的重點發展分布。

據IDC預測,中國AI數字人市場規模預計到2026年達102.4億元人民幣。相較于同為虛擬內容的元宇宙市場規模,數字人的百億級的規模預測似乎不算龐大。任福繼認為,數字人與元宇宙、AI技術的結合應用點很廣泛,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潛力十分巨大,當其更深入地融入傳統實體行業的時候,也許就能帶動更大的經濟效益。

科技賽道永遠不缺新故事,一夜爆火又黯然退場的案例也并不少見。對此,譚宏冰認為數字人賽道走勢很不錯,“我們可能會看到NFT、Web3這些曾經很火的東西現在有些沉寂。但數字人的市場需求是真實的,特別是企業端對交互虛擬人的需求還在蓬勃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數字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视频 | 在国产在线视频a在线视频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 欧美一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 宅男网在线看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